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44924/2330f1550cd01895.png)
现在好多人没有时间读书,选择听书的方式来代替读书。听书,就是别人用十来分钟的时间把整本书的内容浓缩出来,读给听众听。很多人每天利用通勤闲暇时间,用这种方式可以听好几本书,一年累积下来也能听几百本了。
但是,听了这么多书,有用吗?
如果听书,只是为了快速筛选有用的好书,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如果认为听了一本书,就掌握了它,那真的是打错特错了。
很多时候,人们在没有读明白的情况下以为自己读明白了是真的很恐怖啊。轻者只是在用的时候发现自己实际上并没有掌握这方面的东西;重者有可能沿着里面的一点点内容进行断章取义,延伸出来的知识很有可能跟原作者想表达的背道而驰,相当于我们学习了正确知识的负数,还不如不学习呢。
能避免在没有读明白的时候以为自己明白了,只有一个办法:进行只字不差地阅读。
只字不差地阅读,看着很简单,实际上很重要。笑来老师说它“要多重要就有多重要”!
很多人既听不明白别人说话的重点,也表达不清楚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当别人表达出了自己认同的观点的时候,还会想:“为什么我跟他想的一样,我就说的不如他清楚明了呢?”实际上,他并没有想清楚,只是别人说出来了,他认同别人的观点,误以为这本来就是他自己的观点。
能清晰地表达自己观点的人,头脑里必定有一个逻辑清晰的想法。如果不能清晰地表达(包括写和说),表明头脑里并没有逻辑清晰的想法,只是自己以为自己的想法很有逻辑,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清晰表达和逻辑想法之间是一个等价关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544924/ac077191e9cffc15.jpg)
本期学到的第一个道理:只字不差地阅读。不仅知道,还要践行。遇到自己觉得需要认真学习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书籍、付费专栏、帖子、纪录片、电影、电视剧等),一定要只字不差地阅读。
图片来自AI算法Midjourney:
Prompt : A rabbit focused on reading a book, full body, wearing a dark red hoodie, big eyes, cinematic, realistic, pixar studio style,warm light --v 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