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齐雨
亲身走过,才知五味杂陈;历经风雨,方可拨云见日。
![](https://img.haomeiwen.com/i6657009/321d792c4d27fa0d.jpg)
前一阵子,一篇寒门难出贵子的文章席卷网络,阶层固化的理论接踵而至。一时间,舆论在大众心中种下了一颗焦虑的种子。无法突破固有阶层的焦虑扑面而来。
恰逢此时,小学同学组织毕业20周年聚会。大家多年未见,当年都是稚气未脱的此间少年,今天一个个都成为上有老下有小的社会中流砥柱。
寒门是否真的难出贵子?
我有一个小学同学,是我的邻居。我们自小一起长大。上小学时,成绩还好,到初中就完全跟不上学习的节奏。后来,我上了高中,上了大学。她在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辍学后的她各处打零工。不到二十岁就结婚生子,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她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现在孩子都上初中了。
多年不见,她苍老了许多。手上都是厚厚的老茧。这几年,体力劳动工资涨了许多,她和老公在各个建筑工地打零工,也存了些钱,在县城买了房子,方便孩子在城里读书。她很后悔,当初没有像我们一样继续上学。言语里还透漏出对父母的埋怨。她说,如果当初她父亲鼓励她上学,她说不定也能考上高中。现在打零工虽然挣得也不少,但是在外面风吹日晒,终年的重体力活让她落下一身毛病。不比我们天天在空调房里,挣钱挣得轻松舒适。
我妈说,之所以一直督促我学习,就是想让我有选择的自由。不用为了生计而去做那些辛苦的体力劳动。
其实,当年,我和邻居家境差不了多少。如今倒真的是有差距了。形成差距的,不是同样的“寒门”,而是后来的选择和努力的方向。
她的父母在她念初中时,就不停在她跟前儿说,女孩子,念到初中毕业就可以了。她受了父母的影响,上初中就开始混日子,成绩自然就上不去。初中毕业就开始挣钱。其实,那多挣的几年钱,相比人生失去的进阶能力,又算得了什么。
另一个小学同学,是我们班的班长。小时候同样家境贫寒。放了学,先要把家里的猪喂了,帮着父母把地里的活干完了,才能开始写作业。可是她的作业本整洁、漂亮、正确率高,一直堪称范本。在班里也非常活跃,有什么活动,都积极参与,担任班长的那些年,没有哪个同学不佩服她的。
小学毕业后,她和我们进入同一所中学,和上文提到的邻居还在同一个班。相同的师资力量,却培养出不同个性和成绩的学生。一直以来,她都是努力和自信的代言人,走到哪里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大学毕业后,她开始在软件公司上班,后来又考上了研究生,硕士毕业后进入投行,在深圳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投行的工作很忙,常常加班,可是她总是这样,忙的时候全情投入,忙得有激情、有冲劲儿;休息的时候也彻底放松,把全家人带上到各地旅游。生活过得忙碌而精彩。她对生活永远都充满了热情,公司园区里的花开了、水果熟了,她也能发个微信@一下。多亏她的朋友圈,我这个终年在内地生活的人居然知道了火龙果的茎长什么样,莲雾又是在什么树上结出的果子。对自己,她也是宠爱有加,挣了钱,就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买漂亮的衣服,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其实,现在这个时代,要追求绝对的公平,不可能,但是相对的公平,可以靠自己去争取。虽然还是有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比如北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永远低于四川,大城市的师资力量永远比小山村强。可是,至少高考还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只要你努力,总会有所收获。
寒门不是一个永久跟随自己的标签,它代表了我们的出身,却不代表我们的未来。
高考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但是却不是唯一的出路。人生路漫漫,除了高考,我们还有很多机会可以翻盘,改写自己的人生。
我的那些同样出身寒门的同学们,也有成绩不好的。但是他们中的不少,仍然有自己的梦想,而且一直在朝着这个梦想在努力。
其中有一个学造价的同学,大专毕业后,就跟着工程队在全国各地跑,把全国的偏远山区几乎都跑遍了,晒得黝黑。毕业5年,就开始自己承包一些小工程,从小到大,现在的公司已经承建了不少大项目。原来在学校就是混混头头的那几个,进入社会以后,基本都有了自己的公司。
段子里那些大学毕业的同学却为小学毕业的同学打工这种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的。生活里没有那么凑巧,大家可能就职于不同的行业,在工作中交集并不多。可是,出身寒门的子弟,当年成绩差的创业的比较多,成绩好的大多选择规规矩矩上班。不知道以后是否还会延续这个格局。
寒门之子们怕的,不应该是永远抹不去的“寒门”出身,而是把出身当做自己懒惰、颓废、不作为的借口和理由。我们怕的,是那些出身“豪门”的人,比我们还要努力。
这次聚会中,还有不少来自“豪门”的同学。我这里的“豪门”比不得国民老公王思聪们,只是在我们县城还算富裕的一帮人。在我们的少年时代,他们就属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要么是“富二代”,要么是“官二代”。家里不是做生意的,就是某领导。
他们之中,有爱学习的,也有不爱学习的。爱学习的自然从小就是天之骄子、老师的宠儿;不爱学习的,则成为老师们恨铁不成钢的对象。
天之骄子们后来大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者有了自己的事业。
比如:有当医生的,有当律师的,有当建筑设计师的。这类同学在大学毕业的头几年一般比较默默无闻。比如医生,本来就毕业得比其他同学晚,刚毕业那几年也只能跟在有经验的医生后面做助手。薪资也很低,常常需要家里接济,生活过得十分拮据。不过,能坚持下来的,到后来都有了很好的成绩。所谓厚积薄发,毕业10年后,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前途一片光明。
天之骄子们还有选择创业的。现在大热的软件行业、咨询行业、投资领域都有同学在创业。他们大多不满足于在小县城里耗一辈子,一般都选择在大城市打造自己的一片天地。
而那些常常在学生时代就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的出身于富贵之家的同学们,一般都子承父业。要么,听从父母的安排,进入当地的国营企业、事业单位等,过着清闲的日子;要么回到家里继承家里的事业,开餐厅的开餐厅,做工程的做工程。
其实,出身富贵之家和贫寒之家的同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个不努力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另一个就算不努力,至少还有家里给安排的一条出路。就像西游记里那些妖怪:有后台的,都被神仙接走了;没后台的,只能自生自灭。
但是,对于努力的人,机会其实一直都有。我们用尽了全力,或许还是能过上平凡的一生,永远都无法成为王思聪或者金三胖。但是,如若我们不尽全力,可能只能过完苟且的一生。
努力越早,我们手中选择的余地就越大。我们在小升初中脱颖而出,就能选择更好的初中;我们在中考中脱颖而出,就能够选择更好的高中;我们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就能选择重点大学和喜欢的专业。我们越早实现财务自由,就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
努力越持久,收获就越多。就像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一样。人生的收获随着我们持续投入的努力而滚雪球般越来越多。
出身寒门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身寒门还选择不努力。不是寒门难出贵子,而是总拿寒门当借口的人注定无法成为贵子。
喜欢就点亮下方的心吧!想持续读我的新文,请关注我。
网友评论
只能说寒门的资源要欠缺一些,可能成才的难度相对要大一点。
而如果身处豪门,却不思进取,也不一定能成才。
什么事情都是相对的,人生的变数太大。
任何观点不能说的太绝对。
不过世事无常,细化到每个人来说机会还是比较均等的。
不搞事,也要有创意。
如果都木有,那就多读书。
连书都不读,吃枣种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