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深度思考智慧思想思考者
别轻易评判别人和自己,我们知道的未必是真实的。

别轻易评判别人和自己,我们知道的未必是真实的。

作者: 方济生发 | 来源:发表于2018-12-22 22:20 被阅读3次

    伤透一个人,有时一句话就够了。

    而一个人被伤透,可能创伤一辈子也抹不平。

    近日,“栾川县33岁男子常某某将初中老师拦在路上扇耳光”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

    据常某说他打该老师只因20年前13岁(1998年)在栾川县实验中学读书时,因家里没钱没权,被该老师任意欺负践踏尊严,多次把他踩在脚底下连踹十几脚并踹头,对他的心灵造成了一辈子的伤害。

    这让我想到了张卫健。一提起他,许多人会想到他标志性的光头。殊不知其实20年前,他也留过发型。现在的光头也不是因为他患有脱发,而仅是因为前辈的一句话,他一留光头就是20年。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在一期节目中他自爆说,那时他出演TVB《西游记》刚刚走红,人气正旺。满脸猴毛,抓耳挠腮的孙悟空形象被当时观众广为称道和喜欢。后来一位香港制作人,来找他拍戏,他给出了自己心中的合理报酬。谁知前辈的回应满是贬低和否定,“你不要以为演完孙悟空在香港红了(就行了),你在内地的知名度仍然是零”“记住,你的脸上没毛呢,你是不值钱的。”

    就这么一句话,用张卫健自己的话说,感觉好像一把刀,插进心脏一样。于是他一直记着这句话,北上发展,凭着这股劲,努力奋斗试图证明自己,先后出演《少年英雄方世玉》和《小宝传奇》,热播各大电视台。成功后,那位前辈的话还是挥之不去,回忆起北漂几年经历,情绪触动下,他做了个决定——剃光头发。“我要证明给你看,我的脸上一根毛都没有,我还是可以爬回去的。”他这样如是说。当年那位制片人可能没想到,自己随口说出的一句话,给一个人的自尊带来多么大的冲击。

    笔者运营着一个微信公众号“方济生发”,里面分享了一个家传生发验方,几十年来已有上万斑秃患者受益,也因此结交了许多发友,听到了许多斑秃患者讲述自己的患病感受和经历。

    有一次,一位患者朋友留言说:在斑秃治好前,我一直都有些自卑,就是因为得了斑秃,头发一块一块的,有的地方几乎是一根都没有,开始没什么,相信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可事实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没好,心里开始担心,要是斑秃一直好不了可怎么办?尤其是后来一次朋友无意间的玩笑,说我的脑袋像“地球仪”,一块一块组成各个国家的版图。我知道他是玩笑,当时我也就笑笑当做不在意,可是我知道我开始变得变得敏感,“地球仪”这三个字总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总感觉别人看我的眼光有些异样,所以我开始很少与人说话,也不喜欢出门了,常常都是自己一个人呆在房间里。

    他人的评判,会影响人的自我塑造。

    心理学家Don Miguel Ruiz对恶语伤人的后果,做出过解释:“我们听信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就会产生认同感,继而会将它融入我们的价值体系。”

    1968年,美国教授罗森塔尔做了一项实验。他们假装对小学生进行“智力测试”,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学生。并且告诉这些孩子,“你们是最有潜能的。”实验结果令人惊讶,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孩子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进步明显。因为老师们深信,名单上的学生出类拔萃,所以经常赞扬他们,给孩子鼓励。而这些学生在接受到老师的积极信息后,也会按照对方的期望塑造自我,这就是“期望效应”。

    反之,可能一句有意无意的负面评判,同样会影响一个人对其自我的认同。甚至给人留下心理阴影。什么是心理阴影,百度百科:心理阴影指的是一个人或者动物被一件事伤透了心或者让他为无法忘记的不好的事情,就会产生心里阴影出现心理阴影。

    别轻易评判别人和自己,我们知道的未必是真实的。

    他人的评价对我们影响如此之大,可别人知道的未必真实,就像你去评价别人一样,所知道的未必是真实的。

    笔者记得初中时学英语,其实对于刚接触外语的我,根本不得其法,学的也是稀里糊涂,成绩也平平,我也感觉可能不是学英语的料,觉得英语好难!

    但是意外出现了,一次英语考试,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试卷上的题目答的非常顺手,满分120,考了118,说实话我自己都感觉见鬼了。对于大部分英语考试平时都在及格线上挣扎的我,这次的高分真的是一个意外。

    然而老师不相信这是意外,反而却相信我有英语天赋,当着全班的面夸了我。在往后的学习中,英语老师也开始重视起我来。不时的让我回答问题、叫进办公室开个小灶、有了点进步就顺便夸奖一下啥的(被老师盯着,想不进步点都难)。

    成绩的提高,英语学习方法技巧的增多,成绩逐步稳固和提高,自信了,学习英语的动力也就起来了,形成良性循环。搞的我都以为自己真有英语天赋,其实我自己心里清楚,我真的是被老师夸出来的,资质真的一般。

    事实证明,我真的没有英语天赋,高中时因为没有老师慧眼看出我的“天赋资质”,英语烂的一塌糊涂。好吧,请忽略我高中的懒惰和好罐子破摔,笔者讲出这个事例只想说明别轻易评判别人和自己,我们知道的未必是真实的。

    别因为别人的一句不靠谱的评判,而妄自菲薄,如何应对周围对自己的负面言论?

    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会评价别人,同时也遭受着别人的评价。

    意识到语言的力量,意识到一句话可能成就别人,同样一句话也可能伤透别人,我们能做的,一是尽量不去评价别人,二是学会应对周围他人的负面评论,将负面言语对自己的伤害降到最低。

    简单来说,应对别人负面评价有三个步骤:解读、感受、请求。

    ①不同的人表达习惯不一样,同时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的理解也不相同。所以我们首先需要解毒别人的评判。

    比如,和别人共同完成某事,在某个细节他反应比你快,然后顺口就对你说了一句“哎呀,你笨死了,我来!”。

    TA可能只是性格使然,所以做事雷厉风行,甚至有点冒失。所以心直口快,不经大脑,说你笨只是随口一说,根本没有要对你是聪明和笨定性的意思。

    ②当经过解读,区分了事实和偏见或者玩笑,要用具体语言表达出你最真实的感受。

    对于别人的评判,你可能会产生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感受。试着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方就更有可能理解,他的话对你意味着什么,也就更注意表达时考虑你的心情。

    ③对别人有意无意的评价感到不舒服,想消除这种不舒服,就得提出抗议,表达出这种请求。

    当然,表达请求,需要技巧。不然你的请求可能会演变成吵架。《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出过“表达请求”的两个技巧:“一是,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二是,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

    比如:“你说话能不这么冲吗”,是一个抽象的请求;相比之下,用“我听了你的话不太舒服,希望你可以用平和的语气和我沟通”来回应,是更具体的。这样的话术,会让对方在表达时,明确自己应该用怎样的语言和情绪来与你沟通。

    当然,对于一个总是打击、贬低你的人,更好的选择可能是远离他们。如果不能远离,尝试辨别他说的话,是发泄还是事实,按不同情况采取应对措施,也会降低对方给自己带来的伤害。

    结语:       

    说了这么多,我在想,如果那位打老师的常某,当时在受到老师极端打骂、贬责歧视时,也能用如《非暴力沟通》所讲述的表达请求技巧,向老师提出抗议沟通解决,会不会就不会发生二十年后今天的“暴力沟通”呢?

    反过来讲,如果老师能明白“一个人被伤透,可能创伤一辈子也抹不平”的道理,是不是也不会造就常某心中愤恨二十年难消?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让我们少些贬损,多些赞美,利人也利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轻易评判别人和自己,我们知道的未必是真实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gw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