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今天在我孩子的班级群,老师们发了一个家长送锦旗的照片,对家长表示感谢。后来有个家长在里面公开指出,老师们不应该收锦旗,家长也不应该送,因为这样会导致孩子们攀比,也会让部分家长心里不平衡。
此言一出,群里鸦雀无声。我心里就感叹,这位家长真是勇士,家长里的一股清流。
当时我就有点惭愧,因为我也一直以清流自居,坚持以后不做送礼腐蚀老师的家长。但是就是家长总是带零食去幼儿园分享老师在群里感谢家长这种行为的时候,我感觉到不满不妥的时候,我也考虑了很久,最后只敢私聊了老师,表达了我的一点意见,言辞真诚,语气卑微,生怕哪一句说的不好引起老师的不快。
我的孩子目前刚读幼儿园,总体来说老师们都是很尽心的,我平时也特别配合老师们工作,我觉得毕竟孩子的教育是家校一起的任务,家校互助才能帮助孩子更好成长。
总是听说现在的学校,送礼成风,我还是挺怕的。毕竟孩子自幼儿园开始,还要和学校打很长时间的交道。我读书的时候没有送过礼,家里穷,那时候好像也没有这个风气,也许有的,不这么明显,但那时候住在农村,大部分家长都是跟我的父母一样,只顾得了一日三餐,没有闲余的心思和钱财去考虑送礼的事。
顶多偶尔遇到熟络的老师,父亲会拉到家里喝一顿酒,心里想的也不是要你多照顾我家孩子,就是单纯的一个邀请,席间偶尔聊起孩子,家长也就会戏谑地说一句,不听话就打,不要紧。
反观现在呢,家长和老师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老师们觉得家长不配合,家长们觉得部分老师爱收礼,不尽责。
但事实是什么样子的呢?也许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家长们更加重视孩子的成长成才,有部分家长想着送点礼让老师多照顾点自己的孩子,另外一部分家长坐不住了,你送我也送,我送的比你贵,这样老师应该能对我的孩子更关注。就这样,没过多久,风气就这样形成了。
身为送礼的家长,我们却来抱怨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好,老师道德败坏,师德有愧。实在不觉得惭愧吗?
也许你说,我是那个不送礼的家长,但是别人送,老师真的对我的孩子不关注,我很焦虑。我想,大可不必。如果老师因为家长送了礼就对孩子关注,那礼物也分三六九等,除非你有信心做那个送的最贵的人,不然你还是会焦虑。再者说,如果一个老师真的做到了因为送礼而区别对待学生,那么这样一个老师,你觉得能教好你的孩子吗?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一方面抱怨社会风气不好,一方面却没有意识到,我们就是这风气的始作俑者。
我还是愿意相信,那些德行有亏的老师还是少部分的。如果不巧被我们遇到了,那么大家如果坚持不去不给他腐化的机会,他也许真的能够一生廉洁。
那些送礼的人,无非就想着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多照顾,学业能够有更多提高。但是,有没有人想过,这对于没钱送礼或者不愿意送礼的家长来说,这造成了莫大困扰,如果老师真的做到了区别对待,对那些孩子又公平吗?
与其想着怎么样送礼怎么样博得更多的照拂,不如花点心思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多跟他们谈谈心,有空带他们出去走走看看,学业上能指点的指点一二。争取做一个榜样型家长,那样你的孩子肯定不会差,我想任凭哪个老师也是很难忽视一个身上有着诸多闪光点的学生的。
也许又有人要说,老师们尽心照顾我的孩子,帮助他提高学业,我送点礼表达心意,有何不可。可是这真的是最好的方式了吗?这样做真的不会带来诸多弊端吗?本来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被你这么一送礼反而变了味。等到有一天,大家相互攀比送出天价礼品而你张罗了一桌饭菜却踟蹰着害怕老师看不上的时候,你是不是也觉得心里好像不是滋味?
表达的方式千千万,送礼请客是最不该的一种。很多人在诟病中国这个社会人情大于法制的时候,却在我们的孩子尚未心智成熟的时候做那个一味追逐人情忽视公平的送礼者。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也认可了这种方式,以后走上社会托关系送礼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他们解决问题得不二法门。
如果一个老师做到了为人师表,尽心尽责,那么我相信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会受到爱的滋养,日后毕业或者走上社会,他们出于内心对老师的由衷感激,再去看望恩师,这又是不一样的美好风气与和谐景象。
我们抱怨,我们不满,我们却不敢大声说出来,生怕成为众矢之的。我们愤怒,我们跺脚,我们却忘记了我们当初就是这个不良风气的始作俑者和参与者。当我们面对不公的时候,想要讨一个公平,却没有想过,当初,就是我们自己破坏了这杆公平的天平,只是为让它向自己这边,短暂地倾斜一次。殊不知,失衡了的天平,总有一天会砸到自己的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