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张郁廉:名校毕业,首位战地女记者,经济研究员,最后却成为国画大家

张郁廉:名校毕业,首位战地女记者,经济研究员,最后却成为国画大家

作者: 陈做作 | 来源:发表于2020-06-09 21:44 被阅读0次

    1

    幼时的良好教育,是终生的受益

    1933年,张郁廉是班里唯一一个考上燕京大学的学生。

    在当时,燕京大学已经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享誉国内外。

    北京大学的校园燕园,即为燕大校址。

    从小学到高中,张郁廉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离不开她的养母“瓦娃”的悉心教导。

    瓦娃和丈夫是俄国贵族,丈夫被派往哈尔滨铁路局当任工程师,和张郁廉一家成为邻居。

    张郁廉的生母在她两岁半时病逝,没有孩子的瓦娃收养了她。

    瓦娃气质典雅,为人谦虚和蔼,乐观进取且充满活力,精通文学、音乐和绘画。

    热爱生活的瓦娃给张郁廉的一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来到新家的张郁廉有了一个新名字叫“佐雅”。

    瓦娃常常带着年幼的佐雅认识花草虫鸟,牵着她的小手在花园里采花、赏春、踏雪;

    给她朗诵最美的童话故事,教她背诵童话诗,学作画、弹琴和唱歌。

    与大自然的交往,给佐雅带来喜悦的同时,也丰富了她的内心世界,体悟到真实和自然之美。

    而兴趣爱好的培养,奠定了她对艺术的终生热爱。

    家境虽富裕,但在生活作风上,瓦娃始终保持勤俭。

    小时候,佐雅为数不多的玩具中,一部分是由瓦娃亲手制作,另一部分由瓦娃指导佐雅利用废品制成。

    佐雅喜欢把初春时节光秃秃的柳枝截短,用来搭建井字形高塔。

    瓦娃有时会装作无意将搭好的塔碰倒,然后再温柔地鼓励佐雅重新搭建,以此来培养她的专注和耐心。

    让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当佐雅到了入学年龄,瓦娃并没有将她送入俄国小学,而是让她接受正规的中国教育。只因佐雅是中国人。

    这是瓦娃的明智和良苦用心。

    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

    在瓦娃充满爱和关怀、鼓励和欣赏的教育之下,张郁廉成长为一个性格开朗、乐观、上进的人。

    也正是这些特质,让张郁廉在后来的战乱和颠沛流离中,顽强生存下来;

    在面对艰难困苦时,仍能保持乐观,努力奋斗改善环境。

    瓦娃爱的教育,让她受益终生。

    2

    亲历前线,首位战地女记者

    年少时,张郁廉便一心想做一名医生,济世救人,报效国家。

    于是,考入了燕京大学的医学预科系,这是当时最出名也最难念的专业。

    张郁廉高中的学校重文轻理,因此对理科知识学得十分费劲,第一学年成绩平平。

    面对繁重的课业和学费压力,经深思熟虑后,她决定转至教育系。

    在燕大第二学年,张郁廉主修教育,副修新闻,为她能在通讯社工作奠定了基础。

    1937年抗战爆发,张郁廉随流亡学生前往武汉避难。

    全面抗战初期,苏联为我国提供援助,派遣大量军事顾问、技术人员和新闻记者。

    正逢设在汉口的苏联塔斯通讯社扩招员工,会俄语且学过新闻的张郁廉正好符合录用条件。

    1938年2月,徐州会战爆发,社长派遣张郁廉随同总社下派的军事记者前往徐州战区协助采访。

    在枪林弹雨中,记者们采访国军旅长覃异之,了解前线战况详情。

    离开旅部前,旅长对张郁廉说:

    “你是到最前线我旅部的第一位女记者,使我敬佩。”

    并将一支德制小手枪送给她自卫。

    随后台儿庄传来大捷,第二天记者们赶到台儿庄,亲见了战后惨状。

    5月,在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的指挥之下,开始撤离。记者们跟随大军,从徐州徒步突围。

    白天躲避日军飞机的轰炸和扫射,一到天黑马上整队出发,每晚步行至少十个小时,天亮才可稍作休息。

    途径战后的街道,入眼处房屋倒塌,横尸遍野,血迹斑斑。

    传来“休息片刻”的命令,马上原地坐下或躺卧,争取时间,闭目养神。

    在经过21天的昼伏夜行之后,才突破日军的包围圈,脱离危险。

    7月,张郁廉奉调前往重庆塔斯社工作,后随另一批记者赴湘鄂前线采访。

    他们在长沙附近访问了一批日本俘虏和自愿参加战时工作队的三十多位女同志。

    长沙遭大火烧毁后,记者们亲眼目睹了面目全非,断壁残垣,只见焦土的长沙。

    在历经艰苦和危险后,张郁廉回到了重庆,此时的重庆已被设为陪都。

    日军为消磨我国军民的抗战意志,大举空袭重庆,进行疲劳轰炸。

    在天时、地利和军民的顽强抵抗之下,重庆才得以屹立不倒。

    张郁廉在残酷的战火中,磨练出顽强的意志。

    越是逆境,越是坚忍。

    3

    患难与共,友情可贵

    国家陷入战火,张郁廉的养母和父亲也相继离世,但是她的身边有一群不离不弃的挚友,与她相互扶持,患难与共。

    幼时玩伴,孙家三兄妹,是张郁廉一生的伙伴和挚友,大哥孙桂籍也成了张郁廉终生的伴侣。

    刚入学的张郁廉不会讲中国话,比她年长1岁的孙桂云成了她的小老师,也成了她的好玩伴。

    从小学到中学,两人一起度过了欢快的童年和少女时期。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占领东北,随后天津发生动乱,张郁廉和同学离开在天津的南开女中,随疏散队伍来到北平。

    和家人失去联系后,经济供给也完全中断,好在孙家姐弟随母亲迁居北平,张郁廉才有了去处。

    在燕大读书时,张郁廉结识了三位莫逆好友。

    其中两位王玉彬和李赋萧是在医预系的同学,另一位景荷荪是张郁廉大二的舍友。

    由于战局和燕大高昂的费用,好友纷纷转学至南京。

    抗战爆发后,张郁廉避难至汉口时,暂住在已婚的孙桂云家中。

    与同样避难至汉口的王玉彬和景荷荪重逢。

    相聚数日,在离别之际,景荷荪看到衣衫单薄的张郁廉,便将自己的外套留给她,还悄悄塞了一些钱给王玉彬,让她给张郁廉代买围巾、鞋帽御寒。

    在重庆工作时,好友王玉彬为了让她穿得体面一些,特地托好友代买一些稍讲究的服饰寄给她。

    张郁廉工作后,收入颇丰,每逢好友有难,也时常寄钱帮助她们。

    1942年,燕京大学在成都复校,张郁廉辞去工作到成都完成她最后一年的学业。

    此时,燕大的好友们也在成都工作,几人时常聚在已婚的景荷荪家中。

    看到张郁廉弱不禁风的模样,正在坐月子的景荷荪将她接到家中,同吃滋补的食物,将张郁廉喂养得强壮了许多。

    燕大毕业后,张郁廉返回重庆,进入中央通讯社工作。

    1944年与青梅竹马的孙桂籍结婚,在好友的帮助和见证下,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仪式;

    婚礼服也是好友从伦敦托人带来,给战时中的婚礼增添了不少喜气。

    挚友是生命中的一缕阳光。

    当你遭逢困境,挚友的相伴和支持会让你充满力量。

    对于张郁廉来说,这些在国难中相互扶持和鼓励她的挚友,是她一生的幸运和珍宝。

    4

    向上的人,从来不惧困境

    孙桂籍就学期间,便投身于革命,领导学生运动,呼吁全国人民共同抵抗侵略者。

    直到抗战胜利后,出任长春市长,后选为哈尔滨立法委员。

    国共内战期间,国民党节节败退,当局决定撤离台湾,张郁廉携家人作为眷属一同避往台北。

    当时的台湾风雨飘摇,生产停顿,物资匮乏,随处可见战乱避难的景象。

    一家人在台北的生活并不容易,不仅要面对物质生活的窘迫,还要面对心理上的压力。

    在台北的三年里,曾搬过六次家,住过仓库,与十多人同住一屋,与两家人合租一间20多坪的房子。

    直到1952年,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但这些困境并没有难倒坚韧的张郁廉,反倒使她越挫越勇。

    在照顾一家五口、处理家务的同时,她进入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工作,并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国画。

    人只有越努力,生活才会有更多的希望和好运。

    张郁廉在银行经济研究室工作27年,职位从办事员升到副科长、科长,是当时台湾银行当中唯一的女科长。

    再从科长之位升为三等、二等、一等专员,最后成为研究员,当时全台湾银行女性研究员包括她只有两位。

    她不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还与画结缘颇深。

    少时就有绘画基础和爱好的张郁廉,拜师学艺,利用闲暇时间,努力学习国画数十年。

    先后两次举办个人画展,获得艺坛前辈好评;

    在全国美术展览中,从六百余人的参展作品中,获得第二名,从而在画坛中有了一些地位。

    退休后,张郁廉仍在家中教授国画。

    5

    张郁廉的一生拥有很多赞誉:

    毕业于名校燕京大学,是首位战地女记者,是银行经济研究室科长、研究员,是国画大师。

    在众多荣耀的背后,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在战火纷纭的年代里,用自己的勇气、努力和一颗爱国之心,拼尽全力坚持着、守护着希望。

    在战争年代,他们常常面临生命的威胁,尚且能够不放弃拼搏和奋斗。

    生活在和平年代、物质丰裕的大多数人,却常常因为一些小困难而自暴自弃、止步不前。

    我们也许没有什么杰出的才能,却可以拥有毅力和乐观,可以做到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待到时机成熟,每个人都会是最优秀的那一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郁廉:名校毕业,首位战地女记者,经济研究员,最后却成为国画大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xy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