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个人成长原理
分享人:易仁永澄
日期:2016年10月30日
一、管理者思维——目的
最近参加了几个永澄组织的短训营,一个总体的感觉就是这些训练营上来就先谈目的和目标。这样做可以让参与者很清楚自己从这节课中能够学到什么,能够学到什么程度。
对于个人而言,如果没有想清楚目的和目标,而盲目的采取行动,除了会出现偏离方向、效率低等问题外,还可能会让你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我之前组织的瘦肉经的活动,活动之前,我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活动的形式和组织上。对于活动的目的仅仅是和digman进行过简单的讨论,而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导致活动组织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明明想的是帮助大家养成运动的习惯,组织时却变成了减肥。最后不得不草草收场。
而认真思考目的和目标之后,会非常容易确定具体的行动,而且很容易发现行动中出现的问题。
去年的北京马拉松很多人吐槽补给品和饮用水不够,所以今年北京马拉松时我们准备组织一些私补点。当时,我思考的做这件事的目的包括避免队员因无法获得官方补寄而产生无法完赛或其他问题。但赛前了解到,今年的北京马拉松饮用水和补记准备的很充分。所以,我们很快决定减少我们的私补点的饮用水,只放置必要的补给品。补给点的服务人员更多的是为大家照相和加油。
上边举得只是我之前遇到的几个例子,可能并不能完全说明思考目的和目标的重要性。但事前思考目的和目标,看似比直接想要做什么更麻烦了。但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让你在做事情顺利的时候保持警惕,不顺的时候及时调整。
二、目标手段化
永澄在讲到手段的时候,举了几个例子:认识20个高端人脉关系,加入3个成长类社群,日计划和日回顾350次等等等等。我之前也设置过类似的目标,在设置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也听说过目标手段化这个说法,但一直没想明白手段目标化的问题纠结在哪?这次听永澄讲课,才意识到把手段当成目标的根本原因还是上文提到的没有认真思考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目标是眼镜看得见的一个标准,而手段是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的行动。而手段和目标都是为了到达一个某一个目的而设定的。
我14年加入了一个长跑俱乐部,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目标是改掉错误的跑步姿势,而手段是采取小步快频的方法积累跑量。
具体的文章请参考:http://www.jianshu.com/p/feae574e4113
三、价值
永澄的课上反复提到了一个词,就是价值。价值是无差别时间内有差别行为的积累。而所谓有差别行为,就是在于你的行为能否达到你想要的目的,而这个目的就是创造出你想要的价值。当你的价值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转换成金钱,或者用来和别人交换了。
在价值积累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情绪问题。情绪问题处理不好,就会让我们的行动偏离价值积累的方向,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无价值的事情上。
四、下一步行动
结合PORT模型和GROW模型,刻意训练管理者思维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