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笔记:一切带原则性的军事规律或理论,都是前人或惊人做的经验,总结。这些应该着重的学习它。从自己经验中考证,这些结论,吸收那些用得着的东西,拒绝那些用不着的东西,增加那些自己所特有的东西。
笔记: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
感想:不光是要学习更要加入自己的经验才能有进步。
笔记: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使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完成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
感想:这个又回到了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里说的,要去调查研究,同时我认为更难的是对自己的调查。
笔记:中国共产党是英勇坚决的领导了中国的革命战争,在15年的长岁月,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示了自己是人民的朋友,每一天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站在革命战线的最前线。
笔记:白区未尝无优良的阵地,但无优良的人民条件。
笔记:大家相信,根据你的损失,人民的吃苦,是暂时的,大家都有了红军能够打破围剿的信心。
感想:这几处都体现了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十五年的岁月中,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才一点点赢得了人民的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历朝历代,从没改变过。
笔记: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则。如果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将恢复土地,再将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市场交易,买者如果不丧失金钱,就不能取得货物;卖者如果不丧失货物,也不能取得金钱。革命运动所造成的丧失是破坏,而其取得的是进步的建设。睡眠和休息丧失的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比理,拒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蚀本生意。
感想:这是很简单的道理,看似人人明白,但是做到者寥寥无几,主席洞穿此理,灵活应用于战场中,令人赞叹。
《实践论》
笔记: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他,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他。感觉只解决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的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笔记: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
笔记:要完全的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越近到理性认识这种改造过程的认识,不是更空虚了,更不考本更不可靠了的认识,相反,只是在认识过程中根据与实践基础,而科学的改造过的东西,正如列宁所说,乃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的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
笔记: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的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