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成长励志
《先知》读后感(十二)

《先知》读后感(十二)

作者: 快乐大拙 | 来源:发表于2019-07-04 11:39 被阅读4次
《先知》读后感(十二)

11、论罪与罚

【原文】

于是本城的法官中,有一个走上前来说,先知请给我们谈罪与罚。

他回答说:

当你的灵性随风飘荡的时候,

你孤零而失慎地对别人也就是对自己犯了过错。

为着所犯的过错,你必须去叩那受福者之门,要被怠慢地等待片刻。

你们的神性象海洋;

他永远纯洁不染,

又像以太,他只帮助有翼者上升。

他们的神性也像太阳;

    他不知道田鼠的径路,也不寻找蛇虺的洞穴。

    但是你们的神性,不是独居在你们里面。

    在你们里面,有些仍是人性,有些还不成人性。

    只是一个未成形的侏儒,睡梦中在烟雾里蹒跚,自求觉醒。

    我现在所要说的,就是你们的人性。

    因为那知道罪与罪的刑罚的,是他,而不是你的神性,也不是烟雾中的侏儒。

    我常听见你们论议到一个犯了过失的人,仿佛他不是你们的同人,只象是个外人,是个你们的世界中的闯入者。

    我却要说,连那圣洁和正直的,也不能高于你们每人心中的至善。

    所以那奸邪的懦弱的,也不能低于你们心中的极恶。

    如同一片树叶,除非得到全树的默许,不能独自变黄。

    所以那作恶者,若没有你们大家无形中的怂恿,也不会作恶。

    如同一个队伍,你们一同向着你们的神性前进。

    你们是道,也是行道的人。

    当你们中间有人跌倒的时候,他是为了他后面的人而跌倒,是一块绊脚石的警告。

    是的,他也为他前面的人而跌倒,因为他们的步履虽然又快又稳,却没有把那绊脚石挪开。

    还有这个,虽然这些话会重压你的心:

    被杀者对于自己的被杀不能不负咎,被劫者对于自己的被劫不能不受责。

    正直的人,对于恶人的行为,也不能算无辜。

    清白的人,对于罪人的过犯,也不能算不染。

    是的,罪犯往往是被害者的牺牲品,刑徒更往往为那些无罪无过的人肩负罪担。

    你们不能把至公与不公,至善与不善分开;因为他们一齐站在太阳面前,如同织在一起的黑线和白线,

黑线断了的时候,织工就要视察整块的布,也要察看那机杼。

你们中如有人要审判一个不忠诚的妻子,

让他也拿天平来称一称她丈夫的心,拿尺来量一量他的灵魂。

    让鞭挞扰人者的人,先察一察那被扰者的灵性。

    你们如有人要以正义之名,砍伐一棵恶树,让他先察看树根;

他一定能看出那好的与坏的,能结实与不能结实的树根,

都在大地的沉默的心中,纠结在一处。

你们这些愿持公正的法官,

你们将怎样裁判那忠诚其外而盗窃其中的人?

    你们又将怎样刑罚一个肉体受戮,而在他自己是心灵遭灭的人?

你们又将怎样控告那行为上刁猾、暴戾,

而事实上也是被威逼、被虐待的人呢?

    你们又将怎样责罚那悔心已经大于过失的人?

    忏悔不就是你们所喜欢奉行的法定的公道么?

    然而你们却不能将忏悔放在无辜者的身上,也不能将它从罪人心中取出。

    不期然地它要在夜中呼唤,使人们醒起,反躬自省。

    你们这些愿意了解公道的人,若不在大光明中视察一切的行为,你们怎能了解呢?

    只在那时,你们才知道那直立与跌倒的,只是一个站在侏儒性的黑夜与神性的白日的黄昏中的人,

也要知道那大殿的角石,也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

【阅读理解】

谈到“罪与罚”,人性中才有罪与恶。因此,只有具有人性的人才能觉醒于其中,才可以去谈罪和罚。

“对于那躯体忠实而精神上是一个窃贼的人将如何判处?对于那伤害他人肢体但实际自己在精神上受害的人,又将给予何种惩罚?

 至于你们这些力图了解公正的人,如果你们不在至彻的光明中审视一切行为,又怎能了解公正呢?只在那时你们才能明白,那升起的与沉落的不过是立于其侏儒黑夜与神性白昼之晨昏衰微中的同一个人。而殿宇的隅石并不高于那最底层的基石。”

没有绝对的罪,没有绝对公正的罚。罪与罚,其实都是平等的。正如神性与人性平等性,神性其实本来就不高于人性。

你们身上多数是人性,还有许多非人性,是一个未成形的侏儒,在迷雾中梦游,找寻着自己的清醒。我现在想说说你们身上的人性,因为熟识罪与罚的只有它,不是你们的神性,也不是迷雾中的侏儒。

我常常听你们谈起犯了某个错误的人,好像他不是你们中的一员,而是一个闯入了你们世界的陌生人。然而我要说,即使是神圣正直之人,也不可能超越你们每个人心中的至善,同样,即使是邪恶软弱之人,也不可能低于你们心中的至恶。

宛如一片孤叶,未经大树的默许就不能枯黄,那犯罪之人,未经你们全体的暗许就不能为非作歹。你们就像一列向着人类“神经面”迈进的队伍,你们是坦途,也是路人。

若其中一人跌倒,他是为后面的人跌倒,让他们相信避开绊脚的石头。他也是为了前面的人跌倒,他们步伐虽然迅捷稳健,然而却没有移走绊脚石。

【我之悟】

人生在世,谁能无过。日日时时会因种种原因,遇到许多事!在面对现实的问题时,有许多事情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处理起来难免出偏差,会犯错。再者遇到的人更是千人千面,闹矛盾有分歧在所难免,甚至出现肢体冲突都有可能。另外,就是如何看待犯错的人。纪伯伦都给出了答案。

相关文章

  • 《先知》读后感(十二)

    11、论罪与罚 【原文】 于是本城的法官中,有一个走上前来说,先知请给我们谈罪与罚。 他回答说: 当你的灵性随风飘...

  • 《先知》读后感(二十二)

    21、论善恶 【原文】 一位城中的长老说:请给我们谈善恶。 他回答说:我能谈你们的善性,却不能谈恶性。 因为,什么...

  • 《唯有心怀希望,方有逃离地狱的机会》

    ——《肖生克的救赎》读后感 说起《肖生克的救赎》我最先知道的是由这部小说...

  • 十二伊玛目派

    十二伊玛目派与栽德派的区别在于是否同意伊玛目只能由先知后裔担任。前者认为伊玛目必须由先知—阿里后裔担任,且根据先知...

  • 《先知》读后感(二)

    引子 《先知》的开篇:“船的来临”,一个在阿法利斯城等了十二年名叫亚墨斯达法的人,就要乘接他的船回归他生长的岛上去...

  • 《先知》读后感(一)

    在纪伯伦的所有散文诗中,《先知》被认为是“顶峰之作”,在这本书中,智者回答了人们提出的爱, 婚姻,孩子,施予,饮食...

  • 《先知》读后感(六)

    5、论饮食 开篇讲:真希望人类没有杀生,只靠大地的香气而生存,就如同植物依靠阳光供养一样。但既然要吃肉喝奶,那就要...

  • 《先知》读后感(七)

    6、论工作 【阅读理解】 整篇讲的是要带着爱去劳作。一切的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 工作可以使你跟上世界的脚步...

  • 《先知》读后感(三)

    2、论婚姻 智者要求夫妇白头偕老,一生和睦;但两人之间彼此要留有空间,彼此相爱,就要给予对方一定的自我空间,成为灵...

  • 《先知》读后感(五)

    4、论施与 《论施与》是一个富人提的应答,因此智者的所说主要是针对富人的。首先说明一点点的给予不是施与,只有以身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知》读后感(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qa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