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向婴儿靠近,人从原始的平衡态,努力一生再回到原点。人的追求都是远离平衡的,到最后才知道幸福不是得而是舍。重回简单,平衡,回归人的自然属性。简单一点,当不知道该如何时,就把自己想象成婴儿。这是我需要的吗?如果不需要,我为什么还要去费力的去争取呢?像婴儿一样思考,如果婴儿会的话,就会像婴儿一样幸福。
极少有人是不喜欢孩子的,就算是不喜欢也只是不喜欢照顾孩子而已。孩子的可爱来自于哪里呢?我想就是来自于他们的真!我们的这种感情和对于美景的喜爱应该是一样的。因为孩子和美景都是真实不虚的,都是自然的,未加修饰的。美好的事物都是相似的。我们喜欢自然的,美好的,简单的,真实的事物。但是落实到行动中,我们却选择了另一边。过分的修饰,过分的复杂,放弃了原始的,天然的美。反而去追求太多我们蛮可以不需要的东西。
为啥会这样?难道我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制造我们自己不需要的复杂吗?我们自身的利益与这个世界的利益是一致的吗?如果是我们就应该相向而行。可又为什么我们要做一些事与愿违的事呢?可能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只有在探索一圈之后才能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复杂的过程可能只是为了要一个简单的结果。没有经历复杂,也不会知道什么是简单。兜兜转转的一圈,就是为了重回原点。那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原地不动呢?那会少很多经历,我们要的可能就是经历。结果如何不重要,反正也是开始于虚无,又结束于虚无。
婴儿就一定幸福吗?那要看你如何定义幸福了。我们认为婴儿幸福往往是站在我们成年人的立场上看的。他们衣食无忧,每天有人伺候,不用辛苦劳作。这都是我们成年人向往的生活。但是你也要看到婴儿的局限性。他们也少了很多我们的快乐。没有自主权,一切只能听父母安排。你看孩子稍微大一点了之后,就会跟父母抢夺控制权了。孩子为什么会有叛逆期,不就是想自己说了算吗。
这样看,孩子与成年人应该是互补的。我们的成长就是为了经历不同的东西。让我们可以有个完整的人生。那么人在最终重回婴儿状态也是对的。本来我们就是从哪里开始又会在哪里结束。兜兜转转的一圈下来,还是什么都不属于你。
我现在的观点是,我们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再进一步说就是能按自己想法活的更好一点。活是个动词,同时活着也是一个过程。所以衡量活的质量就不能用结果来定义。活是应该是动态平衡的,是由一连串阶段性结果构成的。所以一生应该是不断追求的一生,是动态平衡的一生。你不能躺在一个结果上不动,因为人生除了死亡是没有终点的。
这样看,如果你停止了追求,就等于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想一想你有多久没有改变过了。你看一下你周围的人,是不是一直没有变化的都是在混的越来越不好。这也许就是提前死亡的证明。没有进步,变化就是在加速自己的死亡。你不能为这个世界提供变化,那么你就没用了。没用了,自然也就要被淘汰。
今天是老婆孩子一起上网课的第一天。也是我用手机写的第一天。电脑,平板,包括书桌都被剥夺了,我只能坐在沙发上用手机写。没有了键盘,还真有点不适应。第一天就少写点吧,我想我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明天或是下一篇就会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