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074294/e57a47c7dfa60dff.jpg)
那一年的12月31日,我们离开了。没有了公司的庇护,像一个迷路的孩子。不知不觉中,陪伴三年的“家人”标签早已飘远不见。我们孑然一身,用三年的时光眷写着一张永不返企的请假条,用一生的回忆去回望那些握手的手、唱过的歌、遇见的人。
离开后新的第一个春季,同行的朋友春玲联系了我,她说好久不见,想要和我小聚一下,约定的餐馆是“老地方”。
春玲所说的“老地方”是体育场附近的怀生小记,是我们三年时常来聚会的地方。餐馆还是原来的摆设,只是来往间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
我们都亲切地喊她姐。姐望到熟悉的笑脸,紧蹙的眉头瞬间放松了下来,她加快了脚步奔向我们:“好久都没有见到你们了,你们去了哪里?工作还顺利吗?”
我说:“辞职后我们没有去外地,一直留在这里工作呢,最近工作不忙,所以就惦念着来这边看看,顺便回味一下姐的美食馆,姐你不知道,尝过那么多家美食,还是最留恋这里的味道,想想都能馋死我。”说罢,我做出了一个我嘴馋流口水的表情。
姐一边咯咯的笑着,一边给邻桌的客人倒水说:“辞职前,你们经常来吃饭,这一吃就是整整三年,你们每次来,我都喜欢和你们聊天,都能记住你们每个人的名字,可惜一离开就再也看不到他们了。”姐望着水杯腾出的水汽,眼神中有些伤感。
我急忙安慰道:“姐放心,只要有空闲我们还会常来的。”
春玲附和着说:“对对,毕竟,还是姐家的美食最好吃。”
我们都曾纯真地以为离开遥遥无期,可转眼间就要各奔东西。企业里,有我们太多的青春回忆,有我们太多的欢声笑语。
我从未想过,离开之后,第一个找我重聚的,是不同部门的春玲。那一晚,春玲和我聊了很久很久。聊到那些年一同去厦门、上海的岁月时光,聊到那些年一起吃饭聊天聊到深夜的夜晚,聊到那些年一起欣赏企业晚宴。
可是,从始至终,因为,我和春玲一样,即使大家离开了,但是大家还是在这座城市里,在这座不算繁华的一线小城打拼生存。加油......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74294/65644751c6487c00.jpg)
春玲笑着对我说,辞职后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走了。唯独只剩下你,咱俩就应该多聚聚,别老说工作忙,忙时也别忘了珍惜。
我连连点头,又为自己续了一杯。
春玲的话让我想起自己没有去北上广的原因,还有人说,之所以没有去大城市的动力,往往是因为自身束缚太多,不够勇敢和坚强。而我想说的是,你们是否考虑过北上广的感受?
仅仅是因为辞职后没有去往北上广奋斗,就被一票否决、判以死刑,那也未免太偏激了。
诚然,北上广的竞争非常激烈,房价高不可攀,大多人的生活捉襟见肘,且不说发展,能够在大城市生存下来,已然不易。但话说回来,回到小城市工作,就一定意味着舒适与安逸吗?
事实不说谎话。它告诉我,不管是北上广深,还是三线小城,一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一样担负着生存的压力,一样会经历爱情的失败,事业的挫折。
我也曾徘徊在十字路口,因为“是去是留”辗转了好几个晚上。我们上了那么多年的课,却从来没有一堂课告诉过我们在这样的十字路口应该怎么取舍与选择。最终,我还是追随内心,留在了这座城市。只有我知道,并非所有的“逃离北上广”都是一种狼狈的逃离,而是为了遇见另一个自己,更好爱生活的心态。
我始终坚信,选择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无论选择哪一个,都没有对错之分,只有自己来定夺。
知道自己的选择,怎样去选择,这才是答案的首要。
如今的我,每到空闲的日子,都会约出春玲,地点依旧是姐的老餐馆。
如今休假里,每有中途路过的城市,都会停留一下,联系留在本市的朋友,漫步都市的校园,仿佛那四年的我们从未失散。
记忆中,我能回想起同事们每一个挥舞木尺的娴熟动作、独具一格的工作特色是不是恋恋不舍。离开后,我相信还会偶遇可爱的你们,这样就好。
真的不想和你们形同陌路,即使在你们的记忆中会忘记我,如流星一瞬间飞过。
我一直等待着久别的重逢,记得有句话:世界上美好的相遇是久别重逢。
我是简书原创作者“炳怡鸭”,喜欢我的文字,就送个“喜欢”给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