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紐約華文作家協會主辦的「第一屆華美族移民文學獎」,2月28日下午舉辦線上(雲端)頒獎典禮,公布得獎者名單,很高兴我的一篇無心插柳之作《我家来了机器人》获得佳作奖。
这是我自1989年10月来美后第一次參加文學比賽,拙文靈感拜儿子所賜,他还鼓勵我:「妈妈!您的专长是写作,好好写您的文章吧。沒錢我給你花。」
有了儿子這句話作後盾,我就沒有煮字疗飢的後顧之忧啦!所以今天我在云會講話中特別感謝雷兒。
雖然拙文未能奪冠坐亞,我仍然開心,原因是本来不是为了参赛而写的文章,只是由於感恩節‘黑五’大減價,意外獲得雷兒送的機器人吸尘器,當晚有感而發,寫了一篇「慧言燕語」,題為《我家来了机器人》。一如其他「遊戲文章」,在很短时间内一气呵成,想到什麼寫什麼,沒花什么功夫,文字也未經雕琢推敲,但都是生活中的真實感受,也是真情流露。
此文寫好後,我正想一如既往馬上發脸书和微信朋友圈,恰在此時,在「紐約華文作家協會」微信群,看到華美族移民文學獎召集人石文珊教授在群𥚃發的帖子,期待几位文友參加比賽,其中也「點」了我的名。我轉念一想,何不就用此文湊湊熱鬧,不負石教授所望(所以這次我得奬,她有一半功勞),否則拙文一旦發表,根據比賽規則:
「應徵作品必須是未曾在報紙、雜誌、出版物、博客等發表過的原創作品,不得抄襲,改寫作品也不予受理。如發現有違規者,將由評審委員會取消參賽資格,如已經得獎者也將取消名次,追繳獎金,並公布真實姓名。」
所以說「真險」!也因此覺得得奖固然高兴,落选也以平常心对待。
這個文學奬的源起,首先要感謝一位熱心推動文学發展但又「做好事不留名」的贊助人,慷慨解囊捐款成立華美族移民文學獎,因此催生此奬,主辦單位紐約華文作家協會廣邀居住在美國、加拿大各地的華文作者踴躍參賽,反應熱烈,不乏高水平之作。
主辦單位事前保密功夫十足,我和其他得獎人,直到今天才得知評審名單和各人得奬名次。評審與講評:(散文組):趙淑敏、王渝、周勻之;(小說組)趙淑俠、陳九、陳漱意。得獎名單稍後將在作協網站正式公布。
說實話,做評審真是苦差事,要從眾多參賽投稿中過濾优秀文章,尤其參賽作品实力不相伯仲、難分軒輊時,更難取捨。
小說組評審之一陳漱意老師,在講評時就說到遺珠之憾,很惋惜有些佳作由於某些原因未能入选,但她希望落选者不要因此失去信心。
順便一提,不少朋友問過我為何來美後不參加任何比賽?藉此交代一下。
乃因我在香港進入報界兩年,就打破歷屆得獎紀錄,一舉奪得新聞從業員的最高榮譽「最佳記者」,同時囊括「最佳特寫作者」和「一般性新聞寫作」共三项大奬,由此可見,我是「軟」「硬」兼具的多面手,既可寫軟性新聞特稿之类,同時也擅長新聞報導(硬性)。要知道,以一個沒有大學文憑、非科班出身的「大陸妹」(新移民)來說,是多麼的不容易,尤其當時正是香港報業鼎盛、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有五十多家報章,競爭異常激烈。
我來美後,雖在任职報社贏得眾多讀者,寫過無數為人稱道的報導,許多人都奇怪我為何不參加新聞比賽?不瞞大家說,一來,我實在不放在眼裡,因為扳著手指头,數來數去就那麼三四家华文報章,那能與我當年在香港的几十家報紙相比;二來,圈外人大概有所不知,由於評奬人全為外族裔,看不懂中文,居然要將中文翻譯為英文才能送審。換言之,能否入选,很大程度要看譯者水平,如此,文章已非原汁原味;三來,自己二十多歲已先後獲多個大獎,就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吧(真實想法,並非自己高姿態)。
我离職後,由於習慣稿件第二天見報,現在也不耐給任何報章雜誌投稿,反正已不需要爬格子為稻粱謀,也無需為五斗米折腰,隨心所欲,我手写我心!再說,我從事新聞工作38年,算来已经写了二千多万字,早已过足“见报瘾”,所以文章是否见报,对我已没有实际意义和誘惑力。
最近三年我开始在脸书撰文,逐渐也积累了四千“粉丝”,但前段时间抱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被我大刀阔斧“封锁”了七百多“醉意之意不在酒”的人,现在仍有3300多位,足矣!
我去年本來開了微博,后來才知道原來很多博主的所謂「百萬粉絲」都是花錢買的,為我不屑,就沒心思去「經營」了。在這方面我很驕傲,对不起!不看我的文章是你的損失!我喜歡詩人瘂弦先生公開對我的評價「文字確實好,亦富有悲情和詩意」,我將以此不断自勉自励!
所以,「第一屆華美族文學移民奬」對我意義非凡,得奬是新起點,余生文學是我的使命!一如作曲家、作家高曉松所言:「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共勉!
无心插柳之作,獲第一届华美族移民文学佳作奖。奖
石文珊教授在作協会员群,「點名」叫我參加文学奖比賽。
2017年12月14日曾慧燕获颁“跨文化传媒贡献奖”,儿子代致感謝詞。
第一屆華美族移民文學獎今天(28日)下午舉辦線上(雲端)頒獎典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