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在值班室值班的刘婷,与分管自己的周满娥副院长,进行了一段许久未有的真诚交流。
往日看似对自己有些“严格”的周满娥副院长,其实在内心也保留着一份纯粹和清醒。
多年的医生经历,尤其是从最基层医疗单位走上来的周满娥,其实远比很多人,对几十年以来,医患、医疗方面的变化、落差,要洞悉的太多太多。
刘婷不经意间阅读,周满娥副院长早年发表的文章,其实已经对她当初,那些在基层医疗单位的奉献精神所打动。
对其中周满娥提及的,许多中医医治患者的案例,刘婷还是懵懵懂懂的,毕竟刘婷对于中医的了解才刚刚开始。
而周满娥的内心也是喜悦的,自己分管的外科,刘婷这个极具天赋的外科主任,名声远超自己。
但今日一见,却发现刘婷仍然有一份借鉴他人知识的,勤奋好学的劲头在其。
而自己多年之前的,这些落尘已久,并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文章,如今被人(指刘婷)找了出来,并加以细心阅读,这也让周满娥倍感欣慰。
只是俩人都没意识到,这次简短的真心交流,将成为俩人之间后续的,开启良好合作的契机。
晚班结束后,柏桦踏着早班的节奏,给刘婷送来了早餐。
刘婷吃着热乎乎的早餐,也把昨晚跟周满娥副院长的一番交流,告诉了自己的丈夫柏桦。
柏桦一听,很高兴地一拍大腿说:夫人,这个是个大好事呀!
用古人的一句话说,那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呀!
刘婷有些不解,忙问:老柏,我不太清楚你的意思。
柏桦笑着说:夫人呀!你难道忘记了?在武子的别墅里,大家一起喝茶时,你跟曾明请教过,周满娥副院长对你,总是有点“束缚”的感觉吗?
曾明还建议你,在周满娥例行巡视的日子里,让你特意去找一些学术论文,包括周副院长本人的去研读,并让她看到,以增加你勤奋的因素,减弱你天赋异禀的印象啊。
而昨天晚上,你却因为周末听了两节中医理论课,心有所触,是特意去找周副院长早前的,有关中医治疗案例去学习的。
但你又是在不经意之间,把自己认真研读周副院长文章的忘我情形,展示给了她。
这样的话,你把准备刻意去做的一件事,变成了一件毫无做作的,顺其自然的,真实的行为,这多好呀!
夫人,我在想,经此一夜,周副院长对你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你之前所谈她对你的所谓“束缚”,大概率以后会迎刃而解了。
正所谓旁观者清,柏桦的解释,也让刘婷顿时领悟,同时也有些喜不自禁。
老柏,看不出来啊,你的这番见解,完全是真知灼见哟。刘婷忍不住夸赞说。
柏桦自知在分析事情方面才刚刚有些进步,于是便不好意思地说:夫人,我是近朱者赤(指向曾明学习),这几年来,总该有点进步吧!
刘婷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笑盈盈地看着自己的丈夫,表示了认可。
柏桦也笑着提醒道:夫人,周副院长跟你提到的“纵向”研究和“横向”学习,背后的深意是什么?
还有周副院长,建议你多跟中医科打交道,并熟悉她之前在基层的,多个中医治疗方案,又在暗示些什么?
刘婷没有急于回答,把最后一点蛋黄羹吃完后说道:老柏,周副院长的话,不是很明白了吗?
“纵向”研究不是不好,只是太过于专业;“横向”学习,虽比较宽泛,但也医生“兼科”的必然步骤。
多跟中医科打交道,不外乎是让我这个西医“刘一刀”,也尽快熟悉她的早期中医治疗方案吧?
毕竟我这个专攻西医的,能够研读她的治疗方案,也是一件令她高兴的事呀!
柏桦听后,半点头,又半摇头地说:夫人,你的看法虽说也对,但我总感觉欠缺些什么。
要不然,你打电话给曾明,把事情也跟他说说,听听他的意见?
曾明的判断和分析,向来精准,而且独树一帜……
嗯,有道理!分析事情,这家伙都比我们要强。刘婷点头称是。
这两天也不知道,曾明当大学老师的感觉怎么样?
从商务局的政策研究室,一下子调到大学任教,这个跨度可够大的。
面对柏桦的担心,刘婷却不屑一顾地说:你瞎操心了。
曾明搞培训、做演讲,几十人、上百人的课都是常态,大学里一个班能有多少人?
就曾明那学识、那见地、那能说会道的嘴,一般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那还不是被他轻松拿下。
听着爱人似讽刺,又似调侃的话语,柏桦也是捉摸不透:刘婷往日里最佩服曾明,但有时候说话,刘婷的言语又最无遮拦。这姐弟俩的关系还真是有些玄妙。
刘婷也看了看时间说:快上班了!等有空时,我给曾明发个语音,让他分析分析,反正这事也不急。
柏桦点了点头,然后笑容满面地提着早餐盒就去儿科上班了。
俩口子做为省第一人民医院的生力军和资深医生,遵守上班的作息时间那都是惯例,早一点上班,多看一个病人,也是俩人心里的默契。
精彩待续……
亿万人中遇见君,缘份二字妙难挡。
贵手沾福轻摩娑,点赞关注加收藏。
(文系原创,盗者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