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看到一句话,“一个人读书越多,越会意识到自己的匮乏。让人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而不至于狂妄。”近来深有体会。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人是由欲望组成的。所以当我们辗转翻滚于时代的洪流中,时不时的便会被狂风暴雨吹打卷啸着,生出些许浮躁来。因此,“沉心静气”这几个字做起来便尤为困难。
可我们当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成本的占有,我们所占有的东西,同时也在占有着我们。一个人放下的越多,越富有。人活到极致,便是素与简。
近来我时常在思考,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会失去的,也没有什么是一定要得到的。我们唯一需要去追寻唯有“真实的自我。”
可这个我们究其一生都在找寻的过程,注定不会是一场一路平坦的旅途。而看书,却会帮助我们随时思考,激励我们去调整,去改变。沉心静气,凝淀出自己的气质和对生活的理解,这是我想要的。
之所以说以上这些,其实还是想引出今日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精神病人的采访手册,或许能够让我们对生命,对生活,甚至对世界,对宇宙,有一些全新的发现和认识。
下面让我们摒弃偏见,去看看那些精神病人的想法。他们真的有精神病吗?打破“被大众认可”这一固有的思维模式,或许他们才是正常的人。
(以下是笔者分享的印象比较深的案例,对其余篇章感兴趣的可以购买书籍进行细致的阅读。)
Part 1 角色问题
妄想症患者。
这位病患一直认为自己是一部书的主角,同时也是作者。去采访他的时候,他说前来采访他的人也是他创造出来的角色。他们之间对话的场景也是真实的在所写的小说里发生着的。
采访他的人当时问他:“小说里的这个世界,是为了你而存在的,可若是你死了呢?这个世界还存在吗?”他说:“当然存在,只是读者看不到。如果我简单地死掉了,有两种可能:一、情节安排我死了;二、我不是主角。而第一点,我现在不会死,小说还在写呢。第二点嘛,我不用确定什么,我就是作者。”
半年后这位患者出院,采访者去看他,他狡猾地笑说:“还记得第一次那张桌子吗?去看看桌子背面。”
只见桌子下面是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日期,还有一句:半年后离开。
Part 2 四维虫子
17岁的少年。喜欢研究量子物理学。
他的观点:人们都是四维生物,除了空间外,在时间轴上人们也存在,只是必须遵从时间流的规律。但人们不是绝对的四维生物,人们只能顺着时间流推进,但不能逆反,而“绝对四维生物”不是。它是真正存在于四维中的生物,四维对它来说,就像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一样。也就是说,它身体的一部分不是三维结构的,是非物质的。
这个孩子能感觉到“绝对四维生物”,他认为这种生物看我们不是现在的样子,因为它的眼界跨越了时间,所以在它看来,我们都是跟蠕动的虫子一样的东西。
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当时读的时候,令我毛骨悚然:“你可以想象得出来,跨越时间地看,我们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虫子怪物,从床上延伸到大街上,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公司,延伸到公司,延伸到商场,延伸到好多地方。因为我们的动作在每个时间段都是不同的,所以跨越时间来看,我们都是一条条虫子。从某一个时间段开始,到某一个时间段结束。绝对四维生物可以先看到我们的死亡,再看到我们的出生,没有前后因果。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
后来这孩子接受了一次量子物理考试,结果很糟糕。作者说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想起歌德说过的一句话: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而这时我却在想:什么是真理,什么又是谬误?
Part 3 飞禽走兽
19岁女孩。病例至今无解。
她看到的所有人,都是双重的。她模糊着去看的时候,看到的人就是动物,并且看到的动物和这个人之间有着某些相似性;正常地去看时,人才是人。
这个女孩丝毫没有被自己的这种状况所困扰,相反地,她的生活很有乐趣,虚实之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我很想用她的眼睛看看,不知道那时候究竟会看到什么?同时也在想一个问题:有时候我们眼睛看到的,还真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如果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其实都是反着的呢?天空其实是地面,而地面才是天空,哈哈~
Part 4 生命的尽头
这个她,曾经是老师,如今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就是看石头和花草。
她的观点很有意思:生命有很多种形式,也许身边的一些东西就是生命,只是我们不知道它们是生命罢了。蚂蚁其实是细胞,这种生命的细胞,被她命名为“松散生命”。
她说:“蚁后是大脑,兵蚁是身体的防卫组织,工蚁都是细胞,也是嘴,也是手,用来找食物,用来传递,用来让大脑维持。蚁后作为大脑,还得兼顾生殖系统。工蚁聚在一起运输的时候,其实就是血液在输送养分,工蚁兼顾好多种功能,还得培育新生的细胞——即幼蚁。咱们看蚂蚁,就只看到蚂蚁在爬,其实,咱们根本没看全。蚂蚁,只是细胞。整个蚁群才是完整的生命。”
还有她对石头的分析也很有意思。她说:“石头也是生命体。它磨损了掉下来的渣子可能是土,可能是沙,地球就是由这些组成的。土里面的养分能种出来粮食,能种出来菜,动物和人就吃了,吃肉也一样。然后人死了变成灰了,或者埋了腐烂了,又还原为那些沙啊土啊里面的养分了,然后那些包含着养分的沙子和土再聚集在一起成了石头,石头就是生命。”
看了这篇后,我第一想到的是尤瓦尔.赫拉利的那本《人类简史》,里面说道:“人类以为自己是高等动物,那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殊不知,那些蟑螂,蚂蚁等动物也在用他们的思维来分析我们?所以,人类真的就真的是强者吗?”
世界上有太多的未知了,用我们已知的东西去分析未知,其实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Part 5 真正的世界
她喜欢模仿别人。甚至身边的人都觉得她被“附体”。
作者一开始和这位患者交流的时候,患者说了这样一段话:“你想没想过你看到的世界也许本身不是这个样子的?人类的眼球结构是球形的。根据透镜原理,进屋投射给视网膜的是上下颠倒的图像,但是大脑自行处理了这个问题,左脑控制右手,右脑控制左手。这样问题就解决了,但本质上,我们眼中的世界是颠倒的。”
她就是从这个点去发散自己思维的。她开始模仿别人,她想知道别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后来渐渐地,她能够一眼看出别人内心在想什么,她称之为“心灵模仿。”
她说:“当你知道得越来越多,你就和别人越来越不一样。实际上,每个人都是越来越和别人不一样。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世界,偏差会越来越大,但是会有所谓的集体价值观在均衡着我们的主观。”
但让我惊艳的不是上面这段话,而是下面这段她和作者的对话:
作者:“用完全不带思维和主观意识的眼光去看,还看不到真正的世界?”
她:“对,那不是真正的世界。如果我们带着自我意识去看,我们看到的其实是自己。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什么都放弃了,不是无任何态度去看,那不是超脱,那是淡漠,就是俗话说的:没人味儿了,那种状态根本看不到,顶多目中无人而已,差得远了。”
作者:“那到底怎么能看到呢?”
她:“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当时看到这些话,只觉得这样的人怎么会被认为是精神病患者,她只是思考的比一般人深入,看到了我们看不到的东西而已。突然地,我有点嫉妒她,因为或许她才是真的看透,而我们,只是看着那些话,然后生出“哇,好有道理的样子”的感慨,并非真正的懂得。
采访的最后,她笑着说了一句话:“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疯了,其实就是你疯了。”
那一瞬间,我背后突然一凉。
Part 6 生命之章
这位患者自杀过很多次,未遂。
作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只面无表情的说了一句:“那不是自杀,我只是想提前结束这一章。”
这位患者认为:死亡不是结束,只是生命这一段的终结,人们还会用别的方式继续下去。生命和死亡只是我们起的名字罢了,生命本身不见得是好的,死亡也不见得是坏的。这些都只是必需的某种阶段。现在,被我们称作是生命的这个阶段,是某个巨大环节中的一个段落。
他说:“人们太喜欢用已知去解释未知了,然后以此为基准来判断。我们应该跳脱出来,也许,从下一个环节来看,认为我们现在的阶段只是某种孕育期呢?甚至我们这个阶段反而被称为死亡呢?在其他阶段看来,生死的因果关系也许正好相反,而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这样。某种程度上你恐惧未知,就如同恐惧死亡。”
看过这篇后,因为自身无法看到死亡那未知,所以没有办法反驳这个观点。但总有一天,我想我们会知道这究竟是终结,是一个阶段,还是一个新的开始。
Part 7 最后的撒旦
20岁,眉宇间藏着邪气男人,有暴力倾向。
他信仰被人称为邪恶的。因为他觉得总得有人信仰这些才会有对比。
他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类,永远是贪欲强于克制,卑鄙强于高尚。人就是这么下贱的东西。只有面对邪恶的时候,高尚的那一面才会被激发,因为那也同时存在于体内的特质,神的意图就是这样的。当你面对暴行的时候,你会袒护弱小,当你面对邪恶的时候你才会正义,当你面对恐惧的时候才会无畏。没有对比,人屁都不是!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恶魔,那就没有恶魔了,就像这个世界只有神就没有神一个道理。”
喊完这段话时,患者被医生和护士架走了。作者又找他父母聊了几次,说他曾经是一个很虔诚的信徒,可后来某一天不知道怎么突然就变成了这样。
我想,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魔鬼,无论是正义也好,邪恶也好,他们都是自己最虔诚的信徒。一念之间,天壤之别。
Part 8 时间的尽头
60岁的老头,他说自己去过时间的尽头。
看这一篇,没有点物理学的知识怕是不行,有了物理学的知识,还是不够,毕竟看着看着又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可后来,我发现,有了物理和哲学知识,哈哈,更不明白了。因为,时间的尽头,永远都是无尽的未知。
这位老头曾经是个哲学老师。后来进了精神病院,跟他聊过的病友有的痊愈了,有的彻底“疯了”,还有些自杀的。所以后来他就被隔离了,就他一人。可这些对他完全没有什么影响。作者当时采访的时候,老头跟他聊了很多。具体内容在这儿我不赘述了,篇幅有点长。就只分享老头说的两句话吧:
“你是否认同,不是我的问题,是你的问题。”
“尝试着用唯物的角度去理解,瞬间就是永恒。”
最后,我觉得在老头这儿,“精神病”这个概念,压根儿就是不存在的。
Part 9 永不停息的心脏
50岁的男人,生物学家,曾经精神分裂,如今痊愈。
这位患者之所以精神分裂,原因与他曾经研究的“分形几何与生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个课题有关。
这个课题的基础是:分形几何无处不在。一棵树,某只树杈,会发现分杈和整棵树很像;人有五个手指,其实就是微缩了人躯干分出的五个重要分支——双臂、双腿、头;一粒沙,在显微镜下仔细看,沙的凹凸其实就是微缩了的山脉;雪花的边缘,其实是微缩了整个雪花的结晶结构;如今证实的原子内部结构,和宇宙是一样的。就是无论巨细,都是一种分形结构无穷尽地类似分割下去。
他之所以发病是不明白“为什么?”在陷入了这个困顿后,他就自行分裂出了另外一个自己,那个自己每天出现在他的面前,不停的问他“为什么?这是为什么?”直到有一天,这位生物学家的老同学告诉他:
“有些现象,如果用已知的各种学科、各种知识都不能解释的话,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解释,不要看表面是否很荒谬或者离奇,都要学会尊重。因为那很可能就是真正的答案。但是求证过程一定要谨慎仔细,不可以天马行空。”
在这之后两年的某一天,他的另一个分身突然消失了。因为他找到了本质,也就是人类的那颗心。马跑得很快,鸟飞得很高,鱼游得很深,但他们不会去问为什么(究竟会不会问其实我们也确定不了),可人类不一样,人类是会问的。
他说:“生和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尊重生命;生命是否高贵不重要,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存在。在自己还有生命的时候,在自己还存在的时候,带着自己那颗人类的心,永不停息地追寻那个答案。有没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充满期待。”
看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一句话:“大道至简。”很多看似繁杂的问题,在兜了一大圈后,其本质都是极简的,复杂的只是那个探索的过程吧。
后来作者问了这个生物学家一句话:“痊愈后您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他回答说是《约翰福音》第九章第二十五节的最后一句:“从前我是瞎的,如今我看的见。”
Part 10 谁是谁
这是一个不确定自己是谁的男人。
这位患者一直认为自己的细胞被换掉了,就是新陈代谢的那种每隔十几二十年一轮的更换。他的观点是:我们的身体已经换了,我们的意识只能靠记忆支撑着,但记忆本身又是因为环境和周围的人才有存在的价值,如果没有这些,记忆和因记忆产生的意识也变得毫无意义......意识从本质上讲就是在依赖环境、依赖其他人,所以其实你并不你,我并不是我,而我们才是我,我们才是你。
作者采访他的时候,说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但他不屑的挥手说:“哲学也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形式罢了,让我们觉得我们是在思考,其实哲学什么都不是,只是在体会经验之上的某种总结。”
看到这里后,我便去找了我一直很信任的朋友探讨这个问题。
我:哲学嘛~
他:谁知道呢?哲学不就是生活吗?
我:哲学就是“谁知道呢?”
他:哲学就是空气,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无处不在。
我:嘿,我觉得我们有精神病。
他:这说明我照顾“精神病人”的情绪照顾的到位。
你们呢?你们又是怎么看待哲学的?
Part 11 灵魂深处
她是曾经的精神科医师。后来辞职了。
作者的很多精神病人都是通过这个“她”介绍进行采访的。这篇是他们两之间的对话,在这场对话中,我们能够寻得那些所谓的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的特性。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思考彼此的关系和遇到的一些问题。
这位医师说:“精神病人、心理障碍者,都是一种极端化的表现,你不能说他们有病就不聪明,他们往往聪明,不但聪明,还是超出了你的理解能力的那种聪明。”
这时,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孤独感。虽然痛苦不堪,但是又尽力维护着那种孤独感。经常是处在一种挣扎的状态:既希望别人关注、关心自己,又不知道该怎么去接触和回应别人,于是干脆直接抗拒。可是骨子里有是那么地渴望被了解,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关注......”
看到这里,我不禁觉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精神病人的潜质的。
最后,这位医师对作者说:“只有当你认真地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才会认识到自己的灵魂。”
那么,在灵魂的深处有些什么呢?
Part 12 刹那
喜欢蹲在超市货架前,挑选玻璃器皿的男人。
他说自己不会刻意去找那种所谓纯手工的或者有艺术价值的,他觉得那些没有价值。他要的是批量生产出的精品——那种偶然性的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而他之所以这么热衷于去鉴别玻璃制品的好坏,只是为了隐藏内心真实的想法。作者引导了好久,他才开口。
他问:“你有过似曾相识的时候吗?就是某个场景仿佛经历过,很熟悉,但是你可以确定是第一次来到某地或经历某个场景。”
想必他的这个似曾相识,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我顿时来了兴趣,立马继续看下去。可没想到接下来,他说出了一个令我浑身战栗,起鸡皮疙瘩的结论。
“之所以会有那种感觉,是因为我们的确经历过。人死前,都会把自己的一生重新经历一遍。那如果现在就是呢?”
接着他又说:“如果你置身其中是无法正确认识到时间流的,不过从感觉上依然能感觉到时间的不稳定性。你有没有时间越过越快的感觉?在回溯的幻觉中,时间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自己一生的体会,回溯结束的时候,就会回到现实——死亡。
第一,你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真实,而不是错觉,因为你自己刚才都承认了,不仅仅是熟悉,甚至还能预知到下一秒即将发生什么,就是说你真的经历过而不是一时的混乱。第二,时间流的不稳定性,时间只是相对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的只是一瞬间,但是你的确都经历过,只有当下是最漫长的。因此我们说很有可能我们现在都身处在死亡回溯中——那个刹那。”
半年后,这位患者失踪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之后我一直在想他的这个观点会不会有个悖论存在:人在死前真的能够把一生重新经历一遍吗?后来我放弃了,因为想起他对作者说过的最后一句话:“在真实来临之前,你无法证明自己不在虚幻中。”
Part 13 果冻时间
患者是一位30岁的成熟女人,妩媚而性感。
她经常处在“冥想”的状态。作者见到她后,她直接说:“坐稳了,我会告诉你世界到底是怎样的,究竟这一切都是什么,包括所有怪异的事情、不能解释的事情,我都会告诉你。”
她先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两个看似无关的粒子,其实只是一部分——我们能看到的部分。而相互作用关联的,我们目前却看不到,或者说,我们现有的仪器检查不到。实际上时间和空间都是我们自己下的定义,好像这是两回事,其实不是,都是一回事。
她认为:时空这个词,还是一个合并的状态。因为我们还做不到跨越时间,所以对这种结构概念很费解。我不认为时间和空间可以拆分,而且,对于多宇宙理论在她那里显得很可笑。
她说:“为什么用这个宇宙,或者那个宇宙来做区分呢?宇宙是很多个?这个数量单位本身就有问题。所谓的多宇宙是不存在的,我宁愿用这种宇宙这个词来说明。你的过去,你的将来,你的现在,或者在遥远的一万亿年之后,以及在一万亿年之前,都是一样的,而且一直都存在着。
这一切,过去的、过去的分支,现在的、现在的分支,将来的、将来的分支,其实全部都在一起。没有过去、现在、将来,不用我们的时间概念划分。”
讲真,看到这里我没懂。甚至想冲到这个30岁的女人面前,亲自问问她。
还好她接着解释了,不然我怕是要疯。
“所谓物质,其实都一样。你身体里有你祖先的物质,也有别人祖先的物质,也包含了你将来后代的物质,也有恐龙、三叶虫的物质,也有太阳的物质,也有别的星系的什么东西的物质。我认为物质是有尽头的。我们现在在拼命探索宇宙边缘,其实在探索的不是宇宙的边缘,而是在探索物质的边缘。等到找到宇宙边缘的时候,那也就找到了物质的尽头。再说回来,非得用数量单位的话,那么,所有的宇宙,所有的因果,所有的上下左右前后,所有的你我他,全部都是在一起的,就像一个大果冻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本以为讨论到这里就结束了,并没有。接下来她说出了更深刻的观点。
“精神,依托于物质而存在于物质世界,但是并不同于物质,也不属于物质世界。精神,就是那块大果冻里的微笑的气泡。或者用物质来看,精神的存在地,是超出物质界限的。精神,存在于不存在之中。精神是随心所欲的,那就真正随心所欲吧。在最低落的时候,可以开心;在最得意的时候,可以悲伤。”
这篇看完,可以说是颠覆了我认知。但认知这个东西,本来就该是不断被颠覆的。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不能说她们有病,只能说我们的理解和认知水平有限。因为我们不能用已知的东西去解释未知,更不能去定义未知。
以上,是笔者看过全本书后印象比较深刻的13篇案例。还有一些没有罗列的,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行去翻看。在看的过程中,我就在想,我们都说头脑风暴,若是将这些人结合起来,一起辩论讨论一些问题,估计会比“正常人”精彩太多。
最后,我想说:“精神病不是病,那只是一种超越我们能力的未知。所以,摒弃偏见,用谦逊的态度去接近未知,了解未知,敬畏未知吧。”
网友评论