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因果录》

武惠妃,唐玄宗宠妃。
武惠妃是武攸止(武则天堂侄)的女儿,因长相漂亮、性情乖巧、善于逢迎,很快就获得了唐玄宗的专宠。武惠妃为唐玄宗生有四子三女,也都得到了唐玄宗的偏爱。
唐玄宗一度想立武惠妃为皇后,但因为她是武则天的后人,而当时武则天家族刚刚被清算,所以朝堂上下一致反对。而且,太子李瑛不是武惠妃所生,大臣们更担心一旦武惠妃成为皇后,恐怕会影响太子的位置。最终唐玄宗接纳了朝臣的劝谏。
但朝臣们的担心,果不其然还是发生了。
由于太子李瑛的生母出身低微,又早逝,因此李瑛在朝廷中根基并不稳定。武惠妃得宠后,其女儿咸宜公主及丈夫杨洄,揣测武惠妃的心思,处处中伤太子,伺机等待太子犯错。而武惠妃也不停向唐玄宗哭诉,唐玄宗愤怒之下找来宰相商议,想要废黜太子及其他两位非武惠妃亲生的皇子。
宰相张九龄力谏说:“太子及诸王每天接受陛下训导,天下人都很欢喜。陛下在位长久,子孙众多,为什么一下要废黜三个儿子?春秋时晋献公受宠姬蛊惑,太子申生自杀,国家大乱;
汉武帝受蛊惑,太子刘据被迫自杀;晋惠帝皇后贾南风,谋害太子导致国家大乱;隋文帝听信皇后的话,废太子杨勇,最终亡国。现在太子并没有过错,其他两位皇子也很贤明,父子之道是自然天性,即使有些过失也应该加以掩盖,希望陛下裁决赦免。”唐玄宗默然不语。
不久,张九龄卸任,李林甫上台。李林甫多次迎合武惠妃,称赞她的儿子寿王李瑁,武惠妃十分感激。公元737年,咸宜公主的丈夫杨洄,再次诬陷太子李瑛及其它两位二王李瑶、李琚图谋不轨。
武惠妃也派人召他们进宫并说:“宫中有贼,请穿铠甲入宫。”太子及二王信以为真。等他们进宫后,武惠妃立刻对唐玄宗说:“太子及二王谋反,批甲入宫。”唐玄宗召来宰相李林甫商议,李林甫却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不是臣该参与的。”
这件显而易见的诬陷事件,最终竟然以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全部遇害而告终。当时普天之下,都认为他们含冤而死。
不过,李瑛死后,武惠妃也没有得逞。
这一年的年中,武惠妃多次看见死去的李瑛、李瑶、李琚三人作怪,并因此而得大病。于是夜晚召来巫师祈祷化解,并请求改葬他们三人,甚至还把当时行刑之人杀了埋掉。但是最终也没能化解得了。不久武惠妃就死了,年仅38岁。她死之后,作怪之事也消失了……
顺便说一句。
这件事结果的影响,远不只此。
公元734年,也就是武惠妃谋害太子的前三年。武惠妃最疼爱的儿子寿王李瑁与一名女子结婚,武惠妃当年就请求册立这位儿媳妇为寿王妃。
但武惠妃做梦都没想到的是,三年后她谋害太子也同时丧命,这直接导致宠爱了她十几年的唐玄宗一时后宫空虚,寂寞寡欢。于是,有人将武惠妃的儿媳、寿王李瑁的妻子,推荐给了唐玄宗。
武惠妃的儿媳,叫杨玉环。
(史料选自《新唐书·太子李瑛》)
(史料选自《新唐书·玄宗贞顺武皇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