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心的发出,至少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基于人性本原的测隐之心,一个是附着人性关怀的智慧同情。第一点是自发,毋庸赘说;第二点是自觉,显示着发出者的高度素养和终极关怀。
因为,能做一个情感世界的自觉先行者,他必须站在一个主宰感情的制高点,俯视下临对象的贫乏感情,以及由此导致的对自己的冲突和冐犯,并不计得失地予以宽宥和忍让。
虽然说起来,智慧同情者有点居高临下,有赐人恩惠之施,但他的终极目的却在怜人不堪忍受的情感尴尬,熨人情愫的情感抚慰。即使不以高尚冠之,大可以关爱名之。
智慧同情内蕴下的关爱,是高度而主动的测隐之心,如果能让接受者无嗟来之食的羞辱,那人们体验人性温暖的满足感即会丰盈,对美好人性的憧憬更有信心,真实的人情社会也会不期而来。
在连一般的测隐同情者都稀薄的社会氛围中,智慧同情者越多,善良人性导致的情感平等就越有价值。而遭遇智慧同情的等同授受,就真是人生的幸运,不珍惜即是对自己情感需要的无知轮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