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人岁数越大越容易回忆过去,现在的年轻人比较好办,拿出儿时的照片,满满地都是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生人,青少年时期大多没有照片,更谈不上视屏录像了。我的第一张照片拍摄于初中二年级。那么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是什么呢?是回忆,是文字,简洁的、繁琐的、朴实的、梦幻的人和事,都是逆转时间的胶囊。
我赶上了社会大变革,“文革”、联产承包、改革开放、新时代、互联网、大数据、AI等大事件,时代的大风推操裹挟着我朝着既定的方向行进,无人能够置身事外或袖手旁观。我童年生活的村庄、少年求学的乡镇,青年在城市上大学,无可避免地打上了年代的烙印。
那些曾经发生的故事,于今变成了一鳞半爪的传说,模糊不清,难以复原。与洪泽湖悠远厚实的历史人文相比,这些往事犹如沙漠里的一把草屑,无足轻重。但它们是我日常生活的构件,组合起来就是我在洪泽湖北岸特定时期的缩影。
割不断,理还乱,将个人经历诉诸文字,无非是想留住记忆。我没事的时候,把自己的回忆用文字记录下来,发表在简书,这是我为自己的人生留下的一点贡献。
个人的历史也很重要,一代错过了,再想补回来是不可能的。作为过渡一代的我,一生平庸,碌碌无为,也会坦然接受。我从农村进入城市,下一代成了城里人,知足了。我们为什么非要成为大师不可呢?为什么非要有独特的建树不可呢?为什么非要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印记不可呢?
平静、安逸、幸福地生活比较长的时间,有什么不好呢。感激并享受自然的恩赐,享受生活和生命本身的乐趣,享有愉悦、充满爱和希望的心情,享有相对富足的物质生活,享受家庭、孩子、美食……很多的不进取,某种程度上就是节制欲望,就是保护自然,和自然和谐共生。
记录的最高荣誉是被阅读,但愿我平凡的记录对读者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