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说杭州一位姑娘在网上发帖称 " 闺蜜不买房不结婚,租房没有安全感 " ,评论里很多人说这简直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
谈恋爱的时候怎么样都行,当恋爱的甜蜜褪去,生活只剩一地鸡毛,孩子上学、父母养老,甚至是万一离婚了,自己除了结婚证上的 " 离异 " 二字还能得到些什么?
所有恋爱时不必考虑的问题,全都会伴随着婚姻而来,成为两个人不得不马上解决和考虑的问题。
而房子,理所当然地被人们默认为能解决一切烦恼的根源,甚至有人觉得只要有了房子,就一定能过得安稳幸福。
但,人生的幸福真的仅凭一套房子就能决定吗?
经济学家薛兆丰曾经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上,说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
结婚就是办家族企业,签的就是一张终生批发的期货合同,双方一定要拿起自己的资源办企业,这个时候男女双方给出的资源是不一样的,有身体,生育能力,容颜,家庭关系,还有自己未来的增长潜力。
我们承认,在成年人的婚恋观中,会考量对方的三观、容貌、收入等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
可是,爱情毕竟不是生意,人生的幸福程度也从来不是仅凭这些就能衡量的。
我记得之前包贝尔和包文婧在综艺节目中重回当年出租屋的片段,这感动了无数人,在所有人都感慨包文婧 " 押对了宝 " 时,有一条微博评论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那条评论说: " 我和前任也曾住过几百块的地下室,但是很遗憾,我没能陪他熬过人生最艰难的时候,所以现在,我也没资格与他分享成功,甚至没资格与他回忆当年。 "
倘若当年包文婧也在包贝尔人生低谷期的时候逼着他买房子,那么他们之间应该也会像评论里那样只剩下遗憾。
所以说,房子、收入等问题只是爱情中的一个参考标准,而不是必要条件。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能够拥有属于你们两个人的家,当然是最好的。
但如果明明相爱,明明知道对方有困难,却仍然丝毫不肯动摇地把 " 买房 " 作为婚姻幸福的唯一考量标准,甚至不惜为此错过那个深爱的人,就真的太不值得了。
能给人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从来都不是那座冷冰冰的房子,而是那个知冷知热,会心疼你的委屈、会在乎你的情绪的人。
我们都应该明白,太过于精打细算的爱情,不叫爱情。
关于结婚要不要买房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就不是房子的事,而是你身边的那个人,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做好了承担两个人未来的打算。
房子虽不等同于幸福,但对于很多女生来说,房子的意义就是家,就是安全感。
如果有一个傻姑娘愿意不顾一切,用余生全部的安全感赌你一个不确定的将来,也请你一定要努力给她一个家,给她一份安全感。
泰戈尔说,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那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希望去努力,静待美好的出现。
就像每天如约而至的晚风,那个人,也会如约而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