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结束以后,收到朋友的信息。问在干什么,休息了没有?本打算直接回家的,可是透过信息猜测她有事情需要帮助。于是就回信息说去她家一叙,其实也不远,只隔着两栋楼。平时工作都太忙碌,很少碰面。
开门的是她儿子,信息里说是出差刚回来已经到达小区门口了。小家伙为我倒了杯水,就开始和我聊天。他从幼儿衔接一直到四年级基本都是跟着我,相处的比较融洽。哪怕是去支教,也一直保持着联系。虽然一直喊着我干妈,更多的时候我们就像朋友一样。
“我们语文老师脾气可好了,老公在读研,她可能要往勇哥那边考。”
“都喊她姐,个子也不高,感觉挺好玩的。”
“这个姐管理班里那几个二货,也很有一套。”
“忒幼稚了,还石头剪刀布来选择组长。”
……
轻松的口吻,朝气的笑容,一笑而过的话题,无一不在展示着他的满怀喜悦。是的,看得出来他对初中生活很满意,不再是过去的极力排斥。上次见面,大概是半年前,他还在那里吐槽语文老师刚毕业,感觉没什么水平,班级里很混乱。浮躁的心态,不满的话语使得朋友很担心,我也是极力的在引导他试着融进去,慢慢去感受。实际上,那是从小学到初中过渡过程中的一种反应而已,毕竟换了新的环境,周围不再是熟悉的朋友。但,慢慢去感受,适应了就好了。今天,这样的聊天氛围就是适应了的状态。
聊着聊着,朋友来了,说是进去换衣服,却一直没有出来。
“你们的共同语言多,现在一点也不和我聊了,那天在学校里与别人闹矛盾了,我让他宽容别人,别斤斤计较,就因这点小事和我干仗了。”
“你们聊,我不出去了,在屋里听着呢。”
原来,因为一件小事“干仗”了呀!接着我就聊起了自己在生活中比较郁闷的小事,他也跟着吐槽起来:前段时间,坐在最外侧的男同学不让座位在最里面的女生进去,他在旁边帮忙说话,引起男同学的不满,俩人吵了起来。他认为不应该欺负同学,谁知妈妈却说要宽容,不要斤斤计较,可把他气坏了。于是,就和妈妈吵架了,不想和妈妈沟通,实在是没有共同语言。听到这里,我想到了要关注其感受而非行为。
“你有一身正气,那个同学无缘无故不让别人进去,你看不惯才说的。”
“就是,他这样做不对,就是校园暴力。”
“你能站出来,很勇敢、也很义气。“
“呵呵,相信遇到这样的事的人都会制止的。”气愤的语气转到了淡然。
”不过,妈妈的话语也是她个人的经验,可能没有站在你的角度,或者忽略了你的感受。总之,她也是为你好。”理解了感受再说出自己的想法,会不会更容易接受呢?于是,就试了试。
“知道她是为我好,不过……”
“不过,你接受不了这种方式。”
“是的。”
……
似乎,我们有很多共同语言,虽然我只是旁人。但是,这种交流恰恰就体现了了解孩子的感受的重要性。其实,当我们更注意孩子的感受并以一种同情的语调做出回应时,就无疑已经找到了与孩子的交流的“密码”。这不仅是一种技巧,更需要用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