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拆书选择的是叶小白的盐选文章《活埋之后:你只有30分钟》,主要学习这篇文章的矛盾冲突安排。
一句话概括,本文写的是一位母亲被前夫和小三设计,惨遭活埋,最后绝地反击,实现复仇的故事。
一、矛盾冲突
全文整体采用“出现困境--寻求解决办法--无法解决--出现一个新办法--抉择使用--解决困境--大反转陷入更大困境--陷入绝望--突现转机--最终解决”的矛盾冲突模式。
极其经典,尤其是“突现转机”这一环节,通过入场新人的方式带来转机,不由让我想起《爱情公寓》中关谷神奇看漫画的一个场景。
关谷神奇看一部日本漫画,每当主角团陷入困境、无计可施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新人帮他们解决困难并加入主角团,如此往复。
由此可见,这种模式已经经典到让人吐槽了。
不过,作是巧妙化用“电信诈骗”来实现新人物入场的,脑洞清新,盲猜作者看到电信诈骗的新闻于是构思出了这篇小说。
并且,作者在每个小的情节和场景中,特别是“实施复仇”环节里,从来都不是平稳的过去,总要横生枝节,造成可能功亏一篑的假象。真是文似看山不喜平。
除此之外,作者的整体情节安排极其完整精妙,看似没有环环相扣,但细究下来,藕断丝连、草蛇灰线,少一个有缺,多一个有余。
最重要的是情节场景的切换,真应了那句话“不要相信偶然”,一切都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比如,主角的感悟,“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讲道理的东西。它可以让你愿意去听任何人说话。”,全文共出现两次,每次都在情节转折的时候。
又如,全文在三个场景中出现了出租屋,第一次展现了主角的困境,第二次为主角打动帮助者提供了助力,第三次收束剧情、展望未来,这三次出现让文章首尾呼应,更是将出租屋升华成美好生活的意象。
二、叙事手法
全文叙事都是通过主角叙述和对话场景来实现的,让我不禁有些疑惑,什么情况下采用主角叙述?什么情况下采用对话场景呢?
目前,我只有模模糊糊的感觉,似乎交代背景就用主角叙述,刻画人物就用对话场景。
举个例子,在本文的前一部分,作者大部分都是用主角叙述的方式讲述主角的经历,仅有的几句话都是反派说的。而就是这几句话给反派塑造了厚重的神秘感。
三、描写手法
本文主角,因为具有主角叙述推动情节的作用,心理描写较为丰富,但也是言简意赅,没有大段大段的去写。
除主角外,本文两个重要角色的人物塑造都是通过对话,夹杂的神态、动作描写,以及寥寥一句的外貌描写完成的。
而环境描写,全文更是仅有四五处,且都是寥寥几句,似乎删除也不影响文章阅读,但又回味无穷。尤其是结尾几句,画面感十足。这让我想起《诛仙》中也常常采用这种描写画面的方式结尾。
四、人物塑造
本文的主角形象塑造方法,是一种经典套路,我把它叫做“洪荒之力”。
没错,就像《花千骨》中的花千骨变成妖神、《诛仙》里的张小凡变成鬼厉,本文的主角经过失去女儿之后,完全判若两人,由弱者瞬间变成了强者。
但读者并不会感到突兀,因为作者给了原因——复仇。
“猩红的双眼,瞳孔收缩。血液,涌进大脑里。”宛若经过一场仪式,她已不再是重前的那个她。
除此之外,正派配角的人物弧光塑造、主角和正派配角的共情等也都是经典套路,不过,用的是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