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我们都是孔乙己

我们都是孔乙己

作者: 不爱吃香菜的邱一诺 | 来源:发表于2020-12-16 13:48 被阅读0次

刚看完朋友推荐的一位UP主讲《孔乙己》的视频,他看完的感受形容给我是头皮发麻。如此真切又带着些许嗡嗡共鸣感受的表达让我一大早醒来就先看完了它。

前十多分钟我都是在坚持,我想让我这位朋友有所共鸣的东西定然不是那么简单,一定有些新东西。的确,忽略开始甬长的铺垫(因为近期学文学理论,UP主的铺垫并没有拓宽我的认知),最后十分钟左右,他点出了如今时代对于“孔乙己”的共鸣——无权无势又有点文化的我们貌似就是“孔乙己”本身。我们也在自己感兴趣却无用的地方因为无法和周围的人有着“共同话题”而被轻蔑抑或感到孤独。而我更突出的感受并非执着于此,虽然这感受的确难免有些遗憾。

我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文字来分享《围炉夜话》读孔乙己:接触到文学理论后,的确蛮大的拓宽了思想认知的边界,文学、语言符号在人类长久的发展中,意义在不断的重叠、生长、叠加……有它特定时代的特殊性,但更多的归于当代的人们共情的需要。而如今这个时代,人们更多的需求在于精神世界。而这个和谐多元化的发展的时代其实已经给了我们各种机会来表达,来结识同类人,就像这个UP主,虽然有点发着牢骚,但也会有很多共鸣者一样。

这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本身的“益”,我们其实都是它的受益者。愿所有人更平和的去拓宽自己的边界,拥抱这个世界。的确真正想表达的时候,难免有些感觉词穷意难平,何况还有对于“看客”的不满,无知己的落寞夹杂。

于是我发给了朋友一段文字来作为此事的反馈:这个视频看完了,不错。不过我并没有头皮发麻和过多的触动。但我想我还是了解到你所感受到的共鸣:如同之前学文学理论时带给我的冲击一样——生而为人并不孤独。

只是接触了更多思想碰撞后,我发现了对我而言更美的存在:我们的精神层次会在人类文明史中处处找到共鸣,在感叹前人伟大时,更多的是坚信如今也定有同道中人。

毕竟我们有幸活在这个更多渴求精神文明构建的时代。你看国家也在推文化教育。领导人、先行者身上传递的就是底蕴吧。

从历史来看,原本文化只是一种象征,是权利地位者为了彰显自己的不同品味,层次,防止暴发户忽然与他们比肩的一种壁垒。毕竟“贵族”阶级中流通的从来就不是物质的奢侈品。

当然,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文化,各种推叠,但最好玩的其实是——尽量无视这些,毕竟当代知识获取成本不太高,我们只关注自我吸收就好。“有些偏激的共鸣和批判”本身我是不太欢喜的。

朋友回复我,你也是个宝藏。

我默默不语。

相关文章

  • 我们都是孔乙己

    今天我在头条收到这样一则提问,说“上课时孩子玩耍,老师用教鞭敲了胳膊3下,有淤青,被家长讹了6万块钱,您怎么看?”...

  • 我们都是孔乙己

    刚看完朋友推荐的一位UP主讲《孔乙己》的视频,他看完的感受形容给我是头皮发麻。如此真切又带着些许嗡嗡共鸣感受的表达...

  •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是读懂了孔乙己

    年少时,我们读孔乙己是翘着嘴角眉梢的,成年后,我们想起孔乙己却只剩苦涩叹息。 孔乙己不好笑了吗?不!是当我们自己变...

  • 孔乙己的文本价值与教学价值

    手的描写与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孔乙己的脸色描写的表达作用 怎样看待孔乙己的“偷 孔乙己与酒 孔乙己的神情描写

  • 孔乙己是孤独的

    你还记得读书时,上鲁迅先生写的小说《孔乙己》老师是怎么给你们讲述孔乙己的性格的呢?我记得老师给我们描述孔乙己是一个...

  • 格局不同,结局也不同:都是读书人,凭啥范进做官,孔乙己做贼?

    孔乙己与范进,两个老头都是读书人,而且都是一副穷酸相: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

  • 原来我们就是“孔乙己”

    先从一句电影对白说起吧,记的有一部电影:开头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开了一个新兴的公司,这个年轻人对一个融资...

  • 我们是现代孔乙己

    第一次读《孔乙己》这篇文章时,自己还是学生,没有什么社会经验,感性认识占主导地位,就觉得他是一个可怜的人,这是个悲...

  • 随笔――学《孔乙己》有感 191赵可颖

    上周,我们学习了孔乙己这篇课文。语文老师的意思是我们需要帮助像 孔乙己这样有一定缺陷的人。但我有不同的看法。 ...

  • 《探索文本解读的路径》第四章第三节:关注叙述视角

    作者以解读《孔乙己》为例,向我们展示了解读具有多种视角的小说的路径—— 在《孔乙己》中,叙述者通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都是孔乙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in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