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遇难者,以爱之名》
——读《无声告白》有感
多少遇难者,以爱之名心理学家亚隆说,人生的困扰大抵来自四个方面:不可避免地死亡,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我们追求的自由以及生活并无显而易见的意义可言。
初识《无声告白》,是在《岛上书店》之后。之所以选择了它,一方面是因为社交网络的热力助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的名字。
翻开第一章,意外袭来一股阴郁悬疑之感——“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我犹疑了,这书不会跟《告白》(日本电影)如出一辙吧?
结果证明,是我多虑了。我利用两周的闲暇时间,上下班的公交车上、英雄联盟的战斗间隙、临睡前泡脚的半个小时…读完了。之于此书对我的感悟,最深刻的莫过于两点:爱与逃离。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爱是喜悦,是依赖。活着的意义,便是努力追逐关于它的一切。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被爱。而爱本身又是抽象的,所以它总会幻化成各种姿态被表达。
五口之家中,女儿莉迪亚无疑独享着父母的恩宠,哥哥内斯与妹妹汉娜仿佛家具摆设一般的存在。母亲玛丽琳和父亲詹姆斯,成长的经历或多或少地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酸楚的烙印,他们对于莉迪亚的期许也正基于此。玛丽琳为了家庭放弃了心仪的事业,却认为莉迪亚拥有成为优秀女医生的潜质,詹姆斯囿于中国血统被外国人嘲笑和孤立,却认为莉迪亚拥有成为社交明星的天赋。以至于,这对父母每次送给莉迪亚的生日礼物,都是无处不在的提醒和暗示。
莉迪亚是个乖巧的孩子。事实上,她的理科成绩并不理想,甚至找不到一个能够与之交谈的朋友,但她极力掩饰自己的无助和孤独,每次玛丽琳试探性地让莉迪亚做出选择,她都说“好的”,每次詹姆斯问及同学中的某某近况,她就会在楼梯旁假装给对方打电话问候。这一切的源头,竟是恐惧。
她恐惧什么?
玛丽琳在生育汉娜之前,有过一段离家出走的经历。没有家庭争执,只是因为她心中未完成的事业。这段插曲,让莉迪亚认定——只要自己听话,事事顺从玛丽琳,她就再也不会消失了。
爱是敏感脆弱的东西,对于由爱而生的情感,大多数人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之所以如履薄冰,是因为害怕失去。有人说,“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喜悦”,有人说,“爱是一种甜蜜的负担”,我赞成后者。生活案例比比皆是,轻微者,在爱里面患得患失,猜忌、背叛;严重者被爱裹挟得窒息而亡,自杀、殉情。
所以,我认为,要让爱圆满,必须坚守的前提是:一个完整独立的自我。一切以他人为前提的爱,必将是无法背负的生命之重。
【每个人都在逃,差别只在于你是否知道】
关于女性“逃离”的题材真不少。无论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天黑前的夏天》,还是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的《逃离》,女主角都是无法再将就卑琐平凡的日常生活。从迷失、徘徊、找寻、惶恐到最终回归自己的本来生活,需要勇气,更需要爱的鼓励。
安妮宝贝在《眠空》里曾写道——“在一座牢笼里,很多人都在服刑,你决定逃脱。但你最终能逃到哪里。逃出去之后,是彻底的自由,还是被抓住后更长久的惩处。围绕生死问题,重要的立足点仍是我们对于时间的看法。即一件事情的结束是代表终止,还是代表再一次开始。”说得真好!《无声告白》中的母亲玛丽琳,也曾在某个夏天不动声响地离家出走,却偏偏在临考前因为怀孕而晕倒,被命运的手拉回过去。
反抗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与玛丽琳的逃离不同,女儿莉迪亚选择了背地里跟邻居家的男孩杰克“厮混”。抽烟、发生性关系(尽管未成功),也许,只有等到被压制的欲望得到释放的一刻,人才是做了一回自己。终于,好不容易,在湖边,她解救了自己的灵魂,而身体却沉入湖底。
试问,多少遇难者,以爱之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