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邕

作者: 雯子说 | 来源:发表于2021-04-20 20:32 被阅读0次

今日分享一首诗,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一首诗,每次读起都感觉豪情万丈、斗志昂扬。

上李邕

唐代 ·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全诗开篇激昂高调,前四句均以“大鹏”自比。“大鹏”这一意象经常在李白的作品中出现。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大鹏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是自由的象征,李白深受其影响,故而李白的作品中永远有最浪漫的幻想,永远充满对权贵的傲视和对自由的追求。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以大鹏自比,描写了传说中的神鸟大鹏起飞、下落时浩荡之景象,更是表现出了诗人李白此时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向。李白在诗中第三、四句写到:“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即使大风停下来,大鹏落了下来,也会在江湖激起波澜。如果李白自比大鹏,那么李邕自然就是大鹏乘借的大风,李白在这里言明即使将来没有了李邕的相助,他也能在政坛造成非凡的影响。这种非凡的胆气不得不用一个“狂”字来总结。

  诗的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答:“世人”指当时的凡夫俗子,显然也包括李邕在内,因为此诗是直接给李邕的,所以措词较为婉转,表面上只是指斥“世人”。“殊调”指不同凡响的言论。李白的宏大抱负,常常不被世人所理解,被当做“大言”来耻笑。李白显然没有料到,李邕这样的名人竟与凡夫俗子一般见识,于是,就抬出圣人识拔后生的故事反唇相讥。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两句意为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男子汉大丈夫千万不可轻视年轻人呀!后两句对李邕既是揄揶,又是讽刺,也是对李邕轻慢态度的回敬,态度相当桀骜,显示出少年锐气。

  其实历史上李邕本人亦是一个侠义豪迈、天纵英才的人物,而且对后辈多为照顾。对于这样一位名士,李白竟敢指名直斥与之抗礼,足见青年李白的气识和胆量。“不屈己、不干人”笑傲权贵,平交王侯,正是李太白的真正本色。

相关文章

  • 读李白《上李邕》

    上李邕,就是呈上李邕。欣赏李白这首《上李邕》前,不妨先交代一下李邕的情况,李邕者,唐朝书法家。天资聪慧,幼承家学,...

  • 上李邕

    李白:咚咚咚(敲门)有人吗? 管家甲:来者何人? 李白:吾乃大唐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请问李大人在...

  • 上李邕

    宋语墨 话说李白下了戴天山,一路东行。这日,李白正走着,一抬头,忽见远处有...

  • 上李邕

    在《夜泊牛渚怀古》中提到“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想要一位当官的人来赏识他,这让我想起来《上李邕》这首...

  • 上李邕

    唐 ·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 《上李邕》

    《上李邕》 唐代: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

  • 《上李邕》

    李白是青年时期创作了这首《上李邕》。 青年时期的李白,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这可得罪了自负的李...

  • 上李邕

    上李邕(1)~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⑵。 假令风歇时下来⑶,犹能簸却沧溟水⑷。 世人见我恒殊调⑸,闻...

  • 上李邕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

  • 上李邕有感

    在一周的李白古诗学习中,令我映像最深的就是上李邕了,我了解到李白在写这首诗时正值青春,年少轻狂,当然,诗中也有一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李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tt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