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影 风之舞
中国的每一座园林,都是一个容纳了无数名人典故、字画书法、诗词楹联、碑刻、园林建筑的文化宝库,网师园亦如此。
网师园为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住宅部分共三进,自大门至轿厅、万卷堂、撷秀楼,沿中轴线依次展开,主厅“万卷堂”屋宇高敞,装饰雅致。
万卷堂是园主喜庆宴请与接待宾客的大厅堂。“万卷堂”取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明清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征明所题写。
撷秀楼,俗称为女厅。撷是采撷,撷取的意思,撷秀就是揽取秀色之意。古时,苏州的房屋比较矮,绝大部分房屋仅有一层,因此,当你登上撷秀楼,全园景色可尽收眼底。撷秀楼体量小,楼不高,是园主起居之所,后通小花园,是一个比较含蓄、舒适、自在的生活环境,这里的陈设富有旧时女眷活动的特色。
看了万卷堂与撷秀楼,不得不感叹室内的陈设之美和家具之美。
一件件经年的红木家具,看上去是如此古雅,那么隽永,满满地承载着旧时浓厚的家庭生活气息。而只要你稍加触摸,就会感觉到它们的光洁与舒适,分量与格调。某种意义上,室内家具与陈设,就是园林主人追求优雅恬静生活的一个缩影。
许多学者说,苏州有一个隐逸文化市场,也就是说,苏州人状元多,才子多,但是政治上有特别大影响的人,倒不是太多。
因为苏州文人不愿做官,喜欢隐居。但与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不同的是,他们更愿意在热闹的市井街衢里辟一方净土建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大隐隐于市,中隐隐于野,小隐隐于朝。”苏州园林的主人,选中的正是前者。
“庭园、书房、画室融为一体,淡朴、简易、雅致。用建筑、山石、池水、花木巧构佳境,多变、巧借、曲折。卷帘一看,窗外蓝天白云,山光树影,尺幅画,无心画,每一扇细木窗格处,都是一幅绝妙的画。人在画中,画中有人。……我爱它独步千古,但要深说,就说不透了。”
这是著名画家张大千在文章中对网师园的评价。
原来,上世纪三十年代,国画大师张善孖、张大千兄弟二人曾寓居网师园画画写生。当时,张善孖养有一只幼虎,极通人性,只吃素不吃荤,张善孖以此虎为模特,写有多幅画作,著名者有《十二金钗图》。后虎儿患病而亡,特葬于此。如今,墙上仍嵌有张大千亲题石碑“先仲兄所豢虎儿之墓”。
这座精致的江南名园,不但陶冶了兄弟画家的气质,也给兄弟二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此图来自网络1978年,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意欲建造一座中式建筑陈列馆藏明式家具,他们在考察了苏州众多园林后,决定这一取名为“明轩”的中式陈列馆将全盘“仿照” 网师园的一处院落,并交由苏州园林的工匠们设计建造。
究竟是哪一处院落让那些外国专家们也一见倾心?中国的古典园林,能否走出国门、蜚声海外?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