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奇》(11)
作者:戴宣长(文章转载)
矗立在贵阳市南明河鳌矶上的甲秀楼,与周围的古建筑浑为一体,别具风姿。雕窗红棂,红楼绿瓦,白云浮桥与蓝天、白云、翠树、鲜花相映在南明河畔,风光秀丽,景色醉人,她被誉为贵阳市的标志。
甲秀楼高二十余米,为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三楼四角为四条龙头,二楼四檐角为童子拜观音,一楼四檐角为四条龙尾,古色古香。底层有12根石柱托檐,四周是白色的雕空石栏。整座楼画甍飞檐,翘然挺立,如在画中。浮玉桥如白玉浮波,横卧楼下,贯穿南北两岸。桥头有涵碧亭,桥下有涵碧潭。楼前旧有芳杜洲,盛产香附。楼之东南傍翠微阁、观音寺,北望武侯祠、海潮寺,有“小西湖”之称。她是贵州各族人民创造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之一。登楼极目,远山挂翠,高楼林立,河流如带,绿林如屏,柳岸如烟,天光水色,倒映成辉,全城美景,尽收眼底。
饱经风霜的甲秀楼,她的兴衰荣败和时代风云紧紧相糸,她是近四个世纪的历史见证人。据文献记载,甲秀楼是明代贵州巡抚江东之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始建,历时八年。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毁于安邦彦之乱,后经总督朱燮元重修,更名“来凤阁”。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巡抚田雯重修,仍复“甲秀楼”旧名。雍正十年(公元1733年)巡抚张广泗等重修。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巡抚裴宗锡重修,并亲自书楼额“甲秀樓”三个大字,增筑“涵碧亭”于浮玉桥上。光绪初布政使林肇元重修,另书楼额。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毁于火,巡抚庞鸿书重修。
五十年代,人民政府曾对甲秀楼进行维修,在楼内设有图书阅览室供群众文娱活动。十年动乱,甲秀楼被更名为“东风楼”,文物遭受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甲秀楼面貌一新,青春焕发,光彩照人。一九八一年,贵阳市拨专款30余万元,对甲秀樓的主体建筑进行修缮,恢复了浮玉桥上原有的涵碧亭,增建水月台。楼中原有清代碑刻,除鄂尔泰诗碑已毁外,均复嵌于楼壁。由现代书法家将亭、樓上的名联重书,镌于亭柱,悬挂楼头。一九八二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甲秀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一年上半年,甲秀楼又重新装饰一新。如今甲秀楼,雄姿挺拔,瑰丽俊秀。
历代名人对甲秀楼赞叹不已,留下许多楹联、诗词、文赋,散见于《黔记》、《贵州通志》《贵阳府志》和《黔诗记略后编》等志书和诗文集中,至今脍炙人口。游人揽胜甲秀楼,不仅欣赏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赞美这里的人文景观。
在甲秀楼正门两边的亭柱上,镌刻清代进士刘韫良撰写的长联: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代巴夔;迢递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岩疆半壁。恰好马撒碉隳,乌蒙箐扫,艰难缔造,点缀成锦绣湖山。漫云筑国偏荒,难与神州争胜概;
数千仞高凌牛渡,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颓波挽住;想秦通棘道,汉置牂牁,唐靖苴兰,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留得旧迹千秋。对此云送螺,霞餐象岭,缓步登临,领略些画图烟景。恍觉蓬洲咫尺,招邀仙侣话游踪。
被誉为“黔中佳山水”的甲秀楼,从明代以来,文人墨客题咏诗词甚多,不少名家佳句,流传至今。
我国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一九八五年九月六日来甲秀楼观光,留下名画诗作。诗曰:“山吐晴岚翠欲流,一泓涵碧剪新绸,蓝天风物多灵气,占尽春光甲秀楼。”
在甲秀楼旁的浮玉桥下,有一深潭。这就是我国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里所写的“至此渊而不流”的“涵碧潭”。这里水流回环往复,吸引着游客。从桥上丢下纸片,顺流急下,但不一会儿又回漩到原地。群众比拟这一自然现象,创作了一首客观反映封建时代吏治腐败情况的歌谣,流传至今;“九眼照沙洲,长江水倒流。财主无三代,清官不到头。”后来,由于南明河上修筑了堤坝,现在这一景观不复存了。
甲秀楼前,原立有两根“记功”铁柱”:一根是清雍正十年(公元1762年),身兼云南、贵州、广西总督的鄂尔泰以武力“”平定”古州(今榕江县)苗疆,对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侗族人民进行血腥镇压,用收缴的武器铸成的;另一根是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云贵总督勒保在黔西南地区镇压布依族农民起义后所立的。“记功柱”上还镌有“八万古州,生苗帖服”、“圣武维扬,诞及蛮荒”。这是封建统治阶级镇压少数民族的铁证。建国后,这两根铁柱被送进贵州省博物馆。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甲秀楼及周围的建筑群,披上了五颜六色的彩衣。丛丛灯光,如火树银花,华丽壮观。夏秋之夜,游人和当地群众,络绎不绝,聚集在甲秀楼两侧的南明河畔,欣赏迷人的夜景。
2018.12.1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