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公司的读书会,惊讶于为什么大家都这么丧
开始聊到一个话题,项飙教授的“附近的消失”。
很多人会恐惧时代变化,基于地理和亲缘的寄托会消失,由此带来各种带来焦虑,想要抗拒。
我的观点,我一直是非常坚定的相信未来,并且非常愿意拥抱未来的变化,接纳未来的规则。
如果换做以前,下班之后我能做的大概就是跟邻居打牌下棋,这就是我全部的快乐来源。而现在,我还可以跑出来参加读书会,跟一群朋友谈天说地。
以前我们生活在一个二维世界,人与人的情感只能靠地理距离和亲缘距离来度量。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关系好,彼此信任,不因为你是我邻居,而是因为我们是同学,是好的工作伙伴,是兴趣相投的朋友。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很多选择,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今天看别人在跳广场舞,想起了我妈,我妈以前的乐趣也是和邻居打牌or聊天。现在大家都玩手机了,我妈也喜欢上了刷抖音,定点直播,也去其他主播那里捧场,还开始带货了。直播的时候都不回我微信。你能说出打牌、跳广场舞、直播哪个的快乐是真快乐哪个是假快乐么?
同样,打牌有腰酸背痛,玩抖音眼睛会酸痛。打牌会遇到说闲话,直播也会遇到不愉快的声音。
5G 和物联网普及后,一定会有新的快乐,也会有新的问题。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就是多年后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的生活。
恰好我带去的书是《遥远的救世主》,这个书一直讲的强势文化,就是遵从事物规律。你要拥抱新的时代新的规矩。
我们作为个体,知道要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学会和自己相处。那作为时代和社会的一分子,为什么不可以接纳这个时代的优缺点,学会和这个时代相处呢?
今天去的做教育的同学也比较多,会抱怨文科的地位太低了。我觉得也是要跟时代相处。美国国父约翰亚当斯有一句名言:我必须学习政治和战争,我的儿子才有机会学习数学和哲学,以便让他的孩子学习艺术。我也相信再过十年二十年,等我们解决了温饱、解决了身份认同之后,教育一定会是更加多元的。
很多问题和焦虑就是这样的,当你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时,它就只是个很小的问题。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我们一下子适应不过来,所以才会迷失自我。
我最近特别喜欢改革开放时候的作品,《大江大河》、《山海情》、《激荡四十年》等等。在一个社会剧烈变化的时候,尽管会看到很多摩擦和冲突,但总得来说,你依然会相信未来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