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学生们越来越多的时间被安排到学习中,很多学生感觉学习负担太重,非常辛苦非常累,那么怎样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让学习变得轻松起来呢?
我们先直接来看看一道小学的题,不是什么难题怪题,而是正儿八经的基础题,做这道题再简单不过,但是我们的根本目的不是做题,而是通过做题你能学到什么,得到什么启示。
学校操场有一个如图的正方形花坛,边长为20m,在花坛的四周有一条宽2m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画出对应思路。
(为便于作图,仅作草图,不按实际比例)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37046/4b0d2e19d8aa9748.png)
我们先对题目做出解答,如下图所示:
A分割成四个相同的长方形;
B分割为四个相同的长方形和四个相同的正方形;
C分割为四个相同的梯形;
D分割为两个大的长方形和两个小的长方形。
(辅助线方向可能不一样,但是解答中的思路都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37046/0731ea6db13e3451.jpg)
当时一位朋友帮她儿子向我问这道题,估计她不是没认真学,就是彻底遗忘成了一张白纸,这道题本身非常非常简单,我个人而言,粗略扫视题目第一反应是外面的大正方形减去里面小正方形即可,但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是学到题以外的东西,那样才有意义。
就我个人的思考来说,有这样几点信息:
1、转化:
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化不规则为规则;
将复杂问题分割或者分解为简单问题。
2、辅助线的应用:
这对于后面中学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学习尤为重要。
3、叠加消除:本题是大正方形消除小正方形。
我们做题就应该深入思考,什么是思考,不是把题做对,而是从题里学习归纳总结出了什么有重要价值的方法、思路,这样我们再碰到这样一类题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再做,一眼看穿,甚至在后面更高层级的学习中都依然能轻松应对,这才是真正的思考!
我们需要的不是题海,而是少而精的经典!学会了深入思考,站在了一定高度后,很多的东西也就跟1+1=2一样简单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总之,我们要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要学会真正的深入思考,不但要学会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而且要学会对思路和方法的归纳总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