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笔记读书志
《审计,就这么简单》读后总结(上)

《审计,就这么简单》读后总结(上)

作者: 天天又天天 | 来源:发表于2019-06-06 08:03 被阅读3次

    以前看文章,说读书要先薄再厚,然后再薄。按这个思路对《审计,就这么简单》先进行摘录,然后总结,消化为自己的知识。

   《审计,就这么简单》是专业人士写给非专业人士的一本介绍性的书。读后无法成为专业人员,但是能知晓专业人士的关注点、工作思路。换种角度,被审计者能发现些自己工作的失误。

  书籍开宗明义,说明了审计的目的不是发现问题,而是做证明题,证实或者证伪,通过审计活动,得到数据支持,形成书面的合规审计、财务报告,来证明企业经营活动是否正常,起到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作用,为企业股东提出企业改进的建议。

  为了将审计活动形象的介绍给读者,作者引用了著名的米兰达(Miranda)法则:”你有权保持沉默,否则你所说的一切,都可能作为指控你的不利证据。”即:美年达法则“子可缄言,言则为供”。表明审计注重事实、注重证据。

  讲了审计师的首要工作原则:“风险第一”,对比上一次世界金融危机时刻的安然公司,还有近期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审计出现的问题,审计出篓子一般都不是小篓子,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审计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人员,除了被审计,另外借助审计活动,企业人员的合理性建议可以通过审计建议书,反馈到企业经营管理层。所以审计活动,不要在审计方与被审计方的对抗中进行,要互换角色,审计师从企业角度更容易理解企业的经验活动,被审计的企业、具体人员,要从做的更好的角度出发,积极发现和改进工作方式。直观点可以用“瞎子和瘸子”的关系来理解。

  根本上讲,审计就是要弄清楚财务报表上的数字,给出“财务报表是真实公允的”这一句话,如果不能给出,则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问题很大。保证财务报表可靠性的是企业内控系统保证的,审计活动通过抽查,实质性测试等手段检查和测试内控系统是否设计合理及运转正常。

  怎么检验内控呢,就是“两个凡是”------“凡是经营上有动作,财务上一定要有反映;凡是财务上有反映的,经营上一定要有过动作。”原则简单“先分类、后明细”,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直接对一堆水果进行分析是很困难的,你可以将水果分成苹果和桔子后再进行分析,也可以将水果分成新鲜的和腐烂的之后再进行分析。明细要追求最终的证据,形式多样,很多都是第三方出具的收据等资料。

  审计师对审计中的抽查、实质性测试活动都是有预期的,这体现了具体审计师的能力和经验。抽样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抽样方法也有三种:一是全选(简直是废话),二是选取特殊的,三是审计抽样。抽样结果依靠审计师的经验进行高低多少的判断,用到的知识不限于会计和审计理论。

  会计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各个科目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勾稽关系,审计通常以此为依据。会计分录分为三类,(1)标准会计分录,一般由系统生成、有规律可寻,出问题较少;(2)非标准会计分录,由财务手工编制、一般对应特殊业务,是审计重点关注内容;(3)分录中的其他调整,都对应着特定目的,是重点关注中的重点关注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审计,就这么简单》读后总结(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fr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