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宇宙无中心,也不过近百年的事情。
你能想象到当时西方乡下的农民,一辈子勤勤恳恳在田里劳作,每周去教堂虔诚地做礼拜,希望上帝宽恕自己年轻时犯下的错误。
但是突然有一天,从城里来了个疯子,嚷嚷着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但是农民想的却是这人是不是疯了,太阳东升西落,怎么会是地球围着太阳转呢?而且圣经里也写着,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我们把时间线再往后延伸一点,发现,宇宙可能没有中心。
但是,科学家发现的这些东西,跟一个农民究竟有多大的关系呢?这些东西会不会让我把鸡蛋的价格卖得高一点,让我的奶牛多产一点奶?
还有一个问题,哥白尼为什么会被教皇烧死,能不能放他一条生路呢?
我们把思维再发散一点。
如果人类是6个手指,那我们现在计数是不是12位制的?
重力加速度会不会是另一个数值?
爱因斯坦统一场的证明,我们的教科书会不会重写?
……
就像那句名言:科学总是从真理走身错误
如果你开始思考上面的问题,那么你已经被带跑偏了。
但这不是件坏事,因为接下的这本书,保你看完之后,会开始怀疑人生。
它就是《如果我们错了呢?》
《如果我们错了呢?》是美国知名哲学思维畅销作家查克·斯特曼挑战传统文学、文化与科学知识的上乘之作。
在本书中,作者从奥卡斯剃刀定律谈到鲍勃·迪伦,从“超对称性”宇宙谈到斯蒂芬·金在2012年的文学地位,从时间的本质谈到 NASA 对摇滚乐发展的意义。
通过谈论这些或传统或流行的知识,他不断地向读者发问:如果换个角度,是不是那些被称为“事实”的东西就会被推翻?我们确信十足的观点有多少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究竟是看问题重要还是看未来重要?
如果把时间的尺度拉长一点,几十年或者几百年,你会发现,某个时期人们的信仰,生活方式,行为观点,等等等等一切,都是不断的演变进化。
你敢肯定,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吗?
这本书没有那么功利,它不会告诉农民,如何从日心说提取有用的方法论,去提高自己农产品的销量,也改变不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
它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书,不会去探讨什么美学、幸福、人生、自我、生死之类的大问题,而是从历史中或者现在发生的事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让读者换个角度去了解,去思考事件的本身,真正意义上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
我们现在所做的,都是基于现有的价值体系和科学框架进行的,或许几十几百年后,统一场理论完善了,就没有重力加速度的事了。
换个角度来说,或许世间本身没有标准答案。
所以说,这本书就一点用没有喽?
如果将来技术很发达,人类能活得久一点,这本书还是可以拿来读的。
至少有点可以肯定,标准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学会思考,如果你活得久的话。
学会正确的思考方式,才能正确地看待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一切。
这才是《如果我们错了呢?》的价值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