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陪过去的一个老朋友吃饭,我称她为L阿姨,大我21岁,今年73岁了。
饭后她提出在商场转转,就又转到了一进商场就看到的一个服装品牌店,一件紫色的带帽子的短款羽绒服,价格300多,她说这件衣服她吃饭前就看上了。
服务员说这件衣服现在是六折出售,原来价格要将近600元了。听说是折扣价,L就问为什么会打折?说她缺一件带帽子的羽绒服,所以现在出门都带帽子,不方便(刚才我接上她的时候看到她带一顶鸭舌帽还奇怪了)。L试了又试,犹豫着,念叨着,就突然和我说,300多元也不贵,我看H(他儿子)买衣服都是上千元的,眼睛都不眨,X(她儿媳)这周又换了一件新羽绒服,我这件打了折,还挺合算的。
我赶紧接话,"就是,别太亏待自己,他们也不缺您这点钱。"
其实我知道她和儿子一家经济上是独立的,老两口是退休干部,拿着不低的退休金。但她就这一个孩子,平时习惯了节省,也是想以后为孩子多留点钱。
这令我想到我的父母,我父母80多岁了,一直就是从来舍不得给自己花钱。
又联想到现在的我,怎么觉得我好像在消费观上也越来越向自己的父母靠近呢?~给孩子花钱从来不犹豫,特别是教育方面,而自己则是能省则省,出门在外即使口渴都不愿意买一瓶水。我对自己的口号是:“没必要的钱一分也不多花!”
我在想:现在的我,L阿姨,特别是我父母,对自己在物质消费上几近苛刻的消费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
谁不知道物质的满足能带来身体上的愉悦呢?可为什么他们要放弃这种快乐?而在其他人认为没有必要的地方花钱却从不吝啬。
我父母还在他们较为年轻时就是这样。中国的希望工程大张旗鼓的宣传的时候大概是我上大学时,80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样子,那时候我已经不住在家里了,有一次回家他们和我和说起他们赞助了一个贵州贫困地区读小学的孩子,每年要给孩子寄几百元的学费,一直赞助到孩子高中毕业(现在想想他们和我说,是想给我树立榜样或至少得到我的赞许吧?)当时我对他们的行为非常不理解,认为他们太天真,说出来的话也是嘲讽冷漠的。对我的这种反应,当时我父母没对我发火,但得是多么失望和伤心呀,是多大的爱和宽容才一次次的忍受了我年轻的无知和以为是。
这以后陆陆续续10几年间,他们又不断赞助了几个孩子,有时候孩子们还会给他们写信,汇报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表达对他们的感谢,他们每次都会非常开心还会特意把这些信留给我,每次我也是不置可否的读一下,但从来没对他们的行为表示过认可,更别说赞许。现在想想,他们是想用他们的行为给我一丝丝影响。当然更多的,他们做这件事,表达的是他们自己的愿望。
我妈是一名受学生爱戴的语文教师,我爸是一位社科院的社会问题研究学者,他去过中国最贫困地区,退休后他们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真的能帮到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而当时的我,对政府的这种扶贫项目听到的多是负面的评价,所以,认为他们这种行为都是被利用被宣传了。
我父母对金钱从来不是看重的,我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我爸总说,他们的财产以后都是我的,所以,自从我有了孩子以后,他们就把他们这些年的存款到期后陆续转给我了,说是给孩子的教育基金。
在物质上,他们可以说是非常勤俭的,处处节约,小到一度电一盆水,可是对别人(包括照顾他们的阿姨,亲戚、朋友)花钱、送礼从来就没有计较。阿姨去年胆阑炎去医院看病,看病的钱估计有一两千吧,都是我爸出的。我问他,是多少钱,我爸不愿多说,他就说,阿姨农村没社保在北京看病要自己花钱,阿姨家前几年借钱盖的房还要还,所以能帮她就帮帮。阿姨只要念叨缺点啥,我爸总是赶紧给她买或者给点钱让她去买。
所以,我不知道到底是物质的满足带给人更多的快乐还是精神的安定带给人更多的满足。
前一段看到微信公众号里一篇文章说中国和西方在财富观上的差异,体现在对成功的人生的定义:中国是人死了给后代留下一笔财富觉得这才是成功的人生,而西方人则认为人死时花掉了他在世上的财富才是完美的人生。(文章的本意是让国人别现世活得太辛苦。)
我是中国人,又是一个在只为孩子考虑的家庭养育下的孩子,在这样一个知天命的年纪,也越来越觉得外在的物质的东西对我的诱惑越来越少了。
所以,物质带来的愉悦和精神、心理带来的愉悦,不能说哪个更重要更深刻,有时候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克制一下物质的欲望而获得精神和心理的满足和平和,不能不说是一种更长久的快乐。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我开始理解父母及我们的上一代所做出的这种近乎苛刻的简朴生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