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了那个关于未来伴侣的梦以后,我闲暇时间也想过,到底会怎么认识这个女孩呢。内心还是有些期待。那个时候最流行的杂志,是《读者》,《知音》这两种,周围好多同学看,我也会看。那会我们买不起新版杂志,就经常去地摊买二手杂志来看。
我到现在还记得,其中有一期杂志,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小伙子是导游,和来中国旅游的一位英国女孩认识了,彼此在旅游的过程中产生了好感,但是双方语言不通。于是便手拿英语词典对照翻译,互相交流。女孩回家后,两人一直都没有断掉联系,通过电话或者网络。最终他们突破重重阻碍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我当时觉得,好棒。网络恋爱,这是多么神奇。从网络照进现实。这是爱情的高境界啊。
内心充满期待,如果我以后谈恋爱,也可以来一次网络爱情,想想都觉得好激动。当时是年轻人,对新鲜事物充满幻想,也没想过后来竟然真能如此。
但我确实本性就是一个比较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人,这个特点与我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性格融合在一起,就非常喜欢思索一些有点超出我本身学习范畴的内容。
比如在读大二的时候,我就会去思索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未来的社会,有能力的人会越来越多,如何让自己更快脱颖而出,更快被这个社会认可,其实还是要看自己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营销自己”以及“构建圈子”的能力。
不懂得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懂得如何善巧智慧的表达,是很难被社会认可、接纳并且不断进步的。而被自己所在的圈子认可以后,又要通过不断地社交来创建新的圈子并扩大和稳固它们以反哺自己。未来的社会是能力突发的社会,更是人际关系学的社会,拥有庞大的社会关系可以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利益。
再比如我也比较喜欢思索关于科技发展的问题,有次和学校的老师们谈及手机这个新奇的事物,手机大约2001年就开始大量出现,到那会已经时非常流行的了。有位老师说:“想不到科技这么厉害”。另一个老师揣测道:“未来的世界可能会被手机改变。” 还有一个老师说:“手机可能让我们什么都可以做到。”我笑着说:“未来可能连贼都不会有了。科技的发达,会让我们无所遁形。”
当然也有老师不相信的。当时还辩论了几句。现在回想起来,科技确实是伟大的力量,改变了我们交流方式、生活模式、行为习惯等等。而在这十多年来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我们必须抱着一直学习,不断接纳的态度和心,才能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被社会抛弃。
也可能是早早便有了居安思危积谷防饥的意识,我在大学伊始,就非常注重自己口才的培养,每天都会给自己定下相应的读书任务,当然也会利用师父传授的决义与密令来勾摄可以提升与帮助自己的因缘。
这样在大三的时候,我基本上可以和任何学校领导、老师、同学自在交流,不论探讨任何问题,心中颇有自在无碍的感受。这种交际能力后来延续到工作生活修行的方方面面都是我宝贵的财富。
种种经历也让我深信: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
然而生活上的贫穷却始终没有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