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大多数人是不思考的。拿来就用。也不翻翻书,查查资料。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父母要培养给孩子的是“思考力”“学习能力”。当然,善于思考,带来的必然是一个人持续的成长。结果就是你身边的人,会大量换代。除非遇到也愿你跟你一同成长的人。
应了那句话,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这些年听到的,最搞笑的情感教育,就是男人主动才是真爱。女人太主动不会幸福的。这是一种欺骗性极大的洗脑行为。一个人的幸福自己不去承担,等着别人给。可你自己都弄不清楚,你怎么让别人给。
我们的生物性质都是人类,但因为认知不同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很多人的认知基于七大姑八大姨,一辈子没好好研究过什么问题,别人说什么他就拿来当真理,也不想想在自己身上是否实用。可,这是你仅有一次的人生啊。接着说,男人本性,女人本性怎么怎么样。其实忘记看到了这个问题的根源。我们今天社会的“男人”与“女人”,其实是基于我们的文化而形成的。
所以,抛开文化背景,谈男女,都是耍流氓。
推荐各位看一个纪录片《面具之内》。去B站,自己搜,或找我要。
可以带你深刻地去反思性别本身。
男人的本性就是“狩猎”吗? 在上一个视频里我们知道,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质相同多于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幸福才是一件个性化的事情。 男人“狩猎”,最后追求到女性,满足的其实是文化背景之下,加之在男人这个性别之上的文化需求。满足的是,文化标签,即,我强大了,我满足了这个社会文化了,我就值得被爱,我就可以被需要,进而提出我自己的需要了。满足的是,我达到了这个标准的自恋。而,我们每个人本身,抛开男女,性别,文化,阶层。我们每个人在生存的基本条件得以满足之后,对亲密关系的最大诉求是无条件全然的接纳。这个才是人类的寻求亲密关系的本质。因为,这个本质能让我们的无意识基因得以延续。让我们作为生命本身可以活下去。这个是“道”。
而不管我们的形式是“狩猎者”,还是“目标”,是采取“撩”,还是“进攻”,还是“带进陷阱”。这都是“术”。术,千奇百怪,怎么学,都有怎么学的道理。我不是说”术“不对,但是没有针对到个体,没有获得大量的数据,就采用“术”去以偏概全的应对,那这绝对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的。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悖论的世界。有一种对的,就同时出现一种错的。可以说说什么都是对的,说什么也都是错的。相生相惜,相生相克。即不是适者生存,也不是不适者生存。我们人类在一定意义上讲,是永远无知和不确定的。
所以,不管你现在是谁的“猎物”,或者谁是你的“猎物”。不管你是男性,还是女性,性别只是个符号。男人可以等着被捕,女人可以埋下天罗地网。都是可以的。 一切出现在你脑海里的问题,例如男人就应该怎么怎么样,女人就应该怎么怎么样。这都只是文化符号。 但可悲的就是我们能打破文化符号吗?就看你的思维方式了。如果你是强者思维。你选择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结果。那你的人生就是你的。如果你选择弱者文化,那你最后就会被这个社会吞噬的渣都不剩。你会发现这个世界遍地都是不公平,善良的人不得好报。谁告诉你善良就一定会怎么怎么样啊。善良也是要负责任的。不计后果的善良,那是伪善。
所以我一直向大家提倡的不是“术”,而是想和大家一起看到本质的“道”。
很多人问,撩汉怎么撩。 我说漂亮,对男人笑。 这些很表象的东西里面其实存在着大量的背影因素。漂亮,皮肤好,头发多,身材好,敢看着男人的眼睛对他笑,敢于提出自己的需求,能给予对方认同。这背后说明养尊处优,养育的好,对自我的接纳,从小受到的关爱多,家境,阶层,认知多方面的不同。表象永远从来不是表象那么简单。细挖每一处,都是时间的洗礼。
比如,最近流行的电视剧《虽然是精神病也没关系》,女主就一副“狩猎”范。然后你看弹幕。清一色的,我可以。女人,如果站在弱势角度。那不可能获得女性的幸福。你可以选择外柔,但是要你自己选择去跟随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推荐各位阅读海灵格的这篇《论男女关系》里面有一句,我希望大家时刻记得”男女关系由女性决定,如果女性对关系没有百分百的承诺,男性可以感受到。“
最后,想到弗洛伊德老爷子说的,“我们人类还对爱情知之甚少。”
作者:PP,北大艺术心理双硕士,攻气十足的小姐姐。
我们一起成为自己。
V信:catpp1107
V播:PP聊聊天吧
知乎:PP聊聊天吧
抖音:pp1107pp
FOLLOW M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