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磊和张标是老乡,他们也是大学同学,在别人的印象中,马磊是个没有原则受人欺负的傻人,张标却是个有想法有原则的聪明人。张标脑袋转的快,对人对事很公平公正,自己从来不爱占人便宜 ,但那些爱占便宜的人在他这块也甭想有用武之地。马磊爱学习,内向,为人老实,甚至是有点傻。
大学的时候,马磊的室友,包括班级上的学生干部喜欢把马磊使唤着,让他做一些本不该他做的事,而马磊呢,任劳任怨,觉得于其发生口角与冲突,不如就做了算了,这样内心也算平和些。遇到这种情况张标通常会为他打抱不平,忍不住去帮他,让马磊少被欺负一些。然后告诉马磊做人要有原则,不能太惯着那些人,马磊其实内心也知道别人爱欺负他老实, 也感谢有张标这样的好兄弟为他出头,两人心照不宣,很快就大学毕业了。
毕业后张标与马磊去了同一个城市,为了能有个照应,两人相约进入了同一家企业,做的工作性质相同,但不属于同一个领导管辖。刚开始面试的时候,马磊表达能力一般,表现欠佳,张标被录用了,而马磊却落选了。但在张标的努力下,人力资源也给了马磊一个试用期的机会。
这家公司处于发展期,公司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上甚至有些混乱。一些权责利分的并不明确,总是有干不完的事情,薪水也一般般。张标融入公司很快,做事能力也很不错,但该他做的他都会去完成,不该他做的,他一般也会婉言谢绝,这样在保证正常的收入的同时也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
而马磊却是个慢热的人,融入速度要慢一些,加上又是那种任劳任怨的人,很快在学校的那种状态就平移到现在的工作中了,身边的同事也爱使唤他做一些和他自己工作不相干的事情,领导给的活他不管该不该他做,他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以致于,在很多时候,张标可以过一个完整的周末,而马磊却还在加班做一些不该自己做的事。其实面对这些,马磊的内心并不是一个坦然的状态,但也清楚自己能力一般,只能选择多做事。
就这样,三四个过去了,他的薪水和张标无异,但多做了很多的事 ,如果真的按劳分配的话,他的薪水应该是张标和其他人的两倍才对,但马磊却能忍受住这样的不公平待遇。张标有时候还像在学校时那样劝说他做人做事要有底线,有原则,否则真的会受欺负。但时间长了也认识到了马磊这样的性格真的是很难改变,有时候甚至会感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快速发展中的公司一般来说不论管理,还是制度都存在的缺陷。有时候会让员工没有安全感,天天努力工作,但有做不完的事 ,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到底会在哪里! 张标最终选择了离开,找了一家制度更加完善的公司,公司发展方向也比较明确,薪水也比这个好很多。而马磊深知自已现状,只能选择呆在这个不公平环境中继续努力工作。
马磊这样的性格并不是一无是处,因为任劳任怨,大家对他的印象都算不错。就这样,他被动性的融入了这家公司。随着马磊做的事增多,做事的频率加快,虽然他并不是聪明,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这样被提升了起来。马磊也比较乐于助人,身边很多的同事,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喜欢去找他,有时即使遇到他不搞不定的问题,也都去尝试最大化的解决。这个过程让他在能力以及影响力上都提升了很多,只是他的薪酬没有变化。
公司发展的还算不错,战略方向也慢慢清晰起来,马磊因为个人能力与影响力都很不错,竟然意外的成为了小领导,带领着几个人的团队。面对这些,他自己有点傻人有傻福的感觉。马磊的自我要求一直都比较高,又懂得隐忍,做了小领导以后,他更加卖力的做事了。虽然马磊为人有点傻傻的感觉,但其实他心里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能力才是唯一竞争力,没有这些日子的踏实努力,以他的资质是不可能做领导的,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从此以后他把锻炼自己的能力作为首要目标。在公司里,有什么大家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作为团队长都会第一个站出来去做,并努力做好。公司业务上任何的难题,他都会不假思索的站起来去承担,最大化的去解决。就这样他从来没有在意升职加薪之事,不但少了很多的无谓的烦恼,而且还非常充实,领导对他也是越来越重视,有更多的新的机会, 也都会第一个想到他,他也都数倍的努力去干 的漂亮。
让所有之前了解他的人都感到意外的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领导团队为公司创造了不菲的收益,他也做到了部门总监的位置。像做梦一样,他由原来傻傻的部门小职员,变成了大家公认的有魄力有担当有智慧的部门领导人。月收入达十万以上。而他的朋友张标在新的公司表现很一般,收入自然也没有大的变化,在公司的一次变动中离开了那家公司,又投入到了新的环境中。马磊在公司一直表现的非常好,收入一直也很不错,最后因为行业大的变动,公司无法经营下去, 不得不离开了那家公司,现在已经走上了创业之路两三年之久,虽然经历了很多的困难,但收入与成长一直在持续上升中。
这样的傻人有这样的结果,对了解他的人来说可能真的是一个意外,但对于一个局外人来说,应该就是情理之中了。他的这种性格无意之中给自己创造了做更多锻炼能力的机会,虽然早期能力确实一般,但一直处于成长锻炼中,假以时日,提升的幅度还是很大的,甚至是惊人的。
所以在职场中有些精明的人往往能一眼看到问题的根本,但却靠绕过问题去解决问题,持续的去找寻 新的机会 ,确实这样的人早期机会会更多,但也恰因为太过于聪明,更多的努力都用在了找捷径上,而失去了靠踏实估事去提升能力的机会了。从而形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逻辑:一个靠机会去赢利比赛,一个是靠踏实努力做好当下事去赢利比赛。
不断的找机会其实并不是一件错误的事情,错就错在,因为在不断在找新的机会,而没能够把握住现的机会。其实在成长早期,我们很难去判定哪个才是真正的机会,同时也没有足够能力去把握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能踏实做事去提升自己,就会进入一个死循环:事不断的做不好,然而却在不断找新的机会。而另一种傻人呢,不管事情做的好与坏,不管公司发展到了哪里,总是选择把现有的事情做好,能力得到了真正的得提升,对机会把握的能力也在提高,即使事情没有做成功,公司也没有做好,但收获了一身的本领。在面对新的选择的时候,后者也就能够更好的去把握机会。
如遇到这样的傻人,你千万不要去帮他,因为这样,他就会失去更多的锻炼自我的机会,最终变成了真正的别人眼中的傻子,一个碌碌无为的傻子,一个不可救药的傻子了。
如遇到这样的傻员工,你也千万不要着急去开除让走之大吉,最好能给足够的机会。因为他在不断的做,即使起点很低 ,加速度很慢,但处于不断的加速中,最后速度完胜那些聪明人的可能性也很大。
不管我们在创业,还是在职场任职,只要还在这个公司,还在这个职位上,最靠谱的就是一定要把现有的事情做到最好,才更有可能在未来把握住更多的机会,要不然你的失败并不是没遇到靠谱的机会,而真实情况是,你其实一直处于机会之中, 要么就是自己没有发现,要么就是自己没能力把握住 。
成功并不等于机会的选择,成功其实是一个长期博弈的结果,我们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在不断的增加成功的概率,这些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知识的积累,认知的提升,也包括社交的技巧,相应人脉的增加。在特定工作生活环境中通过持续的博弈,成功的概率就会加大很多倍,积累的够了,成功甚至会是一种必然。
所以在工作生活中 ,往往我们所抱怨的问题本身其实就是自我提升的机会,遇到问题不但不能抱怨还应该去主动承担并解决,甚至是争抢问题资源,因为抢问题就是抢能力,抢问题就是抢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