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生命之书》八月二十七日“面对不满足的感觉”。
“观察你自己的心念活动你会发现,当心面对眼前的真相时,会立刻谴责它,拿它和某种理想来对比,或是合理化它,等等,于是就把眼前的真相推开了。”的确如此,就在三十分钟前我刚开始读书,孩子醒了叫我,我去陪她,心里是有不满意的情绪,想着她怎么不好好睡觉?我会不会没空读书?……事情不符合预期时往往心念就起了,就对比、评判,然后对评判再评判。就像有个故事说江上是风动还是帆动?回答:心动。
我们到底在不满意什么?很显然我们不满意的就是眼前的真相,譬如社会秩序、现有的关系或自己目前的状态——里面尽是一些丑陋的念头、野心、挫折感和恐惧。我们以为可以找到一个解答来满足自己,因此永远在追寻能够改变眼前真相的方法。如果对眼前的真相感到不满,我们的心就会一直想找到方法来满足自己,这么一来我们就不再面对那股不满足的感觉了。我们不去研究自己为什么不满足,而只是不断地想办法脱离这股炙热的焦虑感。
这会制造出巨大的挑战,因为心永远想把眼前的真相转成别的东西——一种责难、找借口和比较的过程。观察你自己的心念活动你会发现,当心面对眼前的真相时,会立刻谴责它,拿它和某种理想来对比,或是合理化它,等等,于是就把眼前的真相推开了。我们总是把那些造成痛苦、干扰和焦虑的东西推到一边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