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微信公众号为你读书栏目,看到推送,王小波的《猫》。
吸睛。人,物都是我喜欢的。欢喜。浮想联翩。
王小波,那个可以把情书写到五线谱上,把一只猪描写的特立独行入木三分,好玩儿又深刻的人,会怎么描写猫呢?这种矫萌粘人又放荡不羁爱自由的物种。
没想到看个开头心就揪了一团。一只被 活挖了双眼的小 茸猫,鲜血直流。无助地用脚试探前路,凄厉的呻吟嘶叫。死不见尸,却是一具再一具猫尸。故事主人公,旁观这一切时,心态从怵愕,抵触,试图反抗,到最后试图以身实验去融入去理解这种行为。
故事自然是虚构的,活挖猫眼现象也应是另有所指,但作者描写猫的痛苦无助的代入感太强,再想到现实生活中屡有爆料的虐猫虐狗事件,我实在不知改怎么装聋作哑地消化。
家人是我的一半软肋,另一半就是猫狗。
用我妈的话说就是,我是从小就最见不得伤害小动物的人,见什么都好的不得了。在农村养什么都方便,从小到大家里的猫狗就没断过,鸡鸭兔也曾养过。我是那种可以背着我妈偷肉给猫吃,冬天怕它冷贴身塞到衣服里被抓也不吭声,给它们过生日用零钱买小蛋糕火腿,它们死后会哭,吃不下饭,偷偷把它们埋到后街还刻木牌、撒贡、看望的人。以至于到现在还是,如果家里的猫狗死了,妈妈会跟所有人统一好口径,跟我说是谁谁要走了或是丢了。小时候会旁敲侧击的追根究底,稍大些了,就装鸵鸟,不问,不想。就像我关注关于猫猫狗狗的公众号,只看温馨的,不看寒心的。
因为经济,能力,人情种种,不能站出来为自己所喜欢支持的东西或人,事,物站队抗衡,而是选择自欺欺人,眼不见为净,我是窃于说出口的。但,我好像很早就学会了这一点。
那次整好是星期天,呼呼下的狗崽满月有几天了,邻村老王来我家抓狗。我不愿意,因为我见过他们家人踢狗,给狗吃的也很差,但他们早就和我爸妈说好了,推不掉的,我理解。我抱了小胖崽到我屋,边哭,边安慰它,边给它喂蛋糕。我妈来找我,轻微说我'两句,然后出去跟老王说让他等我回学校了再过来抓。
那时我可能19岁吧,现在的话,我会去跟老王头谈好条件,要养我家狗崽的话,不能怎样怎样,然后抽时间去看看。做力所能及的改变。
想到一句话,我们努力改变世界,就是为了不被世界改变。我还是很平凡,只能尽一己之力,甚至有时候只能尽心意,但至少,我不会被世界改变。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