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书中作者他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是并驾齐驱、等量齐观的。在《自卑与超越》中,关于记忆和梦的探讨,作者也参考了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针对教育、家庭、婚姻、犯罪等社会性问题,作者也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观点。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优越感是自卑感的补偿。
自卑感的存在具有双面意义,它可以激励人不断追求超越、克服障碍;它也可能让人在某个领域止步、产生恐惧。本书充斥着阿德勒的理论观点,作为本书的一个核心词组,这一定是与他本人的生活风格和人生态度相一致的。自卑情结虽然在很多人身上都存在,却可能不被一些人所承认或接受,而人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独有的一种优越感。
人生的意义在于三方面问题的平衡。
在解读生命意义时,阿德勒认为,所有人都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从而折射出对生命意义的解读,即:我与地球?我与他人?我与他?而所有真正“生命的意义”的真正标志是可以与他人分享,且得天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同时,又从个体心理学角度解读人类所有问题都可以归于职业、交往、两性这三个问题。
我要面临的就是这三个从小到大的问题:我如何与伴侣相处?我与什么人往、如何交往?我在职业中摆放的姿态、如何与职业当中的人交往?我与那么多的生命同处地球、如何依靠各类资源、如何善待地球的每一类每一个生命?而这几个问题似乎都离不开阿德勒贯穿此书的“合作”观念。
合作贯穿于一生、三方面问题都离不开合作的心态。
此书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在追寻生命的意义、教育、职业、婚姻等多方面,一个人学会如何合作是他能够成功、甚至不出现问题的基本技能。仔细想想,人其实是很软弱的,如果人类不合作,那么自然界中许多生物可以轻易的置人于死地,人成了世界的主宰,因为人是群居且懂得合作。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不再需要团结合作来维持基本生存,但团结合作依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人需要精神支柱,没有团体社会的认可,人会失去一切支柱和自尊,只有融入集体之中,融入社会之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在于与他人的团结合作之中获得满足,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