美文网首页
我们真的喜欢“调和折中”吗?

我们真的喜欢“调和折中”吗?

作者: 幕作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23:37 被阅读0次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人的性格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我未曾仔细研读先生的《无声的中国》,也不曾生活在那个时代,只是偶然在某处读到这句话,颇有印象,今日权且断章取义,拿来用做引子。

        就我看来,调和折中的性格并不总是坏事,可惜,我们只把这性子在和稀泥这件事上发挥到了极致,对于一些需要调和折中的事情,我们却更喜欢一边倒的性格。

      前段时间,国际顶级期刊《cell》刊登了两篇关于益生菌的论文,文章指出,益生菌的作用具有个体差异性,可能具有局限性,此外,在肠道菌群遭到破坏时,服用益生菌可能影响肠道微环境的恢复。文章一经发表,便很快被某些国内媒体及科普自媒体解读为“益生菌无益”,“服用益生菌无用”,“益生菌有害” 等,一时间网络上被益生菌有害的文章刷屏。曾经饱受追捧的益生菌似乎立马被拉下神坛,被公知们带领人民狠狠地踩在脚下。

        类似的大众意见忽左忽右,一会天上一会地下的情况比比皆是。曾经喊着男神、欧巴的男明星,突然被曝光了负面新闻,立马变成垃圾、渣男,如果主角能够澄清自己,又立马变成男神、欧巴,如此反复……

      既然变化无法确定,我们为什么不在追捧、憎恶之前,就发挥我们那调和折中的天性,让自己清醒一些呢?

相关文章

  • 我们真的喜欢“调和折中”吗?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人的性格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

  • 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 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

  • 鲁迅: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

    鲁迅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是如果你主...

  • #读书分享#《墨菲定律》Day15

    今日分享的是心理学中的“拆屋效应”。 1927年,鲁迅先生在《无声的中国》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

  • 杂谈 40

    心平气和,你能做到吗! 人有喜怒哀乐之情感,当喜怒哀乐发生时,做到不偏不倚,过犹不及,保持调和折中的态度,对于一般...

  • 做中国式的人情买卖 书摘

    鲁迅在《三闲集·无声的中国》中这样说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

  • 拆屋效应(你不一定要懂,但一定要看)

    鲁迅先生曾于1927 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无声的中国》的演讲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

  • 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 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无声的中国》的演讲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

  • 拆屋效应中原焦点团队杨小杰坚持分享第103天2020-11-28

    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 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无声的中国》的演讲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

  • 万物皆可云(二十八)

    经历越多的事,认识越多的人,越觉得此话有理。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真的喜欢“调和折中”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aq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