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词花苑想法散文
从沈巍“窜红”的现象说开去:别让表象迷惑了自己的眼睛

从沈巍“窜红”的现象说开去:别让表象迷惑了自己的眼睛

作者: 张小笨123321 | 来源:发表于2019-03-30 05:21 被阅读136次

张小笨

近日,一场在网络上上演的纷纷扬扬的闹剧终于落下了帷幕。“大师”已回归自然。各路“大神”也已偃旗息鼓。某操纵平台之前以大号带小号网络的一大批水军也逐渐的销声匿迹。喧嚣的网络是乎又恢复了从前的平静。网络之外的我们,似乎也可以松下一口气,在这春日的傍晚,为自己泡一杯清茶,消磨一段属于自己的时光了。

从沈巍“窜红”的现象说开去:别让表象迷惑了自己的眼睛

然而,静静想来,自己确实被涮了一回。虽然被涮,那也是活该。谁让自己那么上赶着去发什么狗屁评论呢?记得有人说,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外人无权过问,更无需做过多的解读。

想想也是。别人活成什么样关我屁事啊?

但在一想,似乎有些不妥。最起码我是一个有思想,有自我判断行为能力的正常人。我对社会上发生的任何一种现象,都有发表言论的自由。凭什么我的观点要被你怼而我又必须闭嘴呢?但是今天我不想怼任何人,我只想对所谓“流浪大师”突然走红的这一社会现象,说一说我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从沈巍“窜红”的现象说开去:别让表象迷惑了自己的眼睛

首先,沈先生的走红不是偶然。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种人性张扬的必然。试想,如果沈巍向所有的社会流浪人一样,闷声不响捡捡破烂儿睡睡桥洞,我想不会有人去关注他存在, 甚至还会投去厌恶的目光。如果是这样,那么今天这个社会上就不会有流浪大师的称呼出现,沈巍也不会在一夜之间成为网络红人。沈巍之所以能红,是因为他的出口不凡。他的那一句,“善始者众,善终者寡”之所以被奉为至理名言。充分暴露了游荡于网络时代的人们,因对于书籍的疏离,沉浸在碎片化阅读的读图氛围中不知不觉的使自己的知识变得匮乏,无形之中身处于文化的荒漠之上而不自知。

所谓善始者众,善终者寡。并非什么至理名言。因为《三字经》的头四句,就是这句话的最好的解释。

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

如此直白浅显的道理,被群文化的低能儿奉为至理名言,不能不说这是人性的悲哀。

有了沈“大师”的至理名言,又有一群被“醍醐灌顶”的追捧者,沈巍想不红都难。于是人们发现:哇塞!原来这个流浪汉不一般啊!

然而从更深层的角度而言,沈巍的心里存在着一种长期的不能释放的压抑。也渴望被关注,被理解,渴望人们会赞同他的某种观点。当然,更与他自身高深的文化修养不无关联。然而,这也恰恰折射了眼下某些所谓网红的知识的匮乏而产生的因为缺乏理解,判断而生出的盲目的崇拜。因为沈巍早就打脸他们,而他们却不自知。沈巍说,不是我知道的多,而是因为你们读的书少。如果你们现在放下手机去读书,我说的这些道理你们都会理明白。

然而沈巍的劝诫却没有起任何作用。因为这些所谓平台主播们的心态是,越奇葩,越引流,越吸粉,才吸金。于是自然而然的,沈巍就成了他们的包装对象。

于是沈巍便拥有了以下的经历。

复旦大学高材生。

饱读诗书的国家公务员。

因妻儿遭遇车祸而受到精神上的打击。

因推行前瞻性的垃圾分类的理念不被接受反而被单位和家人说成有病愤而辞职办理病退。从此浪迹江湖,看破红尘。如此邪恶的包装,再加上那句:“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一下子激发了人们潜意识当中存在的某种对社会和当下的某种不平等的共鸣。再加上网络传播的速度之快让人措手不及。再加上某些平台为炒作而炒作,采用大号带小号这种无底线的放号模式,一时间,千百万的影子水军一哄而上,把一个因固执偏激而做了有悖于常理的选择,放弃了家庭,放弃了本该拥有的生活,更放弃了作为一个男人应该有的责任和担当去浪迹街头的流浪汉包装成了“大师”。并以势不可挡的舆论的误导,逼退了他们眼中所谓的“旧主流”。以至于一些理性的评论者受到了难以抵挡的、排山倒海般的攻击。是所有的理性的声音噤若寒蝉,销声匿迹。

似乎这样就达到他们的目的了吗?

非也。

接着才是正式戏码的上演。

从沈巍“窜红”的现象说开去:别让表象迷惑了自己的眼睛

于是一些表面光鲜亮丽的所谓平台主播,为了把沈巍当成流量的提款机,为了博取大众的眼球,早已抛弃了道德与底线的束缚。合照,自拍,现场直播。为求关注,丑态百出。更有人以语言绑架沈巍,刚做师娘。其背后大家都明白,就是为了推销自己的商品(书)。

至此一场闹剧达到了高潮。

但是请别忘了,一个健全的法治社会总会有着自己的公序良俗。不会任由某些看上去非正常的现象肆意上演。于是有人就开始拔出流浪大师的真实身份,随着一份份关于沈巍真实身份的材料的曝光,人们逐渐看清了整个事件背后所隐藏的某种不为人知的真相。于是理性的声音开始多了起来。而那些为了炒作而弄虚作假的某些平台策划者也都逐渐的闭上了他们夸夸其谈的嘴。沈魏的光环逐渐散去,而那些所谓的大师的崇拜者,也在真相被揭穿之后面红耳赤默默无言地相继退去,而网上那些以大号带小号儿攒起来的成千上万的影子水军的身影,一夜之间便作鸟兽散。如今网上如果再出现关于流浪大师的帖子,基本上所谓评论不会超过三十条。你只从前动辄成百上千条的评论有着天壤之别。一场闹剧终于偃旗息鼓。

于是网上有人说,“一个假流浪,一群真流氓”用一场闹剧绑架了人们的良知。却撕开了这个社会伪善的面纱。然而,这场连续72小时的视觉“盛宴”留给我们的除了是叹息。还有什么呢?当然还有反思。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置身于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当中,对任何事情必须学会理性看待,理性思考。人一旦丢失了最基本的理性就会走火入魔。在当今这个价值体系彻底紊乱的裂变地带,丢失了自己。

从沈巍“窜红”的现象说开去:别让表象迷惑了自己的眼睛 从沈巍“窜红”的现象说开去:别让表象迷惑了自己的眼睛

相关文章

  • 从沈巍窜红的现象说开去,别让表象迷惑了自己的眼睛。

    从沈巍“窜红”的现象说开去:别让表象迷惑了自己的眼睛 张小笨 近日,一场在网络上上演的纷纷扬扬的闹剧终于落下了帷幕...

  • 从沈巍“窜红”的现象说开去:别让表象迷惑了自己的眼睛

    张小笨 近日,一场在网络上上演的纷纷扬扬的闹剧终于落下了帷幕。“大师”已回归自然。各路“大神”也已偃旗息鼓。某操纵...

  • 沈巍现象

    最近一位名叫“沈巍”的上海流浪汉在网络频繁亮相,迅速走红。我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很少关注网红,也很少迷恋网络...

  • 从流浪大师沈巍说开去

    “你看抖音呗?最近一个上海的流浪汉红了。” 沈巍最开始红的时候,同事告诉我们。 “他是有精神病的人。” “为啥这样...

  • 谈沈巍现象

    最近网上传的很火的流浪汉沈巍,穿的破烂,蓬头垢面,但言谈举止令人诧异,又饱读四书五经,《尚书》《论语》,现...

  • 莫让表象迷惑了自己

    题记 露珠晶透本无色 ...

  • 职业生涯兴趣探讨

    故事得从流浪大师开始 沈巍 网红大师,93年的沈巍进入审计局工作, 他并不喜欢这个工作。 他喜欢历史,喜欢画画这方...

  • 沈大师胖了299

    昨天看抖音,发现沈大师胖了。 沈大师是谁? 就是那个会讲书的从捡垃圾到爆红网络成为网红的“流浪大师”沈巍。 胖了后...

  • “流浪大师”归去来

    喜欢“快手”的朋友都知道,2019年窜红最快的就是沈巍了。他以一个出人意料的身份迅速引来大家的关汪,粉丝量短时间达...

  • 流浪汉大师,抖音新嗨点

    最近流浪汉沈巍成了网红,玩抖音的人发现了新嗨点。 沈巍的学识和对文学的追求我是非常敬佩的,其处世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沈巍“窜红”的现象说开去:别让表象迷惑了自己的眼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nd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