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薄采其芹

作者: 一言莫辩 | 来源:发表于2020-03-22 17:45 被阅读0次

    原文出自《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第一印象定是采摘芹菜,江南水乡的人马上会脑补挽着裤管水田里收获芹菜的场面。芹大致分为水芹、旱芹,各地又有不同的称呼,比如早芹、香芹、蒲芹、药芹、野芫荽等等,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沼泽地带,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用作调味品,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芹菜通常作为蔬菜煮食或作为汤料及蔬菜炖肉等的佐料;我国芹菜栽培始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起初仅作为观赏植物种植,亦用于医药,后经过不断驯化培育,逐步形成了细长叶柄型的本芹,俗称中国芹菜,早已成为了餐桌上喜闻乐见的佳肴。

    但此芹是否为彼芹,值得商榷,从篆体的“芹”字象形来看,“芹”意指浮在水上的草,春秋战国时期芹菜尚未有栽培的记载,但学校作为文化学习交流的场所,不能排除文人雅士作为稀罕之物从西方引进,因而,只有在学宫之中才有少量种植,也大有可能;也或许是因其也为水中之草,故称之为芹,已是无从考究了。

    “思乐泮水”中的泮水指的是泮宫之水,泮宫即为古代的学宫,也就是学校。西周时期,周天子设有辟雍,类似于国家最高学府,其规制为中央建有高台建筑,四面环水,呈圆环型;而诸侯的学府称为泮宫,等级低于辟雍,仅为三面环水,半圆环型,东西门以南通水,北面就没有门了。入泮即为入学,入学了就可以采摘泮水中芹作为菜,古人常有俗事雅化、雅事俗化的习气,把入学也称为“采芹”,学校有时也被称为了“芹宫”。而诸侯类似于后来的县级建制,科举时代也称县学生员为“采芹人”,即秀才。《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他日必为攀桂客,目前尚作采芹人。”《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宝玉所作对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均出典于此。

    至于缘何采芹为菜,亦无人记载。想来当时的读书大概也象如今的学校一样枯燥乏味,所读的书也没有那么多,寥寥几本四书五经,整天摇头晃脑地背诵,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心里一定十分烦躁,而芹菜性凉,味甘辛,古代最早也被入药,用于清热除烦,平肝静心,不失为一种良方,同时又富含粗纤维、维生素,具备通便利尿等诸多好处,大概一下课,众多学生以摘芹为乐,也大有可能,以上均为本人臆测,不足为凭。

    近日,四楼平台的一隅辟为了户外的读书园地,虽无泮宫之实,也无泮水之围,当然也没有芹菜可摘,但也竖了花篱,搭了花架,种了不少花花草草,配上点桌椅板凳,为各位爱书、读书、聊书的同仁提供了个安静之所、可去之地,也能象古人一样,在书籍的海洋中广思其乐,广种薄收,长点知识,多点思考,有所收获,遂擅自作主谓之 “采芹苑”。

    于我而言,虽非文人雅士,但也常年浸淫于书香之中,涉猎颇杂,所学无专,消遣而已,年少时就没有左牵黄、右擒苍的轻狂,壮年时也少有内立威、外立言的冲劲,人到中年了也未卸下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也就是读读书,养养性,压压惊,前世抑或是个归隐南山、与世无争的一介书生,现如今,年已不惑,将知天命,做个薄采其芹、自得其乐的采芹人,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薄采其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pv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