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

作者: 尹成果 | 来源:发表于2023-09-22 10:58 被阅读0次

去年三四月份,网络上搞了一次诗词大赛。我满腔热情的参加了活动,组委会说此次大赛的评奖标准是人气指数,也就是点赞人数的多少。为了鼓励和支持我的参与,凡是与我有微信联系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都给我点了赞,而且大赛初期我的名次还比较靠前,但是随着大赛的深入,我的名次一落千丈,当别人点赞人数过万时,我依然是两位数,有人安慰我说,不要当真,说好听点,它就是一次商业活动,说白了就是一个局,或者说是一次披着合法外衣的贿选。什么点赞,打赏,送礼品,不就是拿钱买赞吗?这与贿选有什么区别呢?从那以后我不再关注,也没有参加预赛以后的决赛,全当是陪别人玩了一把文字游戏……

去年6月,网络上又推出“中国好文章”征稿,启事中明确承诺不打赏,不送礼,不点赞,不搞人气指数评比,文稿由组委会组织专业人员评奖。因此我将自己五篇文稿,包括曾经发表并且获过奖项的文稿寄给他们。时间不长,他们便寄来了清样。然后我与他们签订了出版合同。

我知道出版社出书需要费用,况且他们也在合同书中把出版费用罗列的清清楚楚,所以我按要求履行合同后,又按规定给他们付款1920元。

今年7月,我的文稿终于在他们编辑的“中国好文章”书系之“文字里的故事”出版了。并且该书定价99元在市场销售。在寄给我的8本样书中,还有一张二等奖的获奖证书。可是我既没有收到一分钱稿费,也没有收到二等奖的任何奖品。所谓的二等奖只是一张荣誉证书。

我开始有点郁闷与疑惑。天下人都知道写作是一种脑力劳动,虽然劳动不一定有报酬,特别是写作这一行更是如此。但是奖励本身不就是一种承认与报酬吗?如果文稿被刊用或出版,那么这文稿便成了商品。既然是商品,那么就应当有收益。报社采用作者文稿,不管多少总还是要付一些稿费。如果是一本书,那么作者就应当享有版权。这应当是一个常识。可“好文章”出版后,关于报酬问题,组委会却只字不提。而且获奖作品也没有任何物质奖励。即便是在批判物质刺激的年代,获奖以后,除了荣誉,还给获奖者一定的物质奖励,哪怕是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或两块毛巾,更何况当下无论是摄影还是书法大赛,获奖者除了荣誉,还都有奖金。

我的文稿虽然获奖,但除了荣誉证书,组委会连发一支铅笔做纪念的意象都没有。现在好文章系列已经出版,一旦进入销售市场,出版者就会有所收益。可作为本书的作者之一,我却一无所获,除了付出1920元出版费,剩下的只有郁闷与不解……

现在网络上有句流行语叫“割韭菜”,作为一个普通老人,我甚至连韭菜都不能算。可我总觉得我寄给“好文章”的文稿,就像韭菜一样被人割了……值得庆幸的是,韭菜割了还能再长,只是不知道新长出来的韭菜,会被谁割?……

相关文章

  • 郁闷郁闷郁闷

    楼下漏水的事搞得我们全家人焦头烂额。 起初我们说没漏水,物业就找来做防水的师傅到我家来找原因。 师傅仔细地看卫生间...

  • 郁闷郁闷郁闷,接着就不郁闷了

    本来一天心情不错,谁知,远处来个消息说人病了;近处来个消息说眼睛坏了;那边又来个消息说新冠在那里有一例。 简直让我...

  • 郁闷!郁闷啊!

    郁闷!郁闷啊! 如果仅仅是郁闷也就罢了,还丢了人。如果仅仅丢人也就罢了,还受了罪。如果仅仅受罪也就罢了,还差点跳了...

  • 圈圈

    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闷郁...

  • 郁闷

    郁闷 郁闷郁闷郁闷郁闷。。。。。

  • 郁闷

    开学了。学校又有两位老师因这样那样原因走了。缺编情况还在延续。。 春寒料峭挡不住东风浩荡。 东风有点恶。过年的暖风...

  • 郁闷

    大雨还在下,雷声好害怕 闪电一道道,不想去睡觉 我想哭想闹,脸被烫个泡 出门戴口罩,要不吓一跳

  • 郁闷

    小月感觉自己今天挺倒霉的,早晨一早起来跑步,平时跑一圈回来,家中男人早已开店门了,今天倒好,自己煅炼了一个钟头回来...

  • 郁闷

    天天都想我另一半回家,它就是不回,说上天了也不有用,它比哪个了熬(我觉得我蛮熬的了,谁知道我认得的它比我还熬!) ...

  • 郁闷

    星期一:这天确实是 一星期脸庞的最满足的行列, 西装革履,正襟危坐,有意识的优雅姿势 不断重复,用这种肆无忌惮的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郁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dt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