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主题写一篇书评)
网图侵删有幸看到《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让我在育儿道路中遇到的很多棘手的问题有了一些解决思路。
美国作者金伯利·布雷恩用她多年来育儿心得与情感引导的真实案例告诉你,《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布雷恩是最早在世界上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儿童教育专家, 注册家庭与儿童心理治疗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金伯利·布雷恩是网络教育电视台的创始人和制作人,同时还是雅虎的节目制作人、雅虎妈妈博客协会的成员。她还经常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办早期儿童大脑发育和正面管教策略方面的讲座,并担任美国健康和人文服务部下属的SAMHSA分支发起的一项早期儿童心理健康促进活动的社会推广总监。我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樊登老师讲育儿书籍提到这本书。这一次是育儿路上遇到很多问题处理不了,自己内心焦虑,慌张才开始阅读这本书,希望通过此书找到一些好的方法解救自己。
01 什么是情感引导法?
情感引导其实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引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孩子出现哭闹或情绪激动的时候,其实是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而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辨认某种情绪,然后引导他如何正确的表达。
因为情绪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所以许多父母一听就会觉得,“这不可能,我自己的情绪都管理不好,怎么教孩子管理情绪。”还有一种父母会觉得,情感引导的方法不就是一切都顺从孩子嘛,这样会导致溺爱或者纵容。
其实不然,情感引导的核心是允许孩子自由轻松地表达情感,帮助他们认识情感、人际关系、社会行为和他们所生活的世界。
当孩子表达出某种情感时,我们不要轻易忽略,也不要通过强制的手段去压抑或否认他们的情感。
比方说,孩子跌倒了大哭,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是,“好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站起来吧!”其实我们的初衷是好的,我们担心孩子太娇气或者是养成爱哭鼻子的坏习惯,但是也因此忽略孩子的当下感受。
我们有没有认真地想过孩子摔倒时心里的感受呢?很有可能是真疼呢。所以,我们要学会从同情的角度出发,学会换位思考,不要贸然轻视或者低估孩子身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者他们对你说的话。
还有很多父母经常采取打压式的教育方法管教孩子,他们认为,让孩子受到一些打击或者教训,以后才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例如,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都会选择罚站或者打屁股。
惩罚性教育可能会暂时让孩子听话,但这并不是长远之计,时间久了,孩子要么干脆不听,要么就是选择犯错的时候避开你。
更可怕的后果是,这种教育方式会破坏父母与孩子之间无条件的爱,会让孩子和我们疏远。
在这本书里,作者为我们列举了情感引导法需要注意的几个点:
1、了解并尊重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脾气,所以情感引导也要因人而异。
2、了解孩子的发育阶段,以避免设定不切实际或者不适当的目标。
3、密切注意孩子想要表达的任何情感,并把孩子最难管教的时刻看作了解他们的良好机会。
4、对孩子的各种情感都要表现出同情和支持。
5、通过和孩子共同分担责任来建立一种“分享权力”的平等关系,但同时也要设定界限。
6、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而不是依靠外部奖励来纠正行为。
7、为孩子树立三思而后行的良好典范。
8、避免否定、怀疑或者轻视孩子的情感。
9、通过聆听孩子的心声并加以复述来丰富孩子的情感词汇量。
10、提前让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可以让他们更合作。
网图侵删02 情感引导法的关键步骤
1播下种子
提前清晰准确的告诉孩子你的要求是什么,比如:今天晚上咱们要一起出去吃饭,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包厢里安安静静地吃饭,不可以到处乱跑,也不能大喊大叫哦。
出发前说一次,路上说一次,进饭店之前还可以问一次:还记得之前爸爸说过的话吗?……好的,我们要开始享受晚餐啦!
2观察和判断
观察和判断的本质是关注
观察的目的还在于体察孩子的需要
3聆听
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聆听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需要爸爸的帮助吗?”“我能感受到你很难过,可以说说吗?”……
这在成年人的领导力课堂上叫做反应情感,准确的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会觉得被理解和尊重,反而会情绪平复比较快。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发泄在别的人身上。
5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引导孩子学会怎么做。
“那你看咱们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太好了,你的这个想法就叫做分享!
这时候孩子才学会了什么叫分享,也更乐于去实现分享,因为他知道了意义。
书中有一个例子里面有几种家长的真实写照,也许我们可以从案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孩子们正在走廊里来回奔跑——脚步在木制地板上所发出的轰鸣声中掺杂着他们尖锐又刺耳的叫声。这让正在煲电话粥的妈妈不胜其烦,她越发难以忍受这种噪音了。
控制型妈妈终于丢下电话,一把拉开房门,大声吼道: “都给我停下!我快被你们逼疯了!不许再跑了,立刻都给我回房间去!现在就回去!都玩游戏去!如果你们再继续淘气,饭后就没有冰淇淋吃!绝对没有!”
我们别忘了,孩子们其实并没做什么危险的举动,不过是让妈妈的神经很难受而已。小家伙们年纪小但精力充沛,就是喜欢到处跑,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呢?他们玩得正在兴头上,非常开心,当然不想突然间停下来去下什么棋,让他们回到房间里去其实是一种惩罚,取消冰淇淋也同样是惩罚手段——命令和威胁是控制型父母的典型策略。
放任型妈妈面对同样的状况只会唉声叹气,无奈地摇头,然后对电话另一端的朋友说: “哦,不过是孩子们在乱闹……的确太吵了……他们都快要把屋顶掀翻了,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最后挂掉电话,然后任由噪音持续下去。
无论是控制型妈妈还是放任型妈妈,都不能教会孩子们如何去尊重他人的需要——而这正是孩子们在上小学之前必须学会的规矩。
作者给父母们建议了一种方法就是利用情感引导和规定限度的方式来包容孩子的行为。对于例子中的这种状况,其实没有必要施加惩罚,但也不应该任由孩子去干扰母亲的电话和宁静,妈妈们完全可以选择另外一种更恰当的方法来教育尚且不懂事理的孩子。
情感引导型妈妈会先做一个深呼吸,然后对孩子们说:“亲爱的,你们的声音有点太大了,看来大家今天心情都不错嘛一一个个跑得跟小火车似的一-不过你们能不能到外面跑去?我可以帮你们布置一个障碍跑道,屋里可不方便赛跑,等妈妈一打完电话就出去帮你们建造好不好?请你们也帮妈妈一个忙,自己先去后院玩可以吗?"
这种处理办法既有效果又很包容。妈妈不需要怒吼,更不需要威胁和惩罚。
育儿,先育己作家梁晓声曾经说过:“一个人真正的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教会孩子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能为他人着想,对他人保持善意,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课。
作者认为,要想培养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从小进行情感引导很重要。只有当我们真正尊重并理解了孩子的情感表达,他们才能理解他人的感受
作者说,“育儿是世间唯一无法辞掉的工作。”因为做父母是一个没办法推卸的责任,只有当我们有无限热爱时,才有可能成为更好的父母。
真正无条件的爱,不是口口声声说爱他们,不是爱他们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也不是爱他们的好成绩,更不是爱他们比隔壁家孩子懂事优秀,而是没有任何附带条件的爱。
当然,无条件的爱并不等同于溺爱。在孩子两三岁时,我们就开始注意对孩子加以约束,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事情绝对不能做。
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社交范围变大了,我们开始要教他们一些规则,比如不可以打人、不可以随便抢他人的玩具,还要约束看电视的时间等等。
在这本书里,作者根据每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特点,针对他们身上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实操性的指导方式。
比如孩子在公共场合闹脾气怎么办?首先,把孩子带到一边,轻轻地解释你所看到的:“我知道你因为***而生气。”接着问孩子:“我能帮你做什么吗?”最后,充分体谅孩子的心情,再根据双方的需要来制订计划。
情感引导法的两大秘诀就是,一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另一个则是制定简单明了的规则。
让孩子知边界,懂规矩,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始终是爱他的。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真正诠释了什么叫温和而坚定地管教!
齐帆齐商学院第7期书评影评变现营第(2)篇3334字,共计:3815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