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游天下(857)绍兴大禹陵

文游天下(857)绍兴大禹陵

作者: 石岩磊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9-07 06:41 被阅读0次

      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家喻户晓,彰显了他公而忘私、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可事实果真如此吗?《史记》的说法是:禹“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其中的“不敢”二字暗含着何种隐忧呢?

    禹是黄帝的第七代玄孙,妥妥的帝后代。他的父亲鲧受舜帝的委派去治理水患,然而9年过后,也没取得成效,于是被杀。舜又让禹子承父业继续治水,禹肯定害怕重蹈“父”辙,一心扑在工作上。他带领民工跋山涉水,踏遍了五湖四海,还亲自拿着仪器测量地形地貌。由于长期奔波劳累,禹的脸色黝黑,身体干瘦,其手上和脚上都结满了老茧,他途经家乡时,也不敢耽搁,只能匆匆而过。

    禹吸取了父亲高筑堤坝阻水的教训,改用疏导的方法,引流入海,最终大获成功。他也得到各个部落的拥戴,被尊称为“大禹”,舜帝后来将联盟首领之职禅让给他。大禹建立起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然后把天下划分为冀、兖、徐、青、扬、荆、豫、雍、益九州,并相应地筑造了9只大鼎,集中存放在都城,还会盟众部落,昭示着中央集权的形成。

    禹执政十年后,东巡时逝世于绍兴,葬在会稽山北麓。他的儿子为其修建陵墓,并开启了祭祀大禹的先河,秦始皇、汉武帝以及后世众多帝王都曾来此祭拜。大禹陵几经兴废,现在得以保护和修缮,其分为禹陵、禹祠和禹庙三部分,留有大禹陵碑、窆石亭、会稽刻石、禹井、咸若亭等众多古迹。2001年,大禹陵内竖起高21米的大禹铜像,成为整个陵区标志性景观。

    置身大禹像下,人们都会对其巍峨的身形心生仰慕之情,但也会对历史传说心存疑虑。首先便是鲧的死因,他果真是亡于治水不利吗?鲧为黄帝之后,无比尊贵,是舜继承王位的有力对手,其遇害也便多了些许诡谲之气,大概权争猛于水吧。其次,即是被儒家大加赞誉的禅让制。据说尧传舜,舜传禹,都是通过和平方式进行的权力交接。但有的史籍却有不同的观点,比如《韩非子》就讲:“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弑君夺权者竟然让大儒们粉饰为谦谦君子,其背后逻辑不过是各取所需的功利思想作怪罢了,龌龊的利己私念往往被绚烂的光环所包裹,成为美颜后的丽人。历史终是渐行渐远,任由后人妆点,化作千差万别的解读。但尊重名胜古迹应是一个民族的良心所在,尊崇古圣先贤更可构建起纯净的心灵家园。牢记古人的丰功伟绩,忘却其背后的心机,就会令自己添一丝旷达和空灵,让世间多一份和谐与安宁。

      2023.9.8

相关文章

  • 跟着课本游绍兴:大禹陵

    两整天的游玩,两整天的游记撰写,虽然游玩的景点不只是上面四处,此外还有大禹陵、东湖、名人故居等,但是它们却怎么也激...

  • 熊国太戊戌诗28篇词2首

    大禹陵今年少了锄草人 绍兴。大禹陵繁花团锦 雏菊和春草簇拥 我混迹其中已浑然不觉 在大禹陵,我更愿举高一杯烈酒 喝...

  • 七律·春日游绍兴城登稽山瞻大禹陵怀古

    《春日游绍兴城登稽山瞻大禹陵怀古》 (七律·平水韵) 菱碧苇青悠红鲤, 汲井炊藜古意淳。 春到稽山花次第, 觥船载...

  • 谒千年古陵,瞻大禹铜像

    2019年8月20日 星期二 晴 前天上午在绍兴游览了东湖和兰亭,下午接着就到大禹陵去了。到了绍兴不到我们华夏...

  • 文游天下(517)桥陵

    文/石岩磊 我国历史上出过许多奇葩皇帝,唐睿宗李旦应该算是其中之一,他爸、他妈、他的哥哥、儿子、侄子都当过皇...

  • 文游天下(520)茂陵

    文/石岩磊 匈奴人曾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他们屡屡南下劫掠,但由于其骁勇善战,秦始皇也只能修长城以被动御敌...

  • 文游天下(500)汉阳陵

    文/石岩磊 汉景帝刘启是西汉的第六位皇帝,他登基后,继续执行其父汉文帝“无为而治”的政策,对内轻徭薄赋、与民...

  • 石岩磊/成吉思汗陵旅游区

    文游天下(52)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 文/石岩磊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里没有“成吉思汗陵”,这句话类似于说...

  • 石岩磊/青州古城

    文游天下(21) 青州古城 文/石岩磊 我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记载,大禹治水时,将天下分为冀...

  • 文游天下(526)大唐秦王陵

    现在的防盗门越来越科技感十足,但无论锁具再怎么高级,材质再如何厚实,也只是防君子不防小人,一旦被窃贼盯上便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游天下(857)绍兴大禹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ml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