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书笔记-[透过佛法看世界]和[次第花开]

听书笔记-[透过佛法看世界]和[次第花开]

作者: 龚西旭 | 来源:发表于2021-07-19 20:27 被阅读0次

作者:希阿荣博堪布  出处:樊登读书

[透过佛法看世界]

一、如何介绍佛教?佛教的一大特点是有教无类、有求必应。

二、古人讲为什么要学天地,因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这种容量是有教无类的感念。

三、佛法的教义可以归结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四、小乘的戒律基础是诸恶莫作,它的精髓在于不伤害,不伤害这个环境。大乘的的核心是众善奉行,要让众生都到好处。(乘是船的意思)

五、自净其意是指拥有三轮体空的见解和证悟。什么叫三轮体空:作恶、行善都是依缘而起,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定的善或者恶,这些东西都是象,因为因缘和合所以产生,如果产生了伤害就是恶,如果产生了帮助就是善。

六、达摩对梁武帝见庙无数的评价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 因为发心中存着大量的因果。

七、我们究竟是从佛那里找寻内心的力量还是寻求一种庇护,诉求各自的欲望?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你自己想从佛法中得到什么。

八、人天乘就是教大家如何在世俗社会中安身立命,诚心正义,断恶行善,让生活更美好。

九、小乘也叫声缘乘,他的方法是放弃世俗社会的财富和享受,专注于对自身烦恼的对治,然后寻求个人的解脱。

十、大乘也叫菩萨乘,学佛是为了让世间的人都能够获得圆满的智慧,是为了帮助众生都能够解脱。

十一、放下是指对已有的东西不贪恋同时对没有的东西不希求,拥有并不是放下的前提。拥有需要福报,放下需要智慧。

十二、佛陀给我们的启发是即使拥有世人所追求的一切,也并不能解决生命最根本的问题。

十三、不安全感来源于对无常的抗拒和对自我的执着。

十四、在因上努力 在果上随缘。

十五、真正的证悟从来不会自称看破一切,看空一切并不是证悟了空性。时间的万物都是因缘假合而成,所以没有一个东西是可以执着得到的。十年前的烦恼现在看来是有意思的回忆是因为烦恼的因没有了。真正证悟空性的人,他的智慧和慈悲是同时升起的,圣者心中是智悲双运的,每一个众生的苦乐都是他的关切,他会用自己的智慧去不断的传递给大家去更好的理解苦和空。

十六、世人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十七、拜佛的两个目的:1 对佛给予智慧的感激 2 消除自己的骄傲,五体投地的趴下,自己只是芸芸众生的一个。

十八、十恶业:不杀生 不偷盗 不淫邪 不妄语 不恶口 不绮语 不两舌 远离贪心 远离害心 远离邪见,佛教最基本的修行是断恶行善。

十九、中国很多人没有真正的宗教,中国人只信灵的东西。

二十、佛法不仅是帮你积攒福报实现愿望,佛法是引导你放下失望、恐惧和执着,通过不圆满不稳定的现象,感受内心的喜悦和清净。

二十一、不要用神秘的眼光来看待修行,修行的目标是远离痛苦,获得安乐,修行就是要学习以正确的方法创造正确的条件去实现自由和安乐。

二十二、自由是能够摆脱社会的惯性,修行的基础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让自己不断的去平安喜乐,常怀善意已经是修行的开始了。

二十三,佛教的修行有出家和在家两种,出家需要因缘。佛教可以令你在工作的时候心平气和,在工作的时候气定神闲,更重要的是,当所有人都能够相信因果,去阴行,去恶行善,有精神信仰,更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也会更和谐。

二十四、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

二十五,有一个研究发现,科技没有使得人们变得更清醒,而是更慌乱,让自己变得简单一点,回归内心的平静必须从淡化内心的执着入手。

二十六、所有的解脱都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不遇临。当痛苦发生时,我们认为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则能够更好的集中净胜来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情绪。

二十七、寂天菩萨说,我们不可能除尽地上所有的荆棘和瓦砾,我们可以做的是穿上一双舒舒服服的鞋。

二十八,当我们慈悲对人的时候,在任何情况之下,我们都能够坚守内心的善良并且不期待对方立刻回馈我们同样的善心,我们的内心就会越来越开阔坚强,这就是安乐的源泉。

二十九 、行所当行,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关系到别人对你态度上。

三十、当你意识到自己生气却不能很快平静下来,就说明已经有了一定的修为了,因为有大量的人被贪嗔痴左右而无意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不要让动作发生,当你意识到行动会给对方带来更大伤害的时候,你又进步了,修行需要耐心,对自己要慈悲。

三十一、六度:布施 持戒 忍辱 静进 禅定 智慧,佛说的积累其实是一种放弃。

[次第花开]

一、苦集灭道是佛陀最先讲的东西。佛经把苦分为三类:1 苦苦,大家都认为的痛苦。2 变苦,世俗认为的快乐本质上还是痛苦,会演变,诸漏皆苦。 3 行苦 ,众生陷于轮回中无奈和不圆满的状态。

二、寂天菩萨说,问题如果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如果没有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佛陀说,一切痛苦的根源都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以及外部世界存在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这个误解叫做知患为实。我们把患化的东西当成了实在的东西,万事万物都市依赖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而生灭的,因此不具有固定性和恒常性。

三、克服恐惧的方法是了解无常,熟悉无常,了解恐惧无常的原因,这个世界是无常的,每个人面临的世界是一样的。

四、有时候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自己以为不快乐,痛苦消失就是快乐,每一个单纯而直接的当下都带着淡淡的喜悦。

五、不把快乐寄托于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带给人们的刺激,快乐的感觉是可以延长和扩大的。

六、你此刻坐在这就能够体会淡淡的喜悦,这种感觉叫做轻安,是修行追求的一种境界。

七、痛苦源自我执和法执,对自我和周遭事物的执着。

八、修行其实不是去追求神秘的体验或者获得某种超常的功能,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精神品质,也就是要关注到我们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地去调整自身行为与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和快乐。

九、你的所作所为不要给这个世界的其他人再造成伤害就是慈悲,不忍心看到另一个生命痛苦,参与分担另一个生命的痛苦就是悲心。

十、自律的第一步是觉察,就是正念,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无益的想象中。自律不是压抑情感,而是考虑他人的感受,我们的目的不是伤害。

十一、戒律不是为了束缚你,是为了保护你,是为了使你给这个世界造成的伤害尽量减少。

十二、有的人居无定所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在豪宅里一辈子逃亡。

十三、皈依的仪式不是修行的起点,真正的皈依是一生的修行。

十四、无常不是人生的过渡期,无常是整个人生。

十五、如果你的心量放大到了把所有众生的安乐都考虑进来,你能够坦然承受所有的辛苦和磨难,这就是皈依的意义所以皈依佛法是需要胆识的。

十六、佛法不承诺任何安全感或者确定性,佛法是要打破你对于安全的幻想,持续的觉察训练会让我们逐渐地习惯对于生活不迎不拒的态度和做法。

十七、生活就像我们手中握的沙子,抓得越紧,流失的越快。真正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真正的自由是能够摆脱社会的惯性,最大的惯性就是轮回。所以,如果想让这个巨大的轮回的轮子停下来,简单的办法就是你能够不断的改变现在的习惯,这就叫做出离。

十八、普通人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会让人们心头一紧,我们就必须立刻判断出它的利弊以采取相应的行动,我们自以为自己是生活的故障检修员,所以放松可以说是修行的第一课,不要总想掌控一切,去体会当下的喜乐。

十九、修行是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在不确定中安住的感觉,有人吧这个就叫作自在。

二十、趋利避害是众生最根深蒂固的一个习惯,我们的初衷是为了让自己免于痛苦,这样做其实是使用另一种痛苦替代一种痛苦,如此循环往复,更强化了我们的恐惧。

二十一、自卑也是自以为是的一种表现,如果你愿意改变这些让你看起来傻瓜的习惯的话,这个就叫做出离,所以真正的出离不是出家,真正的出离是愿意当下改变。

二十二、佛教徒是那些决心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1 诚实的观察自己,觉察自己的身心意识 2 柔和的对待自己,对自己慈悲。

二十三、四无量心:慈 悲 喜 舍,这是菩提心的范畴。 学会对自己宽容,对自己慈悲,只有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才会学会体验他们的感受,只有相信自己有觉悟的能力,才会相信他人有觉悟的能力。愿众生安乐是慈心,愿众生离苦是悲心,对自己感恩、对他人随喜是喜乐,欣然接受、包容一切是舍心。

二十四、布施的精髓是舍弃你的贪执,所以布施不是施惠于人,是对于已经拥有的随时能够放弃,对没有拥有的不再贪心求满足这是好的布施,当你没有觉得去帮到别人的时候,是真的放下了。

二十五,如果说你又做了多少好事,你又帮了谁,你其实没有放弃任何东西,你只是拿它去交换了一种感觉而以。

二十六、持戒不是束缚是保护,它的目的是不伤害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

二十七、忍辱是让我们时刻保持正念,不轻易评断反弹,这是忍辱的要义,任何情况都能够适应,任何可能性都能接受,既没有屈也就没有弊,所以没有恐惧也不会有烦恼。

二十八、精进不是因为必须而勤奋的去做事,没有人承诺你这辈子一定能成功,但我还在不断的努力,这个叫作精进。

二十九、禅定是舍弃散乱,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能够有定力,舍弃掉散乱,能够专注当下。

三十、智慧就是波若空性,比较接近内心一种极度开放的状态,清明、辽阔、不固执、不僵化、不拒绝、不期求、不留恋、一切皆可能。

相关文章

  • 听书笔记-[透过佛法看世界]和[次第花开]

    作者:希阿荣博堪布 出处:樊登读书 [透过佛法看世界] 一、如何介绍佛教?佛教的一大特点是有教无类、有求必应。 二...

  • 《透过佛法看世界》和《次第花开》读书笔记

    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希阿荣博堪布,堪布1963年生于四川甘孜州德格县,是当今藏传佛教宁玛派最伟大的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

  • 《透过佛法看世界》听书笔记

    阿萌萌200天学习笔记Day122 不安全感主要是源于对无常的抗拒和对自我的执着。 《透过佛法看世界》[中]希阿荣...

  • 浅读《透过佛法看世界》

    “得到”主要靠的是福报,“放下”需要的是智慧。 ——《透过佛法看世界》听后感 《次第花开》...

  • 佛法参悟

    最近陆续看了「次第花开」,「透过佛法看世界」以及「正念的奇迹」,获益匪浅,被佛法的广阔无边和博大精深深深吸引。我做...

  • 听书《透过佛法看世界》

    真正的自由是摆脱社会的惯性,通俗的说就是不按世俗的眼光去过自己的人生吧。 快过年了,七大姑八大姨公示发问“买房了吗...

  • 樊登读书会 - 重点书籍分类汇总

    心灵成长类 佛学 次第花开 透过佛法看世界 正念奇迹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 净化心灵 干法 活法 轻治疗 身心合一...

  • 疯传——最实用又有深度的营销工具书

    最近看的书有点杂:《次第花开》《透过佛法看世界》《正念的奇迹》,《谁说商业直觉是天生的?》……《疯传》让我如获至宝...

  • 《透过佛法看世界》

    《透过佛法看世界》 前几天听了《次第花开》和《正念的奇迹》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佛学的道理。 每本书给我的触动点都让我更...

  • 听书之《透过佛法看世界》

    透过佛法看世界 1.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 2.拜佛的目地。人天乘,小乘佛法,大乘佛法。 3.放下,对拥有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书笔记-[透过佛法看世界]和[次第花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eh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