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寒侵袭,卫气被遏
“溪谷”位居腠理分肉之间,皆卫气之所止。风寒侵袭,卫气被遏,卫气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的功能受阻,气血凝滞而为痹厥,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不利,恶风怕冷。临床常见的落枕、筋膜炎早期即属此类。
2.积寒留舍,久而为痹
《素问·气穴论》:“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
《灵枢·周痹》曰:“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疼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阻于“溪谷”,筋脉关节,留而不去而痹。
3.邪热壅居,腐肉成脓
《素问·气穴论》曰:“邪盛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腘,留于节凑,必将为败。”若脓不外泄,内陷筋骨,经脉败漏,熏于五脏,则成危候。
故《灵枢·痈疽》云:“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藏伤故死矣。”
4.藏精于肾,其病在溪
溪谷属骨,而肾主骨,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素问·金匮真言论》言:“北方黑色,人通于肾,开窍于二陰,藏精于肾,故病在溪。”
《素问·气交变大论》又有:“水不及……其病内舍腰脊骨髓,外在溪谷踹膝。”认为肾之病表现在溪,也就是说肾之病,其变在骨,其病在溪,临床上肌肉劳损,韧带钙化所致码腰腰疼痛不可用屈伸俯仰即是此理。
不论风寒还是邪热客于“溪谷”,均可导致气血阻遏,荣卫不行。外邪初中,气血凝涩,则为痹厥,病势虽重,但病位较轻易愈;大寒客于溪谷,内为骨痹,外为不仁,病势较重,缠绵难愈;邪盛气壅,寒郁化热,肉腐成脓,筋骨俱伤,入里则经脉败漏,内陷五脏。不温“溪谷”,亦可为痹为痛,活动不利。
文字摘自百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