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大外交》作者,哈佛大学博士、教授,美国前国务卿,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被称为“美国政坛常青树”、“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建交开启了大门,为中美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都有过深入的交往。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其主要著作有《论中国》、《大外交》、《白宫岁月》、《复兴年代》等。
作品简介
《大外交》讲述了纵观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现代国家制度之父红衣主教黎塞留,到罗斯福、斯大林;从德国的统一、德国的两次战败,到战后冷战的开始与结束;《大外交》旁征博引地论述了权利的均衡与外交的艺术塑造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格局。亨利·基辛格凭借其致力于国际事务的经验,运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及智慧幽默的文笔,描述了世界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分析了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揭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渊源。
作品序言
对于任何卷入现代国际关系的国家而言,对外事务在和平时期关乎利益的增减,而在战争时期则直接意味着生存与灭亡。套用中国古代的一句老话“兵者,国之大事”,我们现在可以说“外交,国之大事也”。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今天的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与不断扩展的世界经济体系,与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深的国际社会融为一体,中国内部的变化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冷战后的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同时,作为一个上升中的大国,中国在现存世界体系中的责任和地位也正处于变化之中,中国既有可能,也有必要在塑造自身的国际环境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实呼唤中国外交要生发出更多的战略性理论思考。用基辛格博士的话来说,就是要有“外交哲学”,而不能仅限于把外交事务当做“行政问题”来处理。海南出版社此刻推出基辛格所著的《大外交》一书,可以说正值其时。亨利·基辛格是20世纪最负盛名和传奇色彩的外交家之一,而1994年出版的《大外交》则是他的代表著作,凝聚着其长期从政经验和理论思考的结晶,堪称外交学或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经典之作。此书对中国国际问题学界的参考借鉴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权威评论
在国策和战略领域,自古以来。马基雅维里的政治论、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马汉的海洋论和基辛格的外交论等非常引人注目。
——日本前首相 中曾根康弘
核心内容
《大外交》这本书的中文版总共858页大约74万字左右。小编会用大约15000字转述书中精髓,再用1000字解读总结给各位亲!下面小编将为亲转述这本《大外交》。 基辛格的这本《大外交》纵论古今,视接万里,作者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这一历史事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实际上从杜鲁门时代开始,他就已经常向白宫献策。1977年退出政坛之后,他也凭借自己的个人声望行走在国际关系之间。
这是一部外交家与政治家视野的《大外交》,它毋庸置疑更具权威性与专业性,而且很多历史事件的叙述也因为作者的亲身参与而更加精彩与精准。本书范围涉及很广,从现代欧洲国家的源起直到冷战结束。如果对单一事件的研究能带给我们历史的重量,那么对纵切面的剖析则让我们体验到无与伦比的历史厚度。本书独立成章,既可以让我们线性了解历史脉络,也可以让我们对自己感兴趣的历史区间详加了解。
基辛格博士笔下也有所侧重,历史越久远他运笔就越轻松,涉及到近代的问题因为诸多敏感因素而多模糊少透彻,对美国的形象他偏爱有加,对俄国的描述则倾向于不留情面,但考虑到他本人的立场,这一切也都不难理解了。
一、美国人是怎么玩外交的
美国的外交传统是倾向于孤立主义的,在进入二十世纪之前,美国在外交政策上十分单纯:只要管好自家内政就可以了,至于海外的事务,能少掺和就少掺和。但是在上世纪初的时候,美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变化,由一味的孤立走向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国力日渐强大,二是因为以欧洲为重心的国际秩序逐渐瓦解。但在这一过程中,两位关键人物奠定了美国外交的基调,他们的思想直到今天都是美国外交的源头活水,这两位人物就是老罗斯福总统和威尔逊总统。老罗斯福总统是第一位致力于发展美国影响力的总统,他认为美国是一个强权,且有可能是最大的强权,他希望在他领导下把国家带进国际社会,使美国能像英国掌控十九世纪一样掌控二十世纪。威尔逊总统是另外一个例子,他是传统的代表人物,开创了美国外交思想的主流学派。他排斥权力政治,擅长用充满道德意味的言论感动美国大众,让美国投身于国际事务中来。老罗斯福总统首选铁血政策,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威尔逊总统却认为美国的影响力取决于它是否公正无私,威尔逊总统的理念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倾向于把外交问题看成善与恶的交战。至今左右美国思潮的仍是威尔逊主义,不管后来的总统们的真实内心是什么,表面上无不祭起威尔逊主义的道德大旗。
二、从黎塞留到俾斯麦:欧洲最早的外交体系
1.英国搞平衡,欧洲外交体系的形成
现在我们所称的欧洲均势体系(balance of power system)出现于17世纪,是罗马教会“大一统”传统与民族国家“国家至上论”互相妥协的产物。最早提出相关理论的是法国,法国这项政策的主导人物竟然是一位高阶教士,黎塞留枢机主教,他于1624至1642年担任法国首相。他是现代国家制度之父,提出了超越宗教眼光的“国家至上”观念。但是“国家至上”的理念也有其危险性,那就是如果没有预设的限度,国家就会因不停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陷于玩火自焚的境地。
所以整个18世纪,欧洲各国打过数不清的战争,却看不到一点为了实现国际秩序而战的迹象,而只是各方都一味只求壮大自己。不过在这种混战中,各国终于都有了一个共识:没有任何一国可以强大到让其他国家屈服。所以,光这么打来打去是没前途的,还是要商量一下,彼此怎么相处才能达到最大限度兼顾各方的平衡状态。这个时候英国出现了,英国的外交政策是支持均势的,原因很简单:英国是个岛国,倘若整个欧陆集中起力量,那么英国不会有好果子吃,只怕生存也会受到威胁,所以,欧陆诸国最好谁也别太强,彼此达成一种力量平衡,对英国最有利。
英国逐渐成为欧洲均势格局最有力的维护者,可以说如果没有英国如此执着地扮演这个角色,法国几乎无疑会在18或19世纪成为欧洲霸主,德国也会在当代登上盟主宝座。拿破仑被打败之后,战胜国们齐聚维也纳,规划战后的世界,维也纳协议以均势作为主要基调,把欧洲的均势关系表现在两个同盟中:四国同盟(英国、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以及神圣同盟(普、奥、俄)。维也纳会议之后,欧洲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持久的和平,长达四十年未开战端。
2.普鲁士崛起,欧洲均势的失衡
维也纳体系是被法国的拿破仑三世终结的,这是个头脑纷乱的皇帝,他极力谋求法国利益,但是在他有生之年,除了制造混乱,法国几乎一无所获。对拿破仑三世来说,也许内政比外交更适合他,他把工业革命带到法国,大力刺激法国经济,重建巴黎,他并不擅长外交,却偏偏热心于它。拿破仑三世脑子里的想法之杂乱,如同一窝兔子,他盲目支持意大利独立,与奥地利开战,时而拉拢俄国,时而结交英国,最糟糕的是,他把欧洲搅得一团糟,当普鲁士与奥地利为德国统一大打出手的时候,欧洲众强国已经各怀鬼胎,根本没有默契召开会议了。
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普鲁士在俾斯麦的带领下大获全胜,奥地利被迫退出德国。颜面尽失的拿破仑三世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对普鲁士宣战了。普法战争没有很多悬念,普鲁士迅速取得胜利,1871年,普鲁士毫不客气地在凡尔赛的明镜厅正式宣布德国统一。从此以后法国再也没有能力掌握欧洲,而德国这个梦魇般的邻居却一跃登上欧洲舞台。俾斯麦的失败之处在于,他始终未能建立起后继者能遵循的制度,导致他身后的德国过度依赖军事力量,最后演变成武器竞赛与两次世界大战。德国统一后成为欧陆最强大的国家,依照现实政治的传统,欧洲各国结成同盟,围堵德国,防止它称霸。
俾斯麦的对策也是积极结盟,但大部分国家不愿意与之结盟,最后他选择了俄国,此后德国与俄国的关系便成为欧洲和平的关键。俾斯麦的外交同盟是环环相扣的,使奥地利获得对付俄国的保障,使俄国抵制奥地利的挑衅,使德国免于被包围,使英国反对俄国向地中海扩张。但是到了最后,俾斯麦的外交复杂到难以为继的地步,即使是他本人也越来越难以走好这个高难度的钢丝绳。搭床架屋的各个同盟旨在确保各国节制,最后却形成了相互猜忌的平台,而民意的重要性日增,各国的弹性空间越来越小。欧洲不可避免地朝着更大的灾难发展。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外交的崩盘
1.陷入泥潭的外交
到了1900年代末期,欧洲的均势已名存实亡。欧洲各国对一战的爆发虽难辞其咎,但完全失去节制的是德、俄两国。自俾斯麦去职以后,德皇威廉二世沉迷于赤裸裸的实力,全国经武好战,要做欧洲的铁锤。这让其他国家感到恐惧,不由自主地结成反德同盟。1907年的时候,欧洲外交只剩下两股势力:三国协约(英法俄三国)和德奥同盟。欧洲这两个同盟互相对峙,渐渐势不两立,跟冷战时期不同,这两个同盟不畏战,对双方可能的摊牌毫不在乎,冲突成为标准的外交模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迟早的事情,1914年的时候双方的矛盾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各国都深知大战的不可避免,结盟的目的是为了一旦需要可以全面动员,这简直是自寻死路的做法。
俄国甚至表示,务必让每一场战争都变成全面大战,这才符合俄国利益,即使一开始只有一个邻国介入,俄国也务必要把另一邻国拉进来。德国军事参谋总长对战争也非常期待,他甚至详细制定了战术,一旦开战,德国要先迅速出兵击败法国,再集中兵力回到东线击溃俄国。俾斯麦最害怕的问题是“要两面作战怎么办”?到了他的后继者手里,这个问题变为“不两面作战怎么办”?大规模的政治联盟加上一触即发的军事战略,这种可怕的组合注定会引起世界大战。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事件在今天看来纯属意外,与战前的外交一样草率。
2.外交失控,大战开打
1914年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刺客是塞尔维亚人,德皇兴奋难言,极力撺掇奥地利对塞尔维亚宣战,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奥地利获胜可使俄国对三国协约的期待破灭,让德国得以突破越来越紧密的包围,他们甚至天真地认为,战争爆发后英国会保持中立。 俄国认为德国此举是有意侮辱俄国在巴尔干最可靠的盟友塞尔维亚,因此觉得必须加以反抗。 斐迪南大公遇刺引发的危机后来失去控制,是因为没有一国的领袖打算退让,各国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而不为长期共同利益的大局着想。 7月28日,奥地利对塞尔维亚宣战,同一天,沙皇下令对奥地利局部动员,但是却惊讶地发现,军方拟定的作战计划是对德、奥两国的全面动员,于是他于7月30日下令允许了全面动员,第二天,德国向俄国宣战。 德国现在的难题是,根据作战计划必须立即进攻法国,可是到目前为止法国一直是个旁观者。军方又不肯修改二十年来辛苦拟定的作战计划,机器一旦发动,就无法回头。 万般无奈的德国只好捏造了“法国侵犯边界”事件,于8月3日对法宣战,同时入侵比利时,因为一旦与法国开战,比利时就因为身处腹部成为德国必争之地,次日,8月4日,毫无悬念的,因为比利时问题,英国对德宣战。 欧洲列强成功地把一个次要的巴尔干危机转变成世界大战。 一战结束时,两千万人死于战火,奥匈帝国消失,参战的四个王朝中,德、奥、俄三个被推翻,只有英国王室还保留着。
3.一团糟的凡尔赛体系
1918年11月11日,英国首相宣布德国与同盟国间已签署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场战争中,双方各有输赢:德国击败俄国并重创英法,但西欧盟国最后在美国的援助下成为赢家;奥匈帝国整个消失;俄罗斯帝国政权落入布尔什维克人手中,并退隐为欧洲边陲国家;德国受到战败的打击;英法也并未受惠,它们牺牲全国青年换得了和平。一战开始的时候德国一直处于有利的地位,但是三年之后,美国参战,扭转了局势。美国衡量国际秩序的标准是民主、集体安全与民族自决。威尔逊认为造成不稳定的不是均势被打破,而是因为追求均势。
威尔逊构想中的世界是讲原则不讲实力,讲法律不讲利益。世界安全所需要的不是维护国家利益,而是把和平当作一个法律概念来加以维护,为此需要一个国际机构,这便是威尔逊所称的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一战之后签署了凡尔赛合约,这时战胜国四分五裂,倒是战败国德国仍然保有相当实力,最重要的是,战胜国之间并不团结,美、苏完全退出,英国对法国则是又爱又恨。巴黎和会没有将战败国纳入,因此会议的时候,德国人只能雾里看花,列宁主政下的苏联也并未受邀与会,于是苏联也很不满。一战后的和会将欧洲两个最强国家排除在外,仅这一点就注定凡尔赛合约不会成功。
1919年2月14号召开的全体大会上,威尔逊公开国际联盟的盟约内容,根据他的规划,国际联盟将负有执行和平及纠正不公的双重使命,而这一使命主要仰仗全球舆论的道德力量,至于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则留给经济手段。凡尔赛条约虽然重新规划了战后领土,对德国采取了军事约束和经济瓜分。但这个条约无助于平息国际环境,从言和的角度来看处罚太重,从防止德国复苏的角度来看又太宽大。这令法国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迫不及待地要与英国缔结军事盟约,英国又错误地判断法国想称霸欧洲而拒绝与之结盟。维持欧洲均势的最后一线生机有赖于英法之间能否团结,但这两国却无法理解彼此的想法,只好无奈地看着对方。
凡尔赛合约另一个令人称奇的地方是,竟然没有确定赔款金额。直到1921年,即凡尔赛合约签订两年之后,赔款数字才出来,而且总数高得离谱,德国表示无力偿付。至此法国表示十分生气,赔偿没有执行机构,裁军没有查证制度,美苏置身事外,英国意见相左,可怕的邻居德国又无时无刻不感到愤愤不平。而那个唱着革命论调的遥远的俄国,1922年与德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德苏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并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之后德苏两国一直磋商军事及经济合作协约,西方盟国把两个欧陆最大强国摈除在外,反而为德苏的接近制造了条件。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巨头们的纵横捭阖
1.希特勒的崛起
一战之后形成的国际联盟并不团结,盟国之间各怀鬼胎,这时候德国只需要设法去除凡尔赛合约中的不平等条款,就可以如脱缰的野马一般驰骋欧洲了。希特勒的崛起代表世界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他是个政治独行客,冒险家,不属于任何门派。在国内,希特勒以他善于煽动的口才爬上高位;在国际上,他毫不留情地利用民主国家对凡尔赛合约自知理亏的心理兴风作浪。1933年10月14日,德国永久退出裁军会议,一周后退出国际联盟,1934年年初,希特勒宣布德国重新武装,欧洲列强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反击,几乎默认了他的挑衅。 英法对德国重整军备之事决定顺其自然,原因是它们实在不知道还能怎么办,法国不敢单独行动,英国又拒绝与它联手。认清希特勒本质的代价是,欧洲由西到东、由南到北不计其数的坟墓。
等德国达到既定的武装水准,希特勒的真正意图到底是什么就无关紧要了。1936年3月6日上午,希特勒下令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象征着凡尔赛协议的最后一点保障也被推翻。德国一旦在莱茵区得逞,东欧就会任凭德国宰割,之后,德国在莱茵区驻有重兵,东欧对法军来说已经鞭长莫及,意大利则与希特勒越走越近,后来成为他的第一个盟友,而英法之间不停地在讨论一些暧昧不明但又毫无用处的承诺。法国心理上已近于崩溃,这个两百年来为掌握自己的命运在中欧打过无数战争的国家,现在退缩到以让步来换取时间,同时祈求德国会有满足的一天,或者解围之人快点出现。
希特勒已经拟出了自己的长期战略,他的目标绝不止于恢复德国在一战前的地位,他要在东欧及苏联征服大片的土地作为殖民之用。希特勒手下的将领对元首庞大的军事计划感到担忧,而且付诸时间又这么紧迫,但他们不敢违逆希特勒,只有默默接受。1938年,希特勒感觉羽翼已丰,他第一个目标便是自己的祖国奥地利。奥地利传统上曾经是德意志联邦的一员,从心理上亲近德国,盼望统一,所以当德军在1938年3月12日长驱直入奥地利时,整个国家没有任何反抗,大家都觉得留在中欧做个小国,不如成为强大的德国的一省。1939年3月,希特勒出兵占领捷克,此事显示出希特勒志在征服欧洲,而与民族自决或平等无关。明白过来的英国开始对抗,不是为了遵守传统的均势原则,而是因为希特勒已露出他的獠牙。
2.斯大林与希特勒的外交斗法
斯大林认为自己就是真理的化身,他毫不留情地追求苏联国家利益,在处理国际关系上,他是个极端的现实主义者——耐心、精明、不妥协。斯大林这位意识形态高手,事实上是以意识形态为现实政治服务。时机一到,斯大林的确加入了反法西斯阵营,但是在他向纳粹德国示好被拒之后,才十分不情愿地加入的。斯大林心中有他认定的布尔什维克使命,就是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打得热火朝天,苏联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他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几乎可称得上不惜一切代价。
在外交阵营方面,斯大林不管对民主国家还是纳粹国家都是大同小异的,他打算把苏联的友好态度保留到最后,出售给出价最高的一方。西方民主国家要防止战争,希特勒要发动战争,斯大林认为战争已不可避免,只想从中捞取最大好处,还不必参与其事。 他长袖善舞地周旋于两方之间,到最后他发现西方根本没有什么油水,只有希特勒有资格满足他想要的东欧领土,为此他很乐于付出让欧洲陷于战争而苏联得以豁免的代价。1939年7月,希特勒对按兵不动的苏联终于失去耐心,他要在秋天雨季开始之前进攻波兰,所以最迟要在9月1日之前就必须知道斯大林到底是怎么想的。
斯大林既不想让德军接近目前的苏联边界,又不想与希特勒作对,那唯一的选择便是第四度瓜分波兰。在心急如焚的希特勒的一再让步下,苏德秘密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瓜分了波兰。1939年时的苏联力量有限,尚不足以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然而在大战结束时,他却一跃成为世界超级强国,美国跃升为超级强国拜其巨大的工业实力所赐,苏联的崛起源自斯大林处心积虑的巧取豪夺。德军在不到一个月内横扫波兰,此刻法军只是躲在马其诺防线后观望,斯大林抓住了这个战略良机,他立即着手夺取密约中属于苏联的部分,1939年9月17日,距战争爆发不到三周,红军便占领了密约中被划为苏联势力范围的波兰领土。
11月轮到芬兰,斯大林要求在芬兰建立军事基地,并要求芬兰割让一部分领土给苏联,芬兰拒绝,斯大林于是下令进攻,在奋战几个月之后,芬兰终于屈服。1940年5月,德国重演历史,由比利时转而进攻法国,法国望风披靡,为15年来的犹豫付出了代价,德军只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已经走在香榭丽舍大道上了。这时希特勒停下来了,他有三个选择,都是有关英国的:击败英国;与英国讲和;先击败苏联,再回过头来摧毁英国。希特勒首先试着与英国修好,可丘吉尔当然不会对希特勒抱有幻想,他坚决不肯与德国妥协。讲和不成,希特勒转向另一选择,打算摧毁英国空军。但这个计划因为德国空军力量还没有足够强大而放弃。这时希特勒的处境非常适合于采取战略上的守势:英国没有能力单独挑战德国,美国几乎不可能参战,斯大林只会等到最好时机再有所动作。但是等待别人采取主动不符合希特勒的本性,于是,他的目光转向苏联。
3.二战全面爆发
早在1940年7月,希特勒便下令研拟进攻苏联的计划,他的想法是,一旦苏联被打败,日本可倾全力攻打美国,美国自顾不暇,孤立的英国只好放弃反抗,整个欧洲就可以任他宰割了。在希特勒发动对苏战争前,他想先试探一下苏联,看是否能先一起解决掉英国。斯大林此时越发明白自身处境的困难了,他本来的如意算盘是这场战争越长越好,等欧洲打个稀巴烂的时候,苏联就可以趁虚而入了。但这个希望要落空了,斯大林一生中从未对危险表现出畏惧,他于是纹丝不乱地双管齐下,一面加速攫取在苏德密约中属于他的战利品;另一方面又极力安抚德国这个狂躁的邻居,供应希特勒征战所需的原料。事实上,几乎是到希特勒进攻苏联的那一刻,苏联火车仍载着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向德国。
对斯大林来说最不祥的征兆发生在1940年9月27日,徳意日签订三国条约(Triaparitite Pact),虽然条约主要是为了针对美国,但是斯大林却有不详的预感。出于这种恐惧,1940年11月,斯大林派出外交使团前往德国,他以为自己对希特勒来说还是重要的,但希特勒却管不了那么多,他只想尽快摸摸苏联的底,因为他计划在1941年春天进攻苏联。希特勒希望苏联加入三国协议,成为同盟国,他的意思很简单,他不可能让1941年白白过去的,斯大林若不与他联手进攻英国,他便要攻击苏联。斯大林对希特勒的算盘心知肚明,目前协约三国都是反共产国际条约的一分子,一旦英国战败,苏联将无所遁形,但是,如果德国在没有苏联帮助的情况下战胜英国,那么下一个目标必是苏联无疑。
在希特勒这边,他早就心意已决,只是不知道苏联和英国,应该先攻打哪一个。苏联外交使团来访之后,这个问题解决了,希特勒下令,1941年夏进攻苏联。这之后,斯大林的来电他都装看不见了。希特勒在位期间,从不曾被理性绊住手脚,1934至1935年重整军备,1936年再占莱茵河地区,1938年占领奥地利和捷克,1939年进攻波兰,1940年征服法国,1941年他也不打算打破这个惯例。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宣战。斯大林一下子蒙了,情绪低落达十天左右,不过在7月3日,他恢复正常,发表重要的广播演说,用镇定的语气反映出他钢铁般的决心。斯大林赌希特勒是个理性的人,但他赌输了;希特勒赌斯大林很快会败北,他也赌输了;只不过斯大林的错误可以弥补,希特勒的却不行。
4.美国参战前后的外交布局
欧洲打成一团糟,迟早会迫使美国介入,美国雄厚的实力也不允许它独善其身,不过这一切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实现,完全归功于罗斯福。1933年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世界从此展开多灾多难的一页,但命运也安排另一个制约人物登上舞台,希特勒出任总理的四周之后,罗斯福总统宣誓就职。罗斯福的第一任期中,他只是沿袭了前几任总统传下来的孤立主张。但随着希特勒野心的暴露,罗斯福总统渐渐明白也许有天美国必须承担某些责任。
19世纪英国的“光荣孤立”与20世纪美国的孤立主义,有一个基本的不同点,英国了解其本身的安全有赖于欧洲的均势;相反,美国从不认为均势或者欧洲的外交方式很重要,美国人认为远在天边的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把本国的日子过好就万事大吉了,为了外国的纷争去损失自己的军人根本就是不值得的。但罗斯福总统以卓越的政治家眼光,还是让美国逐渐步入欧洲民主阵营,起先是政治上的,渐渐有了物资上的援助,直到美国正式参战达到最高潮。1939年4月英美签署协定,使皇家海军得以全力部署于大西洋,美国则将大部分舰队派往太平洋。当英国在1939年9月3日,因德国入侵波兰而对德宣战时,罗斯福迅速通过《租借法案》,好让英法可便利购买美国武器。
1940年6月10日,眼看法国一步步落入纳粹侵略者手中,罗斯福决定放弃中立,加入英国这一边。这是一个分水岭,眼看英国就要被打败,很难想象与罗斯福同时代的其他领袖,有如此勇气和眼光,带领倾向于孤立主义的美国人民,一步步走向不惜一切代价击败纳粹之路。与此同时,罗斯福大幅增加美国国防预算,并在1940年说服国会实施和平时期的征兵法案。1941年1月1日,罗斯福将美国的目标简化为四项,称之为四大自由:言论、信仰、免于匮乏及免于恐惧的自由。1941年5月27日一次冗长的广播演说中,罗斯福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重申美国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承诺:我们不会接受一个由希特勒主宰的世界。
1941年9月,美国迈出了走向战争的第一步,罗斯福下令将德国的潜艇位置报告给英国海军。并下令美国海军在防御区内如果发现德国或意大利潜艇,马上予以击沉。事实上,美国虽然还没宣战,但已在海上与轴心国并肩战斗了。同时罗斯福也对日本开始动作,他废止了美日通商条约,禁止出售废金属给日本,并鼓励荷兰流亡政府停止从印尼对日本运输石油,甚至要求日本放弃一切征服的土地,包括满洲。气急败坏的日本于1941年12月8日偷袭了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12月11日,德美互相宣战。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时候,发动了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陆上战争,希特勒又向美国宣战,使得一场欧洲战争变成全球大战。
5.三巨头的战后世界格局规划
1941年冬天,德军被阻于莫斯科近郊,希特勒折损了整个第六军,德国的作战气势为之一挫,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三位盟国领袖终于能喘口气了,他们可以坐下来,想想胜利以及未来世界的大格局了。丘吉尔希望在欧洲重建传统的势力均衡体制,罗斯福希望美、英、苏,再加上中国,形成世界理事会来维持和平,斯大林决心以战胜国的姿态把俄国的影响力深入欧洲中部。罗斯福不认为美国有任何责任要承担欧洲的和平,他认为责无旁贷肩负起防卫欧洲任务的应该是英国。对此丘吉尔只能苦笑,虽然他表现得自信满满,但他心里明白,英国早就没有此能力了。
斯大林理想中的和平条件与数百年来的俄罗斯政治家完全一脉相承——环绕在苏联广泛的边境上,必须要有一条宽广的安全地带。他的最高指导原则还是用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包装的苏联国家利益,他没有朋友与敌人的概念,只有利益。某种程度上,斯大林心目中的战后世界版图,取决于他的军队能推进到哪里。美国人一贯讨厌势力范围,权力均衡这一套,所以罗斯福在战争犹在进行中不肯讨论政治解决方案,斯大林怎么也料不到竟然还有这等好事,这代表着,只要德军还在战场作战,他就不需要作出任何让步,不论是对英还是对美,而且到了最后随着红军的步伐,他几乎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了。
整个战争期间,罗斯福的确前后一致地坚持美、苏合作,并以安抚斯大林为最重要工作。丘吉尔则不会这么做,他对斯大林的反感由来已久。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时候,丘吉尔在解释英国为何决定支持斯大林时说:如果希特勒进攻地狱,我起码也会替魔鬼说两句好话。 1944年6月,盟军终于登陆诺曼底并向东推进,德国战败命运已定,斯大林也逐渐抬高价码,1941年,斯大林的主要目标是划定国界,到了1945年,它已变成要让苏联在政治上掌控超过苏联边界之外的地区。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时,红军差不多占领了所有争议地区,罗斯福的健康情况已经非常糟糕了,还要长途跋涉飞往雅尔塔。丘吉尔在三个议题上获胜:把法国恢复到大国地位、反对瓜分德国、降低苏联狮子大开口地索取赔偿的要求。但是东欧问题却因为红军早已占领而无法收拾了。在远东方面,斯大林要求接管中国的满洲铁路,要求大连和旅顺开放为自由港,雅尔塔会议竟以秘密协定的方式,同意了他的这些要求。
罗斯福觉得虽然作出了让步,但成立联合国的种种事宜终于有了眉目,换言之,罗斯福把中国北方划给斯大林作为势力范围,来鼓励他参加一个将使“势力范围”不具意义的世界新秩序——罗斯福把中国列入四强之内,部分是出于礼貌,部分是想在全球布局中安放一个亚洲伙伴。大战虽然结束了,但留下一个地缘政治大真空的形势,权力均衡已毁,广泛的合约依然虚幻难以琢磨,世界因意识形态不同而分裂为两大阵营,为之后的冷战埋下祸根。
五、冷战(上):危机不断的两大阵营
1.冷战的兴起
罗斯福死于1945年4月12日,他只差最后一步就见到胜利了。接任的是杜鲁门总统,他的第一个直觉是,与斯大林交好,以期盼苏联能参与对日本作战。他重申信守罗斯福的信念,即战时盟国负有特殊义务维持团结一致,以便建立和维持和平。但是斯大林对美国的态度,与他在1940年对付希特勒的那套如出一辙,他强硬冷静不知让步,结果他造成了美国由友好变成冷战对峙。丘吉尔了解斯大林的外交算盘,他认为与斯大林打交道最好的办法是有酬有罚,一手强一手软才能获得成效。可是杜鲁门政府也跟其前任一样,要让丘吉尔明白搞均势外交的日子业已一去不复返了。
波茨坦会议的议程非常广,包括赔偿、德国的未来、以及意大利、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和芬兰等德国盟友的地位问题。与会期间斯大林不停地要求巩固他的势力范围,会场吵成一团,整个会议慢慢就变成聋子的对话,大家各说各话,没有交流。美、苏的文化差异助长了冷战的兴起,美国的外交政策反映着美国的道德价值观:以正当、公义的基本原则为基础,拒绝对邪恶妥协。但是在斯大林心目中,国际新秩序是以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强化了的泛斯拉夫主义-“如果斯拉夫人能团结一致,将来没有任何人敢动根手指头。”
1945年底,美国的决策者可谓进退维谷,斯大林在东欧为所欲为。1946年春天,杜鲁门总统决定采取强硬政策,他意识到,美国要做好与苏联长期斗争的准备了。杜鲁门发表演说,日后被称为“杜鲁门主义”,他以威尔逊主义来形容美苏之间的斗争,他认为这是两种生活方式之间的斗争:第一种生活方式的基础是多数人的意志;第二种生活方式的基础却是以少数人的意志强加在多数人身上,它依持的是恐怖和压制。杜鲁门主义象征着一个分水岭,因为美国一旦打出道德大旗,斯大林熟谙的现实政治就永远终结,此后美苏冲突的解决之道只有苏联改变其宗旨,或苏联制度败亡。至此,遏制成为西方政策的指导原则,持续40年之久。
斯大林于是加速对东欧的控制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应运而生,北约组织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例承平时期缔结的军事同盟,旨在维护欧洲的和平,几乎是史无前例地把美国和西欧的防务结合在一起。美国义无反顾地投身填补欧洲权力真空的决断作为,让人吃惊。两个僵硬同盟的互相对峙,让人感觉颇像置身一战前夕,但是不同的是,冷战期间,每一个阵营都有一个超级大国为首,它强大到众人非依附它不可,它也不愿让哪个盟国轻易把大家带上战争之路。遏制政策逐渐形成,丘吉尔在密苏里州发表“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他支持遏制政策,但他绝不以遏制为目标,他追求的仍然是以谈判求和解。但美国人希望摧毁、而不是缩小敌人的势力范围,他们宁愿等候全面胜利,不论它有多么遥远。
2.朝鲜战争
1950年6月,朝鲜南北方政权之间的战争爆发,杜鲁门总统毅然决定在韩国抵抗朝鲜。莫斯科方面以为美国不会为了毫不重要的朝鲜大动干戈,他们显然没有了解到,美国向来认为抵抗共产党是道义职责,他们对此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战略分析。现在来看,韩战可以说是在双重误解之下爆发的:共产阵营方面认为大部分的亚洲都被共产党占了,区区一个朝鲜不会让美方有所举措;而在美国方面,问题被拔高了,美国人认为这是原则问题,不容质疑。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声称,侵略南韩是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主意,斯大林起初非常谨慎,后来他被说服了,认为也许事情轻易即可成功。
杜鲁门总统却毅然下了决心,6月27日,也就是朝鲜部队跨越北纬38度线的两天之后,他下令美国海、空军动员起来,6月30日,他又命令日本境内的美国占领军地面部队动员起来。杜鲁门宣布派遣军队进入韩国之同时,也下令海军第七舰队保护台湾,这种种行动,都让毛泽东心生疑惑,他有理由认为,如果不在朝鲜阻挡美国,美军或许将会长驱直入中国领土。接下来美国的军事行动加剧了中国对美国意图的误解。麦克阿瑟进入韩国,从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溃败,北进门户洞开,这时决定战争的上上之策可能是推进到朝鲜半岛的窄颈部位,即在中朝边境之南一百英里之处停下来,这是一条可守之地,可以包含半岛上百分之九十的人口,也避免了挑衅刺激中国。
可惜麦克阿瑟是杰出的战略家,却不具备政治分析家的敏锐,他没把中国人历史记忆中,日本取道朝鲜侵略东北的事情当回事,继续挥师进逼到鸭绿江畔。中国在经历了日军侵略中国在鸭绿江登陆所带来的痛苦,以及国共内战的摧毁之后,要决心与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军队挑战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当牛逼哄哄的麦克阿瑟挥师靠近鸭绿江边的时候,让中国边境驻军在江边打得鼻青脸肿,当时现代化配置的美军恨爹妈少生两条腿,崩溃式大败鸭绿江 ,六个月之后,更是连续汉城失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参战之后,也明白了自己所冒的风险有多大,志愿军没有充分火力支援可以制服被困的美军,一旦美军重新整顿,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根本无法防御美方火力反扑。1951年1月初,汉城虽然被志愿军占领,但志愿军重蹈麦克阿瑟三个月前的覆辙,如果他们此时提议双方沿北纬38度线和解,华府一定乐于接受。可是后来的情况是,战势再次逆转,美军第二度攻过38度线。
麦克阿瑟的选择是利用所有的军事力量求得解决,他甚至主张轰炸中国东北,封锁中国大陆,增强韩境美军,以及把台湾的国民党部队引入韩战。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赶紧把这位不服上司的司令官召回国,杜鲁门再度修正了美国的目标,沿着现有停火线(不管它位置在哪里)达成和解。韩战虽然结束了,但全体交战国家都得到重大教训,美国肯投入兵力去保护一个远方国家,收获了声誉。但是东南亚和其他地方的革命领袖却就此发现一种战术,既可避免大规模的地面战斗,又能有效地消耗美国。中国得到的教训就比较复杂,尽管中美干了个平手,中国能够透过军事、外交与美国相持不下,但是它也经历了正面迎战美军强大新式装备的苦头。冷战期间,中美互相再也不敢挑起军事冲突。
韩战的最大输家是苏联,苏联对北京的支援不干不脆,算计精明,种下中苏失和的种子。美国也认为苏联就是躲在幕后策划的罪魁祸首,朝鲜战争后两年内,美国就把西方阵营动员起来,加强武装,强化团结,均势多少已倒向盟国这边了。丘吉尔在1951年又复出执政担任英国首相,他虽然已经年逾八十,依然辛辣尖刻如常,他依然认为问题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力主召开美英苏高峰会谈。但是这几近不可能了,美国领袖只想要改变苏联的制度,而不是与苏联来交涉谈判。事实上,美苏阵营在欧洲都已巩固下来,越来越没有什么可谈的。
3.苏伊士运河危机
欧洲的僵持对峙并不代表全世界各地都僵持不动,1955年,苏联和埃及做了一大笔军火买卖,这踩到了西欧(尤其是英国)的痛处,埃及仅次于印度,代表着大英帝国光荣盛世最重要的遗产,苏伊士运河又是供应石油给西欧的主要通道。英国一直以中东霸主自居,但阿拉伯民族主义崛起之后,英国在埃及的军事地位产生了动摇。美国虽然不愿意在中东地区过多掺和,但还是因为遏制理论与集体安全理论而被扯进中东事务。苏联军火注入动荡的中东之后,加速了东西竞争。
英国被迫从苏伊士基地撤出驻军,美国致力于安抚埃及,试图让其离开莫斯科的影响,它与英国商量之后提出两项政策,第一是极力撮合埃及和以色列间的和平,第二是协助埃及兴建阿斯旺大水坝。阿拉伯激进派深受传统的影响,不可能与以色列谋和。以色列要和平不要割让土地,阿拉伯人要土地,又不肯界定和平,两者之间向来是僵局死结。苏伊士运河被埃及收归国有,英法两国都表示无法接受,但是美国却多次表明争端不应该斥诸武力,美国想要保持道德清白的形象,不肯插手,这让英法两国非常愤怒,最不可能出现分歧的盟友之间有了裂痕。
民主国家之间歧见加深,鼓舞了克里姆林宫加大赌注,华盛顿惊讶地获悉,苏联愿意解囊协助阿斯旺大水坝兴建案,取代了西方的援助,并且要增加对中东运送军火。英法失望之余,决定自行解决中东问题,它们筹划出来的愚笨的办法是怂恿以色列进袭埃及,向苏伊士运河进兵,然后英国和法国再以维护航行自由为名义,要求埃及和以色列都退兵到运河十英里外,这时,英法就可以出兵占领运河区了。这是一招臭的不能再臭的棋了,国际间爆发巨大不满,美国的正义感也被激惹起来,距以色列发起进攻才24小时,美国就命令以色列武装部队“立刻撤退到已划定的停火线之后”。
联合国大会也以压倒性票数,要求当事国中止交战行为。苏联找到绝佳的借口,在给艾森豪威尔的信函中建议苏美联合出兵,以中止中东的敌对。艾森豪威尔愤怒地拒绝了苏联,并且警告称美国将抗拒苏联的任何片面行动。不久英镑暴跌,美国一反过去的做法,拒绝介入去稳定市场。英法颜面尽失,遭遇美国直接打脸,只好同意在翌日停火,这时距离英法部队登陆运河区还不到48小时。苏伊士危机让多数不结盟国家了解到,原来对付美国自有窍门,它们意识到小国可以如埃及一般玩弄苏美两个超级大国,让它们互相对抗而渔翁得利。
苏伊士危机也使得不结盟国家领教了一件事,苏美两国对挑衅的反应是如此不同,对美国施压会导致它的抗辩,但最后它多半会设法解决,而对苏联施压风险就大得多,它可能会激烈反弹,翻脸不认人。这之后,谴责美国成了每一届不结盟国家会议的例行公事,但对苏联的批评就慎重得多。英法两个国家却得出了两个相反的教训,法国知道自身实力太弱,不堪与美苏并驾齐驱,转而倾向于团结起来与欧洲成为一体。而英国出于传统,却选择了永远追随美国的政策,唯美国马首是瞻。苏伊士危机最致命的影响是发生在苏联方面,苏联就此渗透中东。
4.柏林危机
柏林的问题是由来已久的,二战之后西柏林的对外交通一直处在东德的掌控之下,每当赫鲁晓夫需要找茬的时候,就会选择柏林来兴风作浪。1958年11月10日,他发表演说,要求结束柏林的四国分治状态,让美国、英国和法国自己去和东德建立关系。11月27日,赫鲁晓夫给美、英、法下了正式通牒,坚持把西柏林转化成一个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如果六个月之内不能达成协议,他就要径自把占领权和交通路线交给东德接管。西德强烈反对向赫鲁晓夫的最后通牒让步,但是英国不情愿替一个战败国的首都冒风险,美国在初期比较冷静,艾森豪威尔认为美国不太可能“一路射击,杀进柏林”,这种冷静其实传递出“美国愿意为柏林而战的心志相当有限”的印象。
到了肯尼迪接任总统的时候,距赫鲁晓夫发出第一道最后通牒已经将近整三年了,随着时间流逝,大家越来越发现他善于虚张声势。但是赫鲁晓夫认定肯尼迪软弱无能,于是1961年初,他又声言6个月来解决柏林悬案。第二道最后通牒发出去半年之后,也就是1961年8月13日早上,西柏林人一觉醒来,发现东德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建起围墙。日子一天天过去,柏林围墙日益增强,水泥盖墙,布上地雷,派出猎犬。但是柏林墙却暴露了东德政权无法让自己的公民留在自己国家的真相。肯尼迪发现原来最后通牒到期之后就是这个结果,几乎立刻就决定,建立柏林墙不符合美国对侵略的定义,因此不预备以军事方式去挑战它。
5.越南战争
捷克政变、柏林封锁、苏联试爆原子弹、共产党在中国大陆获胜、南韩遭到朝鲜攻击等等,美国领袖把它们统统归纳在一起,当作一个全球性的威胁。自1950年始,杜鲁门政府就认为自由世界要安全,中南半岛就不能沦入共产党手中,杜鲁门移交给艾森豪威尔的是一项每年约两亿美元的中南半岛军援方案,以及一个如果中南半岛沦陷,共产主义浪潮将难以阻遏的过分夸大的战略思想。艾森豪威尔试图邀请盟国一起行动,但是丘吉尔不为所动,于是艾森豪威尔在外交姿态上摆出威胁,使得日内瓦会谈就越南问题达成协议,把越南自北纬17度分为南、北两部分,终止交战,南北越分治,政治议题留待未来解决。
1961年元月肯尼迪就任总统,成为第三位必须处理中南半岛问题的美国总统,他和杜鲁门、艾森豪威尔都相信,阻止共产党在越南获胜是美国必须完成的任务。每一届新政府开始处理中南半岛问题时,似乎都越陷越深,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建立军事援助计划,肯尼迪强调改革,但是越南境内的美军却越来越多。1961年初,越南境内美军人数接近900人,到了年底,人数增加到3164人,1963年11月肯尼迪遇刺身亡时,数字已增加至13263人,此后不断增加。美国政府与南越政府的关系在1963年一年里日益恶化,北越的媒体开始质疑美国的目标。到了年底的时候,美国鼓动南越军人政变推翻了现行政府,美国在越南的介入之局既已铸成。但是南越就此出现的权力真空让人伤透了脑筋,光是1964年内,南越政府就更迭7次,没有一个具备民主性质,全是靠政变起家。
1963年,面对乱七八糟的南越,北越的共产党领导人难掩喜悦地宣布:强化游击组织,加速对南越渗透。渐渐地,北越陆军正规部队也投入战场,双方已经势成骑虎,非决战不可了。肯尼迪遇刺身亡后,新任总统约翰逊把北越正规军参战视为公然的侵略行为。1964年8月,美国驱逐舰麦道克思号对北越展开报复攻击,后来升级为有系统的空袭行动,到了1965年7月,美国作战部队已完全投入,美军人数日益上升,到了1969年年初,总数已达54万3千人。越南之所以成为梦魇,不是因为美国的参战方式,而在出兵之前该自问一下:可能同时建立民主体制和达成军事胜利吗?
美国舆论浪潮转向反战之后,约翰逊退让了,1968年3月31日,他宣布对北纬20度线以北地区局部中止轰炸行动,一旦具体谈判开始即全面终止轰炸行动。他又宣布放弃竞选连任,派了五十多万大军到东南亚作战的美国总统,把撤兵的事交给后继者来负责。责任落在尼克松政府肩上,他盼望通过谈判来完成“光荣退出”,他所界定的光荣退出就是不能把前任美国总统带领的、依赖美国的数以百万计之人民交给北越共产党去统治。尼克松政府相信单方面撤退将造成地缘政治上的大灾害,花了二十年时间才辛苦建立起的对自由世界美国的信赖感,将会土崩瓦解。美国人民也在添乱,他们要求政府同时追求两个不相容的目标:越战尽快结束,但是美国不能投降。
尼克松最后选择了一套方案,即所谓的越战越南化,把越南问题留给越南。美国与北越的谈判过程并不愉快,进展也慢,美国的谈判立场是要求停火,然后美军完全撤离,南越的政治前途交由自由选举去决定。但北越一直坚持美军无条件撤军,并要求解散阮文绍政府。换言之,美国人要求妥协,北越却要求美国投降。部分问题出在北越只有一个目标,可是美国身为超级大国却必须有多个目标。尼克松三年之内把越南美军兵力由近55万人降低到2万人左右,但国内的和平运动依然对他不满,尼克松要光荣退出越南,可是和平运动认为光荣的实质是无条件退出。尼克松分别在1972年1月25日和同年5月8日的两项重要演说中,定下美国的和解条件,这些条件是:由国际监督停火;释放战俘或交代清楚失踪美军下落;继续提供军、经援助给南越;根据自由选举,由越南各政党去解决南越的政治前途。1972年10月8日,北越接受了尼克松的方案。但是三年后,1975年6月,北越正式兼并南越,南北越归于统一。美国在中南半岛的苦心经营付之流水。
六、冷战(下):中美苏三角格局
1.尼克松的对华新主张
美国一直以来对华友善,但是1949年因中共赢得内战并于次年介入韩战,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改变,把中共统治者孤立在北京成为美国对华的主要政策。代表此一心态最显著的例子之一,即是1954年日内瓦中南半岛和会时,美国外长拒绝和周恩来握手。而那些认为与莫斯科应该维持长久性对话的苏联问题专家,在对华态度上也一贯强硬,他们认为如果美国对北京示好,会导致偏执的苏联十分不满。尼克松不认同此一观点,把像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排除在美国的外交考虑之外,等于是让美国把一只手绑在背后到国际上去运作。他在竞选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就长期观点而言,我们根本不能让中国永久排除在国际大家庭之外,独自孕育幻想、坚持仇恨和威胁邻邦。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不可能听任十亿人口愤怒地在孤立状态下生活”。1969年春天,中苏部队在乌苏里江双方边境上发生一系列冲突事件,苏联继而在中苏边境上布置了40个师。如果苏联真要对中国动兵,意味着莫斯科将试图让北京臣服,像1968年对付捷克一样。苏联是否有能力实现这样一个大计划,的确不太肯定,然而,这个风险冒不得。而北京方面也在频频示好,毛泽东在接受斯诺访问时,表示他愿意邀请尼克松到中国大陆访问。这导致了尼克松在1969年夏天做了不寻常的决定,如果苏联与中国彼此之间畏惧对方之心,远大于对美国的戒惧,美国的外交上就会出现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好机会。
2.尼克松的三角外交——与中国建交
1971年7月,我(作者基辛格,下同)秘密访问北京。中国领导人是我遭遇的对手中,最能接受尼克松外交手法的一群人。他们和尼克松一样,认为细枝末节的讨论是次要的,最要紧的是能否找出合作的可能。这也就是为什么日后毛泽东见到尼克松,开口就说:“台湾是小问题,世界才是大问题。”毛泽东是有远见的,冷静的革命领袖;周恩来是高傲、有魅力、干练的行政主管;邓小平则是具有根本信念的改革者。这三个人是古老中国经验的精华,能够分辨何者为常理,何时应权变。尼克松与毛泽东会谈时,毛一点也不浪费时间,开门见山就向尼克松表示,中国不会用武力对付台湾。“我们可以暂时不去管它,等个一百年吧!”对美国人想了二十年的这个担保,毛泽东没要求美国任何回报。1972年,尼克松签署了上海公报,为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提供了蓝图。它确认:中美关系正常化;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彼此都不在亚太寻求霸权,也反对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建立霸权;彼此都不预备代表第三者谈判。可以说上海公报的签署,表明中美已心照不宣地结盟了,以阻止苏联在亚洲的扩张主义。仅只一年半的时间内,中美关系由尖锐对立的情形进展到实质结盟共御头号大敌。
3.里根主义
冷战已近40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都笃信最后的胜利属于自己这一方。里根释放出主动创意和自信的力量;戈尔巴乔夫却要求苏联进行做不到的改革,无意之间却加速了他所代表的制度之死亡。里根政府的政策是“里根主义”,里根主义即是美国将协助反共的义军,促成其国家脱离苏联势力范围。整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煽动共产党针对对美友好国家之政府,发动叛乱,现在到了1980年代,美国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苏联也尝尝味道。里根针对苏联的最基本的挑战方式就是加强兵力部署,他恢复了卡特政府业已放弃的武器系统,开始部署导弹,对结束冷战最有贡献的两个战略决定是:北约在欧洲部署美国中程导弹,以及美国承诺投入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当里根开始部署“星球大战”计划时,苏联震惊了。苏联核武库是其超级大国地位的基石,在战略兵力上与美国势均力敌,一直是苏联的主要目标,现在里根却在技术上出奇制胜,旨在压倒苏联耗竭国家财力才勉强获得的自信。
4.戈尔巴乔夫和他的改革
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掌权的时候,他是一个核子超级大国的领袖,可是其经济与社会状况已败象显著,1991年他黯然下台时,苏联军队宣布支持其政敌叶利钦,共产党也被宣布为非法组织。1985年戈尔巴乔夫被选为苏共总书记的时候,他和他的前任们一样,令人惊惧也给人希望。民主国家期待能在戈尔巴乔夫身上发现新时代的曙光。戈尔巴乔夫是另一代人,与受到斯大林威吓的苏联领导人不同,他缺乏前人的强悍作风,他非常聪明又温文尔雅,既见过大世面,又不脱乡村气息,聪明绝顶,但不专精一技,有远见,但见不到眼前的两难困境。外界几乎松了一口气,似乎期待已久的苏联意识形态转型的时机终于到来了,事实也是如此,戈尔巴乔夫缔造了当代意义最重大的一场革命,他摧毁了共产党,数个世纪辛苦建立的帝国,也在戈尔巴乔夫治下瓦解了。苏联人民怪罪他在任期内招致重大灾难,民主国家也迅速遗忘他,而且改革一开始就失去权力的宝座也让他十分难堪。其实戈尔巴乔夫不应该受到如此的盛赞与贬抑,因为他继承了一套真正棘手,甚至可能无法克服的困难。后人一向把失败归咎给个人,而非环境。
5.冷战的结束
大国的政治好比是一艘五十万吨的超级大油轮,掉头转身的半径面积至少就数十英里。即便不如苏维埃制度那么僵化的政府,政策变革的步伐也应该是极其缓慢的。意识形态的崩溃不仅使得苏联外交政策失去了信念,也让苏联本国的问题更加凸显。戈尔巴乔夫的药方是加速自由化,但是到了1980年代末期,戈尔巴乔夫已追不上权力的曲线了。就某种程度而言,共产党失去其擎天一柱的特性后,就士气涣散了,自由化无法与共产党统治和谐并存,共产党人非得必须不再做共产党人,否则无法变成民主派。戈尔巴乔夫不明白这个等式,叶利钦却了然于心。戈尔巴乔夫把全部家当押注在一项假设上:自由化会使苏联现代化,现代化的苏联能够继续保有大国地位,不幸的是,这个期待还没来得及实现,戈尔巴乔夫的国内基础就彻底坍塌了。1991年苏联解体,民主国家赢了冷战,冷战获胜不是哪一位总统的成绩,它是美国两党40年努力之功,也是共产党积70年僵硬之果。
七、世界新秩序:美欧中日俄印六强并立
每一个世纪都会出现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来影响整个国际关系体系,比方十七世纪的法国,十八世纪的英国,十九世纪的奥地利,而二十世纪最能左右国际关系的国家非美国莫属。但是也没有哪个国家跟美国一样矛盾,一方面它绝对不容许外国干预本国内政,而另一方面,却又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但是,新的世界秩序与以往大不相同,美国本身也大不相同,二战结束的时候美国的国力占到全世界总产值的35%左右,强大到好像这个世界可以按照它的喜好运作一样。但是三十年过去了,美国已经不具备实现其所有愿望的实力了,而另外一些国家,却成长为强权大国。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秩序会出现一个似乎自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愈来愈分散,一方面又愈来愈全球化。这时至少会有六大强权出现: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罗斯,可能再加印度。越来越多的问题不能依靠区域性解决,必须以全球化的解决方案为目标。
对美国而言,外交的主要任务是,在地位不分轩轾的国家之间,协调不同的价值观与迥然不同的历史经验。这也是其他主要国家同样面临的适应问题。掌握世界新秩序的信念有待各国在无尽的道路上去寻找,西班牙有句谚语:旅人啊,前头没有路,路是人走出来的。好,这本书的精髓解读到这里就基本描述完毕,如果你对这本书内容感兴趣,不妨读读全书。我们身处智能时代,它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可能会造福人类,也可能会给人类造成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管怎样我们只能接受而无法拒绝,因为我们都一样生活在趋势的大潮中.......下面接入本书总结阶段......
解读总结
亨利•基辛格《大外交》这本书是一本横跨历史、政治、军事、宗教多个学科领域的大部头著作。亨利•基辛格,一个久经世界风云变化的老头,在他所经历的激荡风云过后,用自己特有的视角,试着还原这个世界的过去,试着品味这个世界正在经历的一切,试着把握这个世界未来!小编不在这里讨论他的视角和结论对与错,因为这仅是代表他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这里他说教了吗?答案是肯定的,没有!我们只是很欣赏他的睿智和字里行间的那份从容。
作者基辛格拥有着深邃的国际形势的洞察力和高超的外交技能,为美国外交和中美关系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著作,以现实主义和深邃远见洞察著称,体现了他娴熟的分析能力和论证才能,他的著作,任何一个国际关系学生,都必须研读,以从中汲取高见。《大外交》,写于1994年,美国冷战胜利不久,整个西方世界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难以自拔,基辛格却以冷静的眼光刺穿了表象,看到了美国的危机,发出警告,并提出以历史和现实主义均势外交引导美国对外政策。
该书详细的介绍了近代以来欧美外交精英的均势战略思想与实践,提出了保障美国对外利益的办法是实施传统的均势地缘外交,其中的精彩论述让人信服,表现出了作者对人性和权力的深刻理解。有人认为,均势外交现在已经过时了,所以基辛格的理论与建议也已经过时了,不适用了,小编认为不然,无论何时国家安全仍然是一个主权国家极其重要的对外政策目标,贸易自由、币缘战争以及依靠相互交流与理解来实现国际稳定与安全,都是不现实的,力量要靠力量来遏制,维持一个均势的平衡,各国外交才能灵活自由。
从欧洲拿破仑时代至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外交思想主线基本受制于国家利益和势力均衡概念驱使,也就是物质利益导向。代表人物如本书中介绍的黎塞留、梅特涅、俾斯麦、迪斯累利等等。由于欧洲西部文化相通,发展路径和发展水平相近,起初地缘政治或者地缘外交思想成分较重,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文化的繁荣,军事实力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外交思想与之相适应。因此之故,外交思想随之发展丰富提高,从地缘政治到势力均衡,势力均衡的基础是国家利益。地缘政治是蒙昧发展阶段的产物,势力均衡是工业革命相伴的产物。
欧洲从内部各个国家的相互混战走向殖民主义,由殖民主义走向势力均衡。美国则是依凭孤岛优势,大洋天然屏障,自顾自己发展,逐步成为经济政治大国强国,从血腥屠杀走向理性和平,从地缘政治走向集体安全的国际体系,强调道德思想和意识形态,主张自由、民主,要求国家是反映人民意志和愿望的民选政府来管理。第一次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美国从参与国际安全体系,到主导国际安全体系建设,打破欧洲长期主张并且运用自如的势力均衡外交模式,引导国际社会外交思想的深刻革命。
物质的基础是原始蒙昧的意识的外交反映,势力均衡是国家自我中心的自私个体意志的体现,集体安全是道德社会集体自律,走向规范法制、有章可循的先进理念。外交名义上是国家层面上的利益势力博弈,实质上尚有统治集团意志的渗透,更有甚者后者很有可能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很多极权专制政权是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为一切政策选择的核心,国家利益和人民权益仅是其政权的派生和附庸。运用书中阐述的理论和思想分析中国的外交,感觉中国的外交思想与国际外交思想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至于差距是什么,小编老百姓一枚不便插嘴政治。
现实主义,均势体系,地缘政治现在仍不过时,它依然对世界秩序的稳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作为最能体现基辛格的理论水平的一本书,《大外交》仍然值得我们深入解读和思考,以帮助我们理解如今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好,这本书的其它精彩文字图片,均在文后的下方,欢迎您来互动阐述您的想法,我把这本书非常实用的细节精华基本为您转述出来见上文,附加了小编个人对这本书所列政治学、历史学、军事学方面等相关问题的初步理解,您可以点击文本复制粘贴为已所有,为什么我这样慷慨?因为无论你是否署名我的作品它都是我的思想和精神,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时间后缀您的想法和问题。书后我们有找时间一起切磋学习,共同进步。解读总结到这里全部结束了,就到这里吧,我们下本书再会!
作品精选
几乎是某种自然定律,每一世纪似乎总会出现一个有实力、有意志且有知识与道德动力,企图根据其本身的价值观来塑造整个国际体系的国家。17世纪的法国在黎塞留(Richelieu)枢机主教领导下,引进了以民族国家为基础,以追求国家利益为终极目标的近代国际关系的作风。18世纪的大英帝国将“均势观念”(balance of power)发扬光大,使这个观念主宰了后两个世纪的欧洲外交。19世纪梅特涅领导的奥地利重新建构了“欧洲协调”(Concert of Europe),而俾斯麦主政下的德国又使欧洲协调瓦解,使欧洲外交成为冷酷无情的政治权力斗争。
20世纪最能左右国际关系的,作风却也最矛盾的国家则非美国莫属。再没有其他国家像美国一样,既绝对坚持决不容许外国干预美国内政,又如此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在日常的外交活动中没有比美国更务实的,但在追求其历史传承的道德信念上,也没有比美国更具理想主义的国家。没有任何国家比美国更不愿意介人海外事务,即使美国在海外的结盟与承诺均达到空前的范围与规模,这个立场仍不改变。
美国自开国以来始终自诩与众不同,在外交上形成两种相互矛盾的态度:一是美国在国内使民主政治更趋于完美,为其他人民做榜样,以此作为证明美国价值观优越性的最佳方法;二是美国的价值观使美国人自认为有义务向全世界推广这些价值。美国的思想就这样徘徊于怀念纯朴的过去与渴望完美的未来之间。虽然自二次大战结束后,国际现实使各国相互依赖的程度日深,而美国却仍在孤立主义与信守承诺之间摇摆。
认为美国只要做楷模及认为美国应主动出击的这两派学说都把以民主、自由商业活动及国际法为基础的全球国际秩序视为当然。但由于这种状态从来不曾真正存在过,此种高调在他国人听来,即使不被视为太天真,也难免让人觉得不切实际。然而,外国人的怀疑眼光从未浇熄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小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或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等人的理想主义,其实也包括20世纪所有其他的美国总统在内。其结果是促使美国人相信,历史是可以超越的,如果全世界真心想要和平,就需要接纳美国的道德处方。
这两派的主张均是美国经验的产物。虽然共和国不止美国一家,但其他共和国均非刻意为实现自由的理想而缔造。没有别的国家的人民是打着为全民自由与繁荣的旗帜,远走新大陆开天辟地。因此孤立主义与传教士精神,这两个表面上如此相冲突的主张,正反映出美国人共同的基本信念:美国拥有世上最好的政治制度,其他人类只要放弃传统外交,跟美国一样信奉民主及国际法,即可获得和平与繁荣。
作品目录
序:基辛格其人其书
第一章 世界新秩序
第二章 关键人物:西奥多·罗斯福或是伍德罗·威尔逊
第三章 由大一统到势均力敌:黎塞留、威廉一世与皮特
第四章 欧洲协调:英国、奥地利与俄罗斯
第五章 两大革命家:拿破仑三世与俾斯麦
第六章 现实政治自食其果
第七章 步向毁灭的政治机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外交
第八章 卷入战争旋涡:迈向军事毁灭之路
第九章 外交新面貌:威尔逊与凡尔赛和约
第十章 胜利者的困境
第十一章 史特瑞斯曼与战败国的复兴
第十二章 假象破灭:希特勒的崛起与凡尔赛和约的毁灭
第十三章 斯大林待价而沽
第十四章 苏德协定
第十五章 美国重回战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第十六章 三种和平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
第十七章 冷战的开始
第十八章 遏制政策的成功与苦痛
第十九章 遏制政策的困境:朝鲜战争
第二十章 与共产党人的谈判:
第二十一章 避开遏制政策:苏伊士运河危机
第二十二章 匈牙利事件:欧洲的剧变
第二十三章 赫鲁晓夫的最后通牒:
第二十四章 西方联盟的概念:
第二十五章 越南:陷入泥淖,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
第二十六章 越南:走向绝望,肯尼迪与约翰逊
第二十七章 越南:解脱,尼克松
第二十八章 地缘政治的外交政策:尼克松的三角外交
第二十九章 国际紧张关系的缓和与不满缓和者
第三十章 冷战的结束:里根与戈尔巴乔夫
第三十一章 关于世界新秩序的重新思考
致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