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湾轶事》之二 我的父亲很深沉

作者: 妙笔三哥 | 来源:发表于2020-02-25 18:21 被阅读0次

    【01】父亲是一个正直果敢的人

    父亲是个幸运儿,十八岁就在乡政府任文书。因为工作认真,责任心强,能力也比较全面,二十岁的时候被调到区供销社任会计。当时是物资短缺的时代,供销社会计是肥缺。他说他们管着所有计划物资的进进出出,猪肉、布匹、糖酒、大米、白面,应有尽有,稍微有一点邪念,就可以弄到可观的“外快”。但是他没有这么做,一直是清清白白的,他做了10年会计,没有一点儿差错,干干净净的,所以每次搞运动他都“四平八稳”。直到1965年,物资短缺,物价高涨,靠他那点固定工资,根本养不了一家人的时候,他果断地回家当起了农民。虽然农民也难,但是自由,把自留地种好,再搞一点手工副业,也不至于一家人饿肚子。身份的转变练就了父亲一身的本事,所有农具他都会制作得很精致,所有农活他都干得很漂亮,所有作物的生长周期他都一清二楚,子女眼中的父亲就是一个无所不会的大神。

    【02】父亲是一个感情深沉的人

    父亲很善于交流,但从不轻易表露意见,总是要左思右想,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理个清清楚楚,再根据经验反复琢磨以后,才胸有成竹的开口表白。一旦打开话匣子,他会和你推心置腹,从大到小,从上到下,从古到今,从今往后,由事说到礼,由礼说到事,让你觉得既明明白白,又服服帖帖,有不懂都不好意思再说的感觉。
    一次父亲生病了,行动不方便。我说我来帮您洗头吧?他说等好点儿了自己洗。我知道他想洗头,但是又不习惯直白。我硬拉着他洗了头,慢慢地帮他把头发吹干。吹发的过程中,我说:“爸爸您的头发好好,都没几根白发”,半饷才听到他回应:“嗯,嗯”,声音有点儿打颤。我悄悄看到他眼眶在打转,就明白了他是内心激动但不表白。母亲在一旁妒忌了,说:“我也要洗头”,因为我真的不会洗女生头,就带母亲到楼下的美发店洗了。回家的路上,母亲说:“你爸就是倔脾气,什么事都愿意憋在心里”。我说:“爸爸那是深沉,他的感情是丰富的”!

    【03】父亲是一个比较有才的人

    父亲是“耕读为本”的化身。他一生都没有放弃过读书,一生都辛勤劳作,忠实践行了他对我们的“人生在世,耕读为本”的教导。他81岁临终的前几天还在读《枕中记》。他的一个大木箱里,不是装的衣物,也不是装的财宝,而是他的手抄书本。他有一个习惯,一边看一边抄,看完就抄完,原本送人,自己留手抄,足有50多斤。
    父亲最看重的是读书和劳动。对子女的教育,他常用的就是“人生在世,耕读二字”这句话。在他看来,只要坚持认真读书,就不会愚笨;只要不愚笨,就会运用书本知识到生活中去,就不会蛮干,就会取得成功。他说,所谓耕读,不是耕田和读书,而是劳作和读书。在读中去用,在用中去读,乐在其中。从小到大,这样的话在我脑海留下印记,现在才逐步明白其中奥妙。他不是哲学家,但他的思想深刻到了说的话能让你一生受用的境界。

    【04】父亲是一个非常长情的人

    父亲重“仁”,母亲重“义”,大仁遇到大义的时候,“仁”是低调的,“义”是豪放的。所以和母亲结婚近六十年,父亲总是处于“受压迫”状态。在母亲偶尔小题大作的肆意任性中,父亲总是之乎者也敷衍过去,事后再拿诗书礼仪和母亲说道。母亲也是通情达理不再纠缠。母亲认识的许多字都是父亲教的,几十年如一日,看电视也不忘记教母亲认几个字。直到我也为人丈夫为人父亲的时候才明白,包容家人才是最长情的爱。

    微信图片_202002201517514.jpg

    【结语】此文写在父亲诞辰85周年的第6天下午。父亲离去了,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带着对道湾的眷恋,也带着对子孙的祝福和期盼!父亲离去了,去了没有病痛和烦扰的天堂,留下了很多很多精神财富,也留下了他的慈祥面容和“耕读为本”的谆谆告诫!愿我们不负老家,不负父母,不负苍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湾轶事》之二 我的父亲很深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jz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