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荔枝蜜》这篇课文,我在上学的时候倒是没有学到过。现在读来,总感觉散文性质的课文是非常难以讲解的,形散意不散,除非你讲课也能够做到这种“形散意不散”的灵动。
这种灵动,不仅体现在课堂训练的扎实、有序且有效,更体现在师生交流的自然生成、充满灵趣。“记词语”“理思路”“识文眼”“品语言”,四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各种训练活动的安排符合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认知规律。“记词语”这个环节钱老师的处理别出心裁,结合语境掌握词语的同时,顺便也完成了文章内容的初步梳理。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个别词语,更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指导:掌握词语,查字典是一种方法,但更重要的是结合语境的推断。我们要看到,这样处理的背后,是钱老师对语文的理解。这是我们在学习钱老师教学实录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的。“记词语”之后,师生自然而然地开始“理思路”。字斟句酌的方式,最显语文本色,这个环节,钱老师着重训练学生书面语言的精准表达。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识文眼”和“品语言”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一个着眼整体,围绕“表达了什么”来展开讨论,课堂氛围热烈,见仁见智;一个深入局部,围绕“如何来表达”来讨论,旨在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教学环节之间,可谓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这堂课,师生关系非常和谐,对答相当流畅。看得出,这是钱老师自己的班级,课堂之所以能充满灵动之趣,缘于钱老师平时的科学指导和严格、扎实、有效的训练。这一点可以从老师问学生下一步我们做什么,学生都能正确地回答中看出。
师生的熟悉,使课堂组织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教师的主导,也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教师放手,是因为有底气;学生忘情,是因为投入。而课堂中不时响起的笑声,正是对“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理念最形象、最直观的诠释。
我一直认为,钱氏课堂的灵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钱梦龙先生是一个高明的“心理专家”。课堂上,他不仅善导,更加善听;善听促成了善导。这种善听,体现在他能够时刻关注学生整体的心理变化,也能够敏锐地觉察个别学生的心理状态。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呵护答错的学生的环节中感受到,也可以从他忘情地插话并道歉中感受到。钱老师的高明,使得他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左右着学生的情绪。一名成熟的教师,是课堂调控能力出众的教师;一位善于调控的老师,一定能让他的课堂充满灵气和生机。
读《论雷峰塔的倒掉》有感
这篇课文,在我看来,很有名,是读起来非常难的有名。
我们上学的时候,这篇课文算到了课外读物里,里面的内容晦涩难懂,顺便对于当时让我们读这篇课文的主编也颇有微词。但年纪渐大,也逐渐明白了当中的意思。
近几年,有这样一句话让人们感慨良多:慢一点,让灵魂跟上脚步。在工业化时代,一切以快速、高效为目标,人们追求的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让人遗憾的是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这样的趋势。在语文教学中,打着追求高效的旗号,各种新理念层出不穷,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然而,回顾钱梦龙老师30多年前提出的“语文导读法”,细细品读钱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直给人以返璞归真之感。我实在不敢说这30年来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在不断进步之中。我希望有更多的一线教师能够不为当今那些标签式的语文教学流派及其“新观念”所迷惑,而能从钱老师这里了解语文教学的真谛,这样一定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论雷峰塔的倒掉》课堂教学实录,鲜明地体现了钱老师“语文导读法”中的“三主”理念。一直以来,钱老师将“学生为主体”列为“三主”之首,就是倡导教师要站在学生“学”的立场上,考虑自己“教什么”和“怎样教”。《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比较难懂,上课之前,钱老师请同学们根据自读情况提出问题,他将这些问题加以整理,制作成12张问题卡片。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这12个问题进行探究。这完全是从教学的根本出发,着眼于学生的“会学”,是“思有其序,读有其格”的阅读教学基本方法。这12个问题,涉及文章借题发挥的写作目的、杂而不乱的艺术构思、憎塔讽僧的思想情感。围绕这几个主问题衍生出的一系列“小问题”,则又涉及语文学习的诸多方面,如字词的锤炼、“文眼”的把握、情感的体悟、标点的作用、行文的风格、句式及语言表达的特点等等。除了这些显性的语文学习基本要素以外,更有隐性的语文学习基本素养,如质疑探究精神、思辨能力、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等,这些都融合在钱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有主要教学环节的展开,均由学生参与并逐步完成,教师从旁加以引导。
我认为,评判教师引导是否得法,不是只看教师运用了多少教学技巧,更要看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充分发挥出来。钱老师在这堂课中所承担的角色,正是这样一个高明的导游。我们这一教学环节中、钱老师“导而弗牵”的教学策略得以充分呈现。我们惊叹于师生对话如此流畅自然之余,内心深处亦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愉悦感,除了用“如坐春风”来形容这样的课堂情境外,实在难有更恰当的用语了。
至于“训练为主线”,则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举一例来说,钱老师引导学生讨论雷峰塔“居然倒掉”与“果然倒掉”究竟哪个好,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启发下,结合语言环境,细心揣摩,体会着文章的意脉。这一过程,绝非只是司义辨析过程,也是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还是读懂文章的“训练”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词语的学习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是同步完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