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有两个典型的沟通案例,很典型。
一个是亲密关系之间,一个是陌生人之间。
亲密关系的案例由一对情侣贡献。他们相隔两地,每年大概见一两次面,平时大部分微信沟通。冲突起因是一方请另一方帮忙炒股,因为另一方是金融行业从业比较懂。股市的情况大家也都清楚,就亏了大概三成。于是委托方不淡定了,各种阴阳怪气,加上两人之间以前积累的种种摩擦,气氛越来越不好。这样的状态一直在男方的隐忍和好言安抚保持了差不多两三个月,一直到男方有一天因为事业出问题情绪很低落,可能是跟对方抱怨了几句,被说黑洞,说不能理解云云。男方雪上加霜,痛定思痛之下,想趁着假期飞去广州见面好好谈一谈。想打电话过去沟通行程,结果对方说过节忙没时间打电话。用男方的话说,可能不用飞广州了。我理解他对这份关系自然心灰意冷。
他们之间的沟通问题以前就有一些苗头。对方属于对事情不太深入思考,依赖性强,又缺乏安全安的类型;而男主恰恰又是喜欢看哲学书,对思想上的互动有诉求的那种。两个人之间不是不能互相明白和理解,但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双方的努力。
只一方努力,关系走不久。
另一个案例由我的一个网友贡献。大概是几年前买东西加的一个商家,当时还闲聊了几句,印象里心眼也不差,还挺热心的一个大姐。素未谋面。
我在朋友圈发了一篇文章,讲梅西香港商业比赛没上场背后的商业逻辑分析。分析指出最大的责任人不应该是梅西,而是港方的主办方。因为他们没搞明白,或者故意忽略了这种比赛除了跟球队签约,还要跟球星的经纪公司签约。这是行业规则。在没有跟本人经济公司签约的情况下,按规律球星是不应该上场的。注意,不是不愿意,而是不应该。因为这种情况下上场代表对规则的破坏,对以往付了钱才上场的主办方不公平。
这是大概的情况,文章写得更长,也针对港方提出了更多尖锐的问题。暂且不表。
这位网友看了我的朋友圈,在下面留言上百字,说文章给梅西洗地,说他以往就态度不好云云,并且力陈港方做出了多少场面上的铺垫,不可能范这种低级错误云云。最要命的是她跟我说文章的说法不符合逻辑。
我想她可能连文章都没看完,就给她回复捋了一下其中的商业逻辑,很简单的道理。本来以为就完了,结果大姐怒回了两条消息,每条都百十来字,大概是说我是脑残粉,被洗脑了,要让梅西知道我国人民的力量等等。末了说我不用回她了,跟我没法沟通。
可能觉得我没救了吧。
同情一下她身边的人。我可以屏蔽她朋友圈(我早就这么做了),也不对她开放朋友圈。可她身边的人就只能忍受她的“道理”。当然,也许她身边的人对她是很认可的。
这两个沟通案例有相似之处,那就是造成沟通障碍的都是两方的认知差。不说哪个更好哪个更坏,差距是很明显的,以至于其中一方几乎无法明白对方在说什么,并且认为问题是出在对方身上。
就像那位大姐,还有此刻的我。
不过除非港方公布整个筹备和签约具体情况证明是梅西违约(大概率不是这样,不然第一时间某人的微博就会拿出这种实锤证据。梅西也不会愚蠢到做出这么不职业的行为),不然我会坚持我的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