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南郊的凤凰山东麓,淮海战役纪念塔东南方,馆顶采用琉璃瓦,中间设置庑殿重檐门廊,这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1965年建成,以纪念淮海战役历史进程和伟大胜利为主题,由杨廷宝设计,2007年改扩建后对外开放,是国家二级博物馆。
一、序厅:人民的胜利
步入展馆的序厅,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几个醒目的大字——人民的胜利。正如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据统计,淮海战役中,华东、中原、冀鲁豫、华中四个解放区前后共出动民工543万人。“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老百姓们正是唱着这样的歌谣、推着小推车勇往直前冲向战场。
改陈后的展览,打破传统纪念馆设计方式的桎梏,突破原有展览“战役史”“战争史”格局,突出强调“人民至上”的理念,通过主题形象墙、浮雕以及高反射材质的地面巧妙结合,营造出一个庄严大气的展示空间,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为人民而战的情怀和勇气。
二、第一展厅:两种前途 命运决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和愿望,提出和平建国的政治主张,国民党不顾人民的愿望和反对,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企图消灭人民革命的力量。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革命胆魄和斗争勇气,坚决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转入战略反攻,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实现了重大历史转折。空间顶部设计地图元素,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压迫感,象征战争艰辛,凸显出浓浓的地域属性。
三、第二展厅:逐鹿淮海 决战决胜
1948年9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根据人民解放战争形势发展,审时度势,抓住战机,决定发起淮海战役。11月6日至次年1月10日,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和华东、中原、华北的地方武装共60万指战员,坚定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发扬高度的革命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人民群众的倾力支持下,势如破竹,摧枯拉朽,战胜了80万国民党军精锐部队,取得了淮海战争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展厅空间中通过实物、场景、人物雕塑、多媒体设备等多种进行展示,将战争胜利的过程生动展示在了观众的面前。
四、第三展厅:人民战争 深厚伟力
为了保障淮海战役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华东、中原、华北三大解放区周密部署,全力组织人民群众支援前线。获得翻身的解放区人民选择共产党,倾力支援解放战争,亿万群众男女老幼齐上阵、家家户户忙支前,数百万民工冒枪林弹雨,忍风雪饥寒,千里远征,随军转战,展开了人民支前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
五、第四展厅:革命英烈 永垂不朽
为夺取准海战役的胜利,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支前民兵民工、党在隐蔽战线上的战士作出了巨大牺牲,人民解放军广大指战员面对强大对手和复杂战局,以强大的自信和勇气,打赢了一场又一场大仗、硬仗、恶仗,有3万余人在战役中壮烈牺牲。广大民兵民工:在充满艰险的战争环境中奋勇直前,许多人为完成任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批战斗在敌人营垒中的地下尖兵为夺取战役胜利,艰险赴难,在胜利前夕被敌人杀害。他们是人民英雄,他们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永垂不朽。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广大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在赞叹淮海战役官兵赫赫战功的同时,更应该赞歌唱给广大的人民群众。正是因为拥有人民群众这个最坚强的后盾,我们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以多种形式的表现手法生动再现了伟大历史瞬间,让无数的观者生动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力量,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