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黄轩、王一博、宋茜主演的《风起洛阳》和赵丽颖、肖央、董子健主演的《谁是凶手》相继开分。
前者14.7万人给出了7.0分。
后者4.6万人给出了7.1分。
看起来还算不错的成绩。
却在还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
被央视“点名”。

①
“风起”爱奇艺?
▽
事情是这样的。
12月1日。
由爱奇艺和留白影视联合出品,原定于20点上线的《风起洛阳》因为技术缘故延迟一小时上线。


官方出现了技术问题。
但是水军只要钱到账就可以。
这不。
一串串掐着点“播放”的“五星好评”。
不止让风起在了洛阳。
还吹到了太平洋。


如此一出“水军现形记”。
这些出品公司还没玩够。
12月5日。
爱奇艺迷雾剧场重磅推出的《谁是凶手》,几乎又以同样难看的姿势,复刻了《风起洛阳》时的“超前点评”。
前两集赵丽颖还没出场。
就迎来了一串“预言式攻击”。



比较有意思的是。
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关注点有点偏。
《风起洛阳》的五星好评似乎都是王一博的。
《谁是凶手》的一星差评似乎又是赵丽颖的。
而这其中。
王一博的粉丝还和赵丽颖的粉丝“干”了起来。
更有意思的是:
就算《风起洛阳》因为王一博被好评,《谁是凶手》因为你赵丽颖被差评,《谁是凶手》更是一度陷入了日剧《legal high》海报的抄袭风波。

可就算如此。
《谁是凶手》的7.1分依旧比《风起洛阳》的7.0风更高。


是因为《谁是凶手》学乖了,突然涌入大量3、4星好评的关系吗?
恐怕只有豆瓣知道。
而这一次。
作为“受害者”的爱奇艺也是挺惨的。
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刮骨疗毒”也就罢了。
好不容易整出了两部成色看起来还不错的剧集,又遭遇了这档子事。
②
“帮凶”豆瓣?
▽
控评、养号、水军泛滥。
豆瓣正在丧失公信力并非一日之寒。
上周四。
豆瓣APP刚刚因为侵害用户权益被工信部下架,被动冲上微博热搜。
这才过去多少天又被央视点名。
然而。
一直被不少互联网人士称之为“慢公司”的豆瓣,却不是个省心的主。
据不完全统计。

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
豆瓣不是在交罚金,就是在交罚金的路上。
商业化水土不服。
这还是其次。
更大的问题是现在的豆瓣又一次陷入了百度“竞价排名”的泥淖。
2015年。
豆瓣的评分还算公允,因为当时的豆瓣还有“底线”。
当时。
豆瓣创始人兼CEO阿北曾在长文《豆瓣电影评分八问》中提到过豆瓣的“大众评审团”模式:
“比方说一部电影有42万用户打分。我们的程序把这42万个‘一到五星’换算成‘零到十分’,加起来除以42万,就得到了豆瓣评分。”
只是现在。
豆瓣的评分机制早已被流量和资本“绑架”。
比如去年10月上架的《金刚川》。
水军们已经把好评的格式、示例、忌讳、要求和方向都说得明明白白,接下来只要“照本宣科”就成。

如此一来。
“假”的这么真,我们如何才能评判真假?
11月。
一位图书编辑控诉称,自己编辑的一部新书刚在豆瓣上架,就被“注水”大量评论。
“两天内多出近200条短评,标记记录几乎全是艺人王一博粉圈养号!”

今年3月。
为了给李一桐、胡一天的新剧《你的时代,我的时代》刷五星好评。
“李一桐的戏路还挺宽的,甜妹御姐的角色都能把握,现代和古装的造型都能好看,这部剧里对爱情人物气质拿捏挺准的。”
一句话价值6元。
315前夕。
就有记者注意到豆瓣评分被“饭圈”和商业“水军”盯上。
当时。
豆瓣是怎么回应的:
“水军”刷不动分,在豆瓣大数据面前,水军的群体行为特征很容易被算法发现,数据的异常波动很容易被识别和定位;豆瓣评分的正常用户规模越来越大,已经足够大到在统计意义上屏蔽水军可能造成的影响。
只是《风起洛阳》和《谁是凶手》“顶风作案”。
让我们如何相信豆瓣的号称“铜墙铁壁的大数据算法”没有被腐蚀?
我们不禁要问:
如今的豆瓣还有多少参考的价值?

③
水军控评危害几何?
▽
水军控评危害不言而喻。
第一,混淆视听,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第二,扰乱市场,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流量的影响力,劣币驱逐良币;
第三,透支平台公信力,类似的打分排行平台之所以有参考价值,恰恰是因为它们的“客观公正”,被一部分人所拥护。
但若平台的公信力不再?
当用户对平台上的标准不再信任,豆瓣类平台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国家显然也注意到了互联网中的这股“流窜势力”。
今年2月。
国家网信办开展了“清朗·春节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其中一项内容就是重点整治刷量控评行为。
当此之时。
有网友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上留言咨询:
“电视剧控评是否合法?”
对此。
官方给予回应:
“控评”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可提交充足证据材料,向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也可直接拨打12315或登录12315互联网平台进行申诉举报。

6月。
网信办又专门启动了“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着力规范“饭圈”各参与主体的网上行为,合理优化“饭圈”粉丝活跃产品的相关功能。
8月初。
有粉丝为了吴亦凡想要“劫狱”。

8月底。
还有粉丝为了蔡徐坤“山蹿下跳”。

也难怪。
9月份。
光明日报刊文《粉丝控评就是一种网络暴力》。
趁现在中国的影视圈乱象还没有彻底烂透,趁豆瓣依旧有部分忠诚用户捍卫着最后的底线。
安分一点吧?
那些只想赚快钱的影视流量圈。
不知道爱优腾就算拿着如此高的会员费,还玩出了各种骚操作,也玩不下去了么?

最后。
我们再聊几句。
如果说豆瓣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找回初心。
那么爱奇艺之流是不是应该清醒一点,好的内容比什么都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