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062296/735ca7e816a53f81.png)
这是我的第 185 天分享
全文共约 2100 字,阅读完共需约 6 分钟
01 反馈闭环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过这句话: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不论是在职场中,还是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和“事事有回音”的人沟通。
为什么呢?这还得从我们的大脑说起。
我们的大脑天生对未知的东西有一定的畏惧心理。为什么很多人知道要摆脱舒适圈,勇于挑战自己,但是一直迟迟不肯行动的重要原因。
回到我们的沟通上来,假如你给一个人指派了一个任务,假设让他写一份调研报告给你看,这周五晚上下班前发给你。
这几天你心里一直在想这件事,结果好巧不巧的是,对方还一直不来找你,结果等到周五下班的时候,他交给你了报告,你发现漏洞百出......
对于“沟通闭环”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反馈了。什么是反馈?就是每隔一段时间,你就能看到进度或者结果的变化。
假如你在爬山,如果你不知道现在的方向,很可能就会有危险。方向就是一种反馈;如果你玩一局游戏,结束之后,系统没有提示你是输了还是赢了,渐渐地你就会对它失去兴趣。在这里,输赢的结果就是反馈。
我们再回到上面那个任务来。为什么要定期反馈,定期反馈就像我们地图软件的提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提示我们方向有没有走错,离终点还有多远。
如果那个员工能够定时反馈,比如每半天或者每一天向你汇报一次结果,你就会踏实很多。哪怕发现了问题,也不用特别着急,因为还有及时补救的时间,但是一旦等到截止时间再看,万一出错,那很有可能就会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
形成反馈闭环,对于我们而言,可以有效地掌握进度、调整方法;对于对方而言,也是一种靠谱的相处方式。
比如在学习某个东西的时候,定期给自己来一场考试,考试分数就能反馈出我们目前的学习效果如何,这样我们就能及时调整方法;在接受某个长期任务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及时和对方沟通目前的进度,对方就会很安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2296/ec64b43bab2e134d.png)
02 认知闭环
我们从感知到某件事物,再到分析思考、采取行动,这也是一个闭环。它包括感知(接受信息)、认知(整合信息)、决策(分析信息)和行动(采取行动)四步。
我就拿“红灯停,绿灯行”给你举个例子吧。
假设你现在正在准备过马路。
你先看了下红绿灯,我们的视网膜首先接收到灯光信号(感知)。
接着,这个信号传给大脑,大脑结合我们以后的信息,判断出这个颜色是“红色”(认知)。
那么当红绿灯上显示红色时,会有什么影响呢?大脑继续分析判断,得出结论:根据交通规则,遇到红灯,我们应该停下脚步,直到灯光变绿(决策)。
最后,大脑支配我们的身体,采取“停止前进”的行动。
如果我们能严格按照这四步来,我们就能实现认知的螺旋式上升。
但是在现实情况下,很多人容易“跳步”。可能看到(感知)某个信息之后,直接采取行动。用俗话说,就是“做事不过脑子”。
比如没理解对方的意思,直接下结论,最后弄得“两败俱伤”;再比如,没看懂交通信号,直接行动,可能酿成大祸。
那么怎么样可以做到“做事过脑子”呢?
我先给你来个简单的方法。《论语》里面有句话叫:“吾日三省吾身”。说的是每天都反省自己的行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我们可以在一天的早上刚起床,以及晚上睡觉前这两个时间点,反思一下。
比如我在晚上睡觉前,我就会把我今天做的事情来一个回顾,看看哪些还需要继续优化,怎么优化等等,把这些反思的想法写在便利贴中,放在床头柜上。
到了白天醒来的时候,大脑非常清醒。我会结合前一天晚上的反思,对今天要做的事情做一个计划,继续完善这个便利贴。
养成早晚反思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以后可能会出现的相同错误。
初级的方法掌握了之后,我再给你分享一个进阶的方法。
在《人生算法》中,喻老师提出,我们可以在每个环节之前的“衔接点”做一个强制停顿,反思一下上一个节点有没有什么问题。
能做到这一点固然很好,但是如果你做不到在每一个节点都停下来,你也不用太担心。你只需要在行动之前,停下来思考思考。
比如你正在控制饮食,但是胃里的“馋虫”蠢蠢欲动。于是你就打开了外卖软件,准备点一份“垃圾食品”。
在决定下单之前,你先给自己一分钟的时间冷静一下。想想自己这么做的好处和坏处,包括短期和长期的,如果能写下来更好。想好之后,自己做一个权衡,看看到底要不要下单。
最后,除了早、晚的反思,行动前的思考之外,我建议你还可以做一个“周复盘”、“月复盘”之类的东西,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就像运动员观看自己的比赛回放一样,通过观看回放,自己很有可能就能找到自己的不足。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2296/97a476849384c75a.png)
03 行动闭环
“行动闭环”包括了计划、行动、检查、处理等环节。
假设你要写一篇文章,“计划”就是你对这篇文章的构思,怎么写,写多少等等;
“行动”就是你正式开始写这篇文章;
“检查”就是当你写完之后,你检查一下你写的内容是否符合主题,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有错别字等等。
如果检查出来问题,你就可以修改了,这就是“处理”。
当你下一次要写一篇新的文章的时候,在“计划”环节,你就要留心上次检查出来的问题。所以你看,这又是一个闭环。
希望今天的“反馈闭环”、“认知闭环”还有“行动闭环”能对你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我是润东,我们一起,向上生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